![]() | 山北張村傳統民居位于鎮平縣棗園鎮山北張村。年代為清。 山北張村傳統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鎮平黌學大殿位于鎮平縣府前大街東段。年代為清。 鎮平黌學大殿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閔莊村傳統民居位于桐柏縣城郊鄉閔莊村。年代為清。 閔莊村傳統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曹溝村傳統民居位于西峽縣田關鄉曹溝村。年代為清。 曹溝村傳統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南陽女子中學舊址時代:1928年-1948年地址:南陽市聯合街東段……[詳細] |
![]() | 盧醫廟大殿位于鎮平縣盧醫鎮盧醫村。年代為明、清。盧醫廟大殿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袁莊劉氏民居位于西峽縣丹水鎮袁莊村。年代為清。袁莊劉氏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西簧關帝廟位于淅川縣西簧鄉關帝廟村。年代為清。 西簧關帝廟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光武廟位于方城縣獨樹鎮扳倒井村。年代為清。 光武廟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鎮平石佛寺大殿位于鎮平縣石佛寺鎮新民路中段,年代為清。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新集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周地址: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新集村……[詳細] |
![]() | 董作賓故居時代:1895年-1963年地址:南陽市工農路中段……[詳細] |
![]() | 八里鋪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周地址: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八里鋪村……[詳細] |
![]() | 張小洼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南陽市宛城區新店鄉張小洼村……[詳細] |
![]() | 程氏宅院時代:1936年地址:西峽縣桑坪鎮包溝村……[詳細] |
![]() | 天主教主教府時代:1938年地址:南陽市民權街中段……[詳細] |
![]() | 祭淮瀆碑,位于河南省桐柏縣,年代為元翻刻,2006年11月14日,禪凈寺造像碑入選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詳細] |
![]() | 吾離冢遺址吾離冢,位于鄧州市東南2公里處,屬于城郊鄉(現湍河辦事處)一行政村,又名“五離冢”、“五女冢”,傳為春秋時期鄧侯吾離冢,為鄧州市第一冢。1957年被原鄧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左氏春秋傳》載;“魯桓公七年(周桓王十五年,即公元前705年),鄧侯吾離朝于魯”。吾離在任期間,勵精圖治,發展農桑,鼓勵冶鐵鑄造,“鄧師鑄劍”曾聞名天下,又廣泛與列國建交,鄧國曾一度崛起,屹立于列國之林,是鄧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國君。吾離死后,葬于今鄧州東南吾離冢村,距今二千六年多年,他的墓是鄧州古墓中有名字的最早的一個。所以稱之為“鄧州第一冢”。當地老人說,古輩時,冢曾被盜,出土有陶鬲、陶俑等……[詳細] |
![]() | 石華表,漢代,現存于鄧州城區一小大門內。石華表立于泮池橋頭。上修表亭保護。大理石質,十六棱柱體,身高1.9米,加之座、頂全高2.84米,每邊長0.06米,其中五個柱面刻有爵秩人名25人,書體8分。另外五個柱面上用楷書刻勞勒有關華表出土的歷史情況。碑文說:“此石柱舊在冠軍城同,乃嘉慶年間鄉人發土所獲,后為嗜古都舁入往上城,寄存學宮。柱面款識八分書題,故吏二十五人,考其爵秩郡邑皆系漢制,且相丁隆、陳欽名俱歲見漢書,其為漢物無疑。竊恐其日就磨滅,因獨捐工資,重立于茲以存古跡。”1963年6月,石華表被河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馬嶺遺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盛灣鄉賈灣村馬嶺自然村,地處丹江與淅水交匯處西南的臨江臺地上,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2°55′49″,東經111°28′30″,海拔160~166.3米。該遺址于1957年被河南省文物工作隊調查發現,1958年和1974年進行了兩次發掘.遺址范圍廣大,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為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其中包括仰韶、龍山、屈家嶺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物有陶器、石器等。1963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