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門盧氏宗祠位于長汀縣汀州鎮新新巷,坐北朝南偏西,由大門、下廳、中廳、上廳等組成,占地337平方米。中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頂。下廳為兩層0,面闊三間,進深八柱,穿斗式梁架,硬山頂。……[詳細] |
![]() | 賴坊賴氏宗祠位于上杭縣古田鎮賴坊村,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坐南朝北,由泮月池、正門、下廳、天井、上廳及兩側護厝組成,占地1015平方米。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二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詳細] |
![]() | 虎豹別墅位于龍巖市永定縣下洋鎮中川村。1946年著名僑領、“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所建。占地面積2730平方米,混凝土結構,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1991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唐代古城墻 古城墻已有1200多年歷史,始建于唐大歷四年。保留下來的城墻將古城門朝天門、 五通門、惠吉門、寶珠門聯結在一起,全長一千五百多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壁洲文昌閣,位于福建省連城縣莒溪鎮壁洲村,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筑,為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時間為2001年1月20日1。壁洲文昌閣的歷史年代為清。……[詳細] |
![]() | 東門上官氏宗祠位于長汀縣汀州鎮東大街勞動巷,坐北朝南,由大門、下廳、上廳、左橫屋等組成,占地面積565平方米。上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柱帶卷棚式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詳細] |
![]() | 西門賴氏家廟,長汀縣汀州鎮南大街,門樓坐西朝東,大廳坐北朝南,由門樓、下廳、上廳等組成,占地424平方米。上廳面闊三間,進深八柱帶前廊,抬梁式梁架,硬山頂。……[詳細] |
![]() | 松毛嶺戰役遺址群位于長汀縣南山鎮廖坊村、連屋崗村、鄧坊村、橋下村、黃家莊村、蔡屋村、中復村、白葉洋村、長窠頭村、官坊村、五杭村、楊謝村、塘背村,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由長汀縣的松毛嶺戰役戰地遺址、松毛嶺戰役戰地醫院舊址超坊圍屋、紅軍征兵處舊址紅軍橋、松毛嶺戰斗前沿指揮所舊址曹宅,連城縣的前線指揮部舊址郭公寨、溫坊戰斗戰地醫院舊址東山廟、溫坊蘇維埃政府舊址盈吾公祠、紅一軍團二十四師青年運動會舊址溫坊古戲臺、七嶺三角坑紅軍亭、無祀會活動舊址等組成。松毛嶺戰斗烈士紀念碑為附屬文物。松毛嶺戰役是第五次反“圍剿”后期,在朱德、林彪、聶榮臻、羅炳輝等指揮下紅軍與國民黨軍展開長征前的最……[詳細] |
![]() | 太平區暨西陂鄉蘇維埃信用合作社舊址裕安堂位于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西陂村,年代為1929年。建于清末,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490平方米。兩進院落,前低后高,正樓為3層碉樓式建筑。1929年10月,在太平區蘇維埃領導下,西坡鄉信用合作社成立,不久擴展為太平區信用合作社,地址設在裕安堂。同年冬,發行一元券鈔票。太平區信用合作社是閩西最早成立的信用合作社之一。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側自外墻外延20米,西側自外墻外延38米,南側自南墻外延30米,北至村道以北20米。……[詳細] |
![]() | 溪南下林倉庫舊址南洲書院位于漳平市溪南鎮下林村,年代為1929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漳平知縣趙速倡建,占地面積約3650平方米。1929年8月,朱德率紅四軍二、三縱隊進軍閩中,兩度途經下林,曾在南洲書院召開群眾大會,號召貧苦農民起來暴-動-鬧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播下了紅色種子。1949年5月,溪南下林民兵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保護了儲備于南洲書院的10多萬斤國糧,武裝解放溪南圩,打響武裝解放漳平的第一槍。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
![]() | 林蘭堂創于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占地3200平方米,創建者為馬源錫,曾出版《-梅》、《西游記》、《文天祥集》、《梁山伯與祝英臺》、《幼學瓊林》等50多種書籍,是四堡雕版印刷業的后起之秀,鴉片戰爭后,雕版印刷業漸趨衰落,林蘭堂逐漸向外擴展業務,轉型開設書店,在長汀有“大光書局”、上杭有“儀記書局”。抗日戰爭期間,大光書局曾因發售毛澤東、朱德等撰寫的文章合編本《八路軍的戰略和戰術》一書,一度遭當局查禁。林蘭堂開設的最后一家書店經營至解放后公私合營。新林蘭堂新林蘭堂創于清嘉慶年間,占地2400平方米。在清道光年間衍生出“凖記書局”。……[詳細] |
![]() | 福建省總工會舊址在長汀縣城關水東街,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占地面積612平方米。依次為大門、正廳、天井、小樓閣和空坪。1932年春,福建省總工會在此成立,下設組織、宣傳、女工等部,領導全省蘇區的工人運動。1933年陳云在此召開汀州工人大會,訂立汀州市京果業勞動合同。中華蘇維埃全國總工會委員長劉少奇多次來此視察福建省工會工作,住在小樓閣。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城中樹德橋位于武平縣中山鎮城中村,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代,幾經修繕,橋身東南--西北走向,全長72米,寬3.56米,占地面積256平方米,為五墩六孔(原為六墩七孔)石構拱橋,孔跨6.63~19.8米,其中第三孔跨19.8米,是武平縣古橋中孔跨度最大的一座。保護范圍:橋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城中樹德橋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巖前淇澳園位于武平縣巖前鎮靈巖村,年代為清。鐘姓松巖公于清嘉慶十五年(1810)仿明代畫家夏杲作的《淇澳圖》設計建造。園林式書院,背山面水,占地面積5230平方米,建筑面積3735平方米。建筑四面山墻圍合,坐東朝西,共百余房間。由主座參化堂、南側南園子、青山第一家、芝蘭室,北側向陽室、云樓、得月樓、關帝樓、文章對臺等建筑組成。南側入口門樓上有清代進士、書法家宋湘親筆書寫的“青山第一家”五個大字;西側有池塘,南園有戲臺和花園。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由淇澳園外墻向東外延20米至山腳,向南外延20米至草地,向西外延至小溪,向北外延20米至荒地。……[詳細] |
![]() | 盧氏東溪宗廟位于永定區坎市鎮坎市街社區,年代為清。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坐西朝東,前有半月形池塘,后做花臺,兩側有護坎,占地面積10670平方米,建筑面積2682.33平方米。沿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分布有圍墻式照壁、雨坪、中廳、天井、正廳,左右設橫屋,外大門設在東北角。正廳磚木結構,歇山頂,山墻擱檁式木構架;內設神龕,供奉盧氏開基祖東溪公等先祖神位。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側自宗祠圍墻向外延伸50米,西側自宗祠外墻向外延伸50米,南側自右橫屋外墻向外延伸50米,北側自左橫屋外墻向外延伸50米至坎湖公路北沿。……[詳細] |
![]() | 樂江楊氏家廟位于連城縣新泉鎮樂江村,年代為清。始建于元至順元年(1330),原為楊家坊楊氏開基祖的住房,明崇禎三年(1630)改建為祠堂,現存建筑為清代風格。坐西北朝東南,合院式布局,由門廳(下廳)、上廳和左右廊組成,建筑面積352平方米。下廳前部門廊以圓石柱上承歇山頂木牌樓。上廳硬山頂,三合土地面,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明間抬梁穿斗混合式構架,次間山墻擱檁,前軒廊作卷棚頂。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
![]() | 閩西紅軍醫院舊址福興樓位于上杭縣溪口鎮陳屋村,年代為1930年。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坐北朝南,方形土樓,占地面積1560平方米,建筑面積5600余平方米,留存有紅軍標語。1930年10月,閩西紅軍醫院從龍巖小池遷至大洋壩陳屋村福興樓,醫院內設中、西、內、外等醫科室,并附設有制藥廠,羅化成任院長。次年11月,醫院遷往白砂賴坑。閩西紅軍醫院在此期間,救治紅軍傷員數千人。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址東向外延伸30米至村部,西向外延伸20米至陳群友房屋,南向外延伸30米至陳榮群房屋,北向外延伸50米至農田。……[詳細] |
![]() | 塘前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舊址位于連城縣塘前鄉塘前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原為寶鑒堂,建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約1433平方米,建筑面積642平方米。由門樓、天井、下廳、上廳及左右橫屋等組成,布局呈對稱分列,地面為三合土,整體結構保存較完整。 1934年7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經過塘前就住在寶鑒堂,屋內現完整保留“打倒帝國主義”“打土豪分田地”等紅軍標語。2018年,塘前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舊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
![]() | 紅軍學校舊址仰高樓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大池鎮秀東村,年代為1929年。又稱花樓,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南朝西北,面積2730平方米。平面為方形,三進庭院式二層半土木結構圍合院式布局。1929年12月初,紅四軍從東江返回閩西后,將隨營學校取消,改為紅軍學校,校址設于仰高樓,校長和政治委員仍由朱德、毛澤東擔任,石遲峰任總隊長,鄧子恢任政治委員。這是紅四軍第一次與地方共同舉辦培養軍事政治人才的學校。1930年1月底,紅軍學校遷往龍巖城,改為閩西紅軍學校。2020年11月,被公布為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滴水線四周各向外延伸15米。……[詳細] |
![]() | 紅屋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九廳十八井位于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年代為1932年。簡介:建于清代,坐東朝西,磚木結構,單檐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平面布局三落二進,由門廳、內雨坪、上中下廳、天井及左右橫屋組成,占地731.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61平方米,當地人稱九廳十八井。1932年夏,紅屋區蘇維埃政府在此成立,主席吳文標。區蘇的成立,對領導紅屋區的革命斗爭起到重要作用。該宅大廳還保留著10幅抗日漫畫。2018年,紅屋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九廳十八井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