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王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獲嘉縣城東三公里。因武王伐紂牧野大戰前八百諸侯于此設壇誓師而得名。現存山門、二門、拜殿、武王大殿、東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諸侯飲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歷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宮、鐘鼓樓、太公校閱臺、夷齊叩馬處、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遺跡。……[詳細] |
![]() | 陳玉成,原名丕成,1837年出生在廣西藤縣西旺村一個貧農家庭。幼年時父母雙亡,靠其叔父陳承容撫養成人。14歲時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被編入童子兵,隨軍作戰機智勇敢。18歲領兵督戰,屢立戰功,被提拔為殿右三十檢點、冬丞相等職。 1856年初,鎮江太平軍被清軍圍困,陳玉成帶領少數精銳,駕一條小船從湯頭直下鎮江。江南清軍船只四面攔截,炮火熾烈。陳玉成奮不顧身,左沖右殺,竟安全地沖入城內,會同守將吳如孝從城內殺出,與城外太平軍內外夾擊,連破清軍營壘十六,解了鎮江之圍。同年秋天,天京內訌,太平軍人心離散21歲的陳玉成在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右掌率,成了太平軍重要領導人。 公元1858年7月,陳玉成攻克……[詳細] |
![]() | 百泉書院宋元時稱為太極書院,位于百泉湖東岸。創建時間為宋,到了元時,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關鍵人物是姚樞,姚樞曾任燕京(北京)行臺郎中,1141年辭官來輝隱居,耕荒種田,耕讀自樂,自刊《小學》《論孟》等書,散之四方,以惠學者。慕姚樞之名,1250年,著名學者許衡、竇默也從河內(河南沁陽)、肥鄉(河北大名)來到百泉。他么在太極書院內,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歷、兵刑、食貨、水利無所不授。不論學生出身貴賤、智商高低,他們都能因人施教,使求學者皆有所得。百泉彈丸之地,遂成理學淵藪。一時擔簦負芨者,絡繹于道,使得太極書院與朱熹創辦的鹿洞書院,陸就淵創辦的鵝湖書院并駕齊驅。因當時的許多名臣和學者都曾受學……[詳細] |
![]() | 白云閣,又名呂祖閣,位于衛輝市城郊鄉唐崗村,2016年1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傳是呂洞賓脫凡升仙之寶地。白云閣的建筑規模和建筑形式,堪稱中原奇世一杰作。走進廟院,高浮雕巨龍隨處可見,形態各異,前后殿拜臺(祭壇),下面須彌座上二龍戲珠、游龍戲珠、精雕細刻、神靈活現,瓦當上的走龍、山門上的蹲龍、團龍,各具特色,山門上的二龍戲珠.鳳凰.青龍白虎和楣稍上的石碣,高浮石刻的篆體大字“皇家道院”和一串串無法解讀的道家文字,石牌坊上面的龍形態各異,色彩濃厚,走進道院就是來到了龍(49條形態各異的巨龍)的世界。這座石牌坊體型之大,規格之高,實屬罕見。據乾隆版《汲縣志》記載的古代64座石牌坊,唯有這座石……[詳細] |
![]() | 出河南省延津縣城關西街口,沿古城墻南行數百米,可見城墻東側有一六角涼亭,亭內挺著一通方柱形石碑,這里便是太平天國將領、英王陳玉成就義紀念地。陳玉成,1837年出生在廣西滕縣西旺村一個貧苦家庭,幼年時父母雙亡,靠其叔父陳承熔撫養成人。14歲時隨叔父參加金田起義。由于作戰機智勇敢,屢立戰功,18歲即被提拔為殿右三十檢點,領兵督戰。1856年年初,陳玉成帶領少數精銳,會同鎮江守將吳如孝,連破清軍營壘16座,取得了鎮江大捷。1858年7月,陳玉成又率軍攻克長江北岸重鎮廬州,進軍烏衣,大敗清朝江北大營欽差大臣德興阿,恢復了天京與江北的交通大道,粉碎了敵人攻取天京的企圖。1859年,因屢建奇功,年僅22歲……[詳細] |
![]() | 陳平祠地理位置 陳平祠位于原陽縣城東北九公里的陽阿鄉陽阿村。 陳平簡介 陳平是我國西漢時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為輔佐漢高祖劉邦建立和鞏固西漢王朝樹下了不朽的功勛,被歷代封為“忠臣”而加以宣揚和傳頌。 人物生平 陳平,字孺子,河南陽武戶牖鄉(即今陽阿鄉陽阿村)人,陳平祠堂至今還完整的保留著。據歷史資料記載:陳平祠建于漢武帝三年,明洪武二十三年重修。清乾隆二十二年又做了補修。現存有大殿三間,卷棚三間,還有明天順年間的“漢曲逆候陳公故里”碑,明嘉靖二十六年的“陳丞祖雪誣辯”等六通碑刻。其中“陳丞相雪誣辯”之碑的大量材料,證明了歷史上所謂陳平“居家時常盜其嫂”的傳說是以訛傳訛,并糾正了某……[詳細] |
![]() | 延浚汲淇抗日辦事處舊址,又稱四縣邊抗日辦事處舊址,位于延津縣馬莊鄉原屯村,北臨村委會和原氏宗祠。現存院落四座,主要有工委舊址、武裝部舊址等。四縣邊行政抗日辦事處成立于1943年10月12日,由中共冀魯豫四地委、專署在馬莊鄉原屯村建立,1945年底撤銷。辦事處曾在建立基層政權、壯大抗日力量、發展地方武裝以及組建地下交通線、保障人員過往、物資流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獨特作用。一、歷史背景1943年,隨著抗日戰爭的不斷深入和戰場的進一步擴大,日本侵略者從物力、財力、兵力出現嚴重供應不足,戰敗已成定局。為保障供應,挽回敗局,日本侵略者在平漢鐵路兩側增派重兵,在偽四……[詳細] |
![]() | 沙門城址地處黃河故道,位于延津縣西北榆林鄉沙門村東北2公里,東南距延津縣城約18公里,西距新鄉市區約20公里,南距現在的黃河約35公里。歷史上延津縣長期位于黃河南岸,屬開封府。宋金時期,沙門城址是由開封北上衛輝府的水陸交通要道,北宋時稱為宜村,為黃河南岸一處重要的渡口。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八月,黃河向南改道,宜村改處黃河北岸。據《金史·地理志》等文獻記述:“衛州,……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七月城宜村,三年五月徙治于宜村新城,以胙(zuò)城為倚郭。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以石甃(zhòu,砌筑)其城。”胙城縣治為避風沙亦遷于此。蒙古蒙哥汗元年(公元1251年)衛州治所由宜村遷……[詳細] |
![]() | 王家大樓日軍駐衛司令部舊址為衛輝近代民族實業家王錫彤(字莜忊,號悔齋,晚號抑齋)家私宅,解放后曾作為市委辦公樓使用,位于城內道西街麗湖花園內,民國初年建,現為衛輝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王家大樓磚木結構,青磚墻基,中西式結合,分上、中、下三層,高約15米,占地576平方米,下層為地下室,前面有半月形涼臺,四周有雙柱走廊,涼臺左右側各有耳房。穿過涼臺是寬敞的會客廳,客廳東西各有一室相對,繞過影屏有南北走廊,南北走廊盡頭和東西走廊成“T”字形。所有房間在“T”字形走廊兩邊,室室相對,約20余間,上下兩層基本相仿,上下樓梯均在后部。該建筑樣式精巧,美觀大方,堅固而擁,保存完整,是獨具一格的近代優秀建筑。1……[詳細] |
![]() | 普照大禪師石塔:石雕喇嘛塔。是開山主持佛光普照大禪師的遷化靈塔。為嗣法門人佛心妙覺大禪師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29)二月十五日所建。純石結構。五層,通高4.9米。塔座和塔檐為八角形,塔身為鼓形。塔基由雙層須彌座構成。下層須彌座大半沒入地表之下,僅露八角形的上枋,上刻伎樂飛天。上層須彌座的束腰部分刻四個壺門,每門內各刻一只臥獅,壺門之間刻飾牡丹花。下梟刻覆蓮一周,上梟和上枋雕刻單瓣仰覆蓮兩層,每層八朵。上層蓮瓣中各雕一尊佛像,均為結跏趺坐,呈禪定像。塔身高0.80米,共置佛龕上下兩層。上層龕為尖拱形,四面八方共設七個龕。北方無龕,南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佛為結跏趺坐在須彌座上,二弟子雙手合十立于蓮座……[詳細] |
![]() | 封丘城隍廟位于縣城東大街路北,縣級重點保護單位。1983年,重新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創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縣丞張宗海創建。弘治十一年(1498),知縣袁仕重建。萬歷十一年(1583),知縣郝國章重修,方亭1座,大門、二門各3間,城隍廟后殿二門上建樓,東西廂房各7間,后寢宮3間,東通錫印宮。 清順治九年(1652),河決廟毀,知縣余縉建后殿5間,邑人周維曰升等續建樂樓3間。清乾隆六年(1741),知縣戴兆彳復重修。光緒二十年(1894),謝葆榮主宰封丘時重修大殿3間,拜殿3間,東西廂房各7間,二皂廳、三官廟、土地祠、羅祖廟3間、廣生殿3間、火房3間。修補東屋6間,東樓4間亦補葺,……[詳細] |
![]() | 建于明末清初,是陽武縣(1950年3月,原武縣,陽武縣合并取首字定名為原陽縣)最大財主的一處私宅。因房主人為夏姓,故稱“夏家大院”。1949年原陽解放時,夏家已經“絕后”,只剩一位“寡婦”支撐家業,故當地又把這座院落稱為“夏寡婦院”。夏寡婦的丈夫名叫夏綿祖,字瓞生,號繩武,生于請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二十四日,卒于民國十三年(1924)五月初九日,年僅二十六歲,未留下后代。夏寡婦的丈夫夏錦祖在堂見中排行十四,晚輩俗呼夏寡婦為“十四嬸”,約1956年去世,年近60歲。夏綿祖之父名叫夏聯奎,字捷三,教授文林郎,癸已科(1893)舉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二十七日生,民國七年(1928……[詳細] |
![]() | 中共平原省委舊址,建于1949年至1950年,1952年11月原平原省撤銷后,由新鄉地區行署接收,第二年成為新鄉地區黨校。1959年11月劃黨校西部平原省省委舊址主樓為豫北賓館。中共平原省省委舊址自1950年建成至今已經歷五十余年。 中共平原省委舊址建筑群現存建筑有主樓一座、輔樓四座,坐南朝北。主樓為平原省省委-辦公樓及省委辦公廳辦公樓,平面呈“十”形,占地面積1242.64m2,建筑面積為4056.08m2,其主體建筑主樓分為兩部分,中間部分為四層平屋面,兩邊為三層平屋面;兩側次樓為兩層坡屋面。通長84.74m,主樓一層地面、樓梯間、衛生間及次樓地面均為水磨石,次樓樓梯間及二層以上……[詳細] |
![]() | 紀念祭祀孔子的祠廟。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因此稱孔廟為文宣王廟。明代以后稱為“文廟”。始創年代無考。宋·元祐四年(1089年)重建。歷經多次重修、擴建。其原有建筑有靈星門、戟門、泮池、大成殿、東西廊廡、明倫堂、尊經閣等。現僅存大成殿和明倫堂。大成殿為文廟主題建筑,面闊5間22.2米,進深3間12.3米。廡殿頂,覆蓋綠琉璃瓦,原殿頂脊獸在“文革”中被拆除。大成殿三面環墻,墻厚80厘米余,為大磚壘砌。方磚長48厘米,寬24厘米,厚13厘米,上有明代“正德拾年武陟縣造”和“懷慶府修武窯造”字樣。 文廟大城殿建筑結構嚴謹,木構件粗大,是市內僅存的廡殿頂建筑,至今還保留元代建筑的實物和……[詳細] |
![]() | 太行軍區第七軍分區司令部舊址是河南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新鄉市衛輝市蒼峪山大峽谷西段獅豹頭鄉柳樹嶺村西頭,主體建于十九世紀末,1943—1944年曾作為第七分區臨時司令部,領導了汲縣、林縣、淇縣等廣大豫北地區的抗日斗爭,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殺敵的壯烈戰歌。皮定均司令部舊址坐東朝西,硬山式灰瓦頂,為11間石砌單層民房組成的四合院,由過道、南屋、東屋、西屋、院墻組成,總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山區建筑風格。舊址外北側存放了三口石磨,講述了皮司令帶領廣大軍民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大門門樓窗楹上還存有皮司令親筆書寫的“毛主席”三個字,簡樸大方。南屋內展板對皮定均司令員的生平事跡進行了介紹,……[詳細] |
![]() | 新鄉尊勝陀羅尼經幢原位于新鄉市衛濱區平原鄉東水東村原東水東小學院內。西明寺造像碑北24分鐘14.8公里。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鄉尊勝陀羅尼經幢修建于唐代開元年間。2013年7月17日上午8點45分,新鄉市文物局接到衛濱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報案稱經幢被盜并已報警。7月19日上午,公安部門在衛輝市太公泉鎮芳蘭村找到經幢構件等石刻。經過新鄉市文物局專業人員認定,確屬被盜經幢,其構件完整,至此案件成功告破。成功追回的被盜尊勝陀羅尼經幢,現保存于新鄉市平原博物院內。2013年5月,新鄉尊勝陀羅尼經幢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三塔溝古村寨抗日炮樓舊址位于河南省衛輝市獅豹頭鄉定溝三塔溝村,三塔溝古村建于清末民初,為徐家六世同居老宅,形成獨立的自然村。該村獨立一體、有著極強防御功能,四周是高高的寨墻。房屋全部由石頭砌成,沿河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因村旁有三個天然石柱,好似鐵塔,故名三塔溝村。1943—1944年抗日戰爭時期,曾作為炮樓使用,皮定均司令帶領山區人民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殺敵的壯烈戰歌。現存兩處炮樓(其中1處天然炮樓,依靠山體而建,高15米)及周邊4個傳統民居院落140余間配套建筑。該炮樓建于清末民初,共分5層,兩側為角樓形制,墻壁四周分布有槍眼若干。該炮樓長約9米,寬約5.5米,高約14米,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詳細] |
![]() | 鳳頭崗遺址位于輝縣市峪河鎮豐城村東南1.5公里鳳頭崗,因遺址所處崗地酷似鳳頭,故名。是一處以龍山文化為主,兼有夏商周等文化的大型古人類遺存。遺址北望太行,南接衛河,東連峪河,中心區呈崗臺地貌。南北長612米,東西寬470米,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達2-4米,自下而上堆積依次為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先商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墟文化及西周文化等時期文化層,斷崖上有龍山文化的灰坑、房基及紅燒土地坪、白灰面地坪等遺跡和種類齊全的石器、蚌器、骨器等遺物,出土了商代精美的玉器和銅器。遺址文化內涵豐富,為研究豫北衛河流域與冀南漳河流域的考古學文化交流和地域差異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鳳頭崗遺址還是商……[詳細] |
![]() | 山西會館位于輝縣市區南關街西頭路北,其前身為關帝廟,是晉商在輝縣設立的館所。創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嘉慶二年至十七年(1797-1802)陸續增建,形成完整規模。坐北朝南,為一中軸式布局的建筑群。由大門、二門及戲樓、拜殿、大殿及其兩側的配殿、配樓、鐘鼓二樓、廂房等15座39間建筑組成,形成主院一進兩院,兼左右跨院的格局,占地面積達到2706平方米。大門、二門為懸山式,大拜殿為勾連搭結構,分別為卷棚頂、懸山頂,鐘鼓樓為卷棚頂,其余均為硬山頂建筑。清嘉慶五年(1780)石獅1對,為鎮館之寶,戲樓木雕、鐘鼓樓磚雕、石雕及繪畫圖案,逼真的人物故事場景,形象的動植物、花卉圖案是會館建筑雕刻、繪……[詳細] |
![]() | 合河泰山廟,位于河南省新鄉縣合河鄉合河村小學院內。合河泰山廟,創建年代不詳。泰山廟現存建筑僅有兩座,一為戲樓,二為玉皇殿。戲樓,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坐東朝西(臺口朝東),為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上層為舞臺,下層為進入泰山廟內的通道。明間辟有洞門,兼作泰山廟大門。門上方鑲嵌有用青石刻成的“泰山廟”匾額。戲樓,通高7.6米,面闊五間,進深一間。懸山,灰色小瓦。木質樓板,青磚臺階。樓梯于右側。稍間面闊2.4米,進深4.54米,灰色小瓦,硬山,前方各開一圓形窗戶。玉皇殿與戲樓遙相對應,坐東朝西,面闊三間,10.25米,進深二間,7.04米,通高6.9米。硬山,灰色筒瓦,方形石柱礎。明間外……[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