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定暴-動遺址—金谷寺位于龍巖市永定縣金砂鄉西田村。宋景定元年(1260)建。占地面積1024平方米,磚木結構。是永定暴-動主要策源地、福建第一支紅軍部隊和第一個紅色政權溪南區蘇維埃政府成立舊址。1931~1934年曾多次在此召開中共永定縣代表大會和永定縣工農兵代表大會。1961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三洲戴氏民居位于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年代為清。簡介:坐東南朝西北,由大門、下廳、上廳、后廳及橫屋、后騎樓組成,占地567平方米。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帶卷棚式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2013年,三洲戴氏民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民居四周各外延10米。……[詳細] |
![]() | 漳平文廟位于漳平市菁城街道八一路。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幾經重修。坐北朝南,由欞星門、泮池、戟門、月臺、廊廡、大成殿(先師殿)等組成,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大成殿,平面呈方形,面闊五間,進深五間,東西寬19.4米,南北長19.2米,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頂。文廟結構獨特,具有鮮明的地方建筑特色。……[詳細] |
![]() | 汀州紫云公祠位于長汀縣汀州鎮南大街,大門坐東朝西,里門坐北朝南,由大門、雨坪、照壁、門廳、下廳、正廳、后廳及繡花樓等組成,建筑490平方米。下廳面闊三間,進深六柱,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正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柱帶卷棚式前步廊,穿斗式梁架,硬山頂。后廳為閨0,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硬山頂,小巧玲瓏,別具特色。……[詳細] |
![]() | 新屋下民居位于龍巖市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占地面積715平方米。磚木結構,三落二進式。由門樓、雨坪、正門、上中下廳、天井、后樓及兩排橫屋組成。正廳面闊三間,進深八柱,卷棚式前步廊,單檐懸山頂,穿斗抬梁式木構架。木雕精美,門楣陰刻“緒纘談經”。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上杭城墻位于巖市上杭縣臨江鎮臨江路。宋代始建,明成化二年(1466)擴建,塊石疊砌,開四座城門,臨汀江設水門,現僅存陽明門、太平門。現存較完整的城墻位于南門碼頭至縣醫院北側城墻,長997米,高9米,厚3.6米。城墻頂部用磚砌加高,原城垛與射口已拆,現為混凝土澆筑。2005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璧州文昌閣位于龍巖市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清同治五年(1866)重修,1983年再修。占地面積500平方米。攢尖頂,穿斗式木構架。一層、二層方形,三、四、五層八角形。二層四周回廊相通。牌樓式閣門,閣前設泮池、泮橋。2001年與永隆橋、天后宮合并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赤水天后宮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龍門鎮赤水村1組,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坐北朝南,占地面積886平方米。二進二廂房抬梁式土木結構。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池塘、灰坪、大門、前殿、天井、后殿。后殿面闊三間,進深6米,四層中央供奉媽祖相,后屏有樓梯1部,可通四層。后殿左右為側間,前殿與后殿間的兩側廊相連。中間天井兩側各有一棵鐵樹。后殿左右設鐘、鼓。大門前有抱鼓石,右側墻上嵌有清乾隆三十年,五十二年維修碑記。天后宮建筑精細華麗,是新羅區境內建筑規模最大的天后宮,體現了我區寺廟建筑藝術特色。2009年被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楊成武故居位于長汀縣宣成鄉下畬村,由風屋下老宅和建國后新宅、池塘等組成。風屋下老宅為客家傳統府第式建筑,占地面積306平方米,新宅為廳堂樓閣式建筑,占地面積750平方米。楊成武(1914—2004),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詳細] |
![]() | 后田爆動舊址——火星祠堂位于龍巖市新羅區東肖鎮后田村。原為陳氏宗祠,又名“火星祠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積650平方米,穿斗式木構架。1928年3月4日,中共龍巖臨時縣委羅懷盛、郭滴人、鄧子恢等在此領導后田農民舉行武裝暴-動,揭開福建農民武裝暴-動序幕。1961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中共永定支部舊址時代:926年座落地點:永定縣湖雷鎮上南村簡介:舊址“萬源樓”是建于清末的民居,坐北朝南,依次為外大門、下廳、天井、檐廊、正樓。正樓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抬梁式木結構,歇山頂。1926年夏,共產黨員阮山、林心堯受中共汕頭地委和中共廈門總干事會的委派,回家鄉永定開展建黨工作,在此建立了福建省第一個農村地方組織——中共永定支部,阮山為支部書記。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詳細] |
![]() | 北山關帝廟位于永定縣高陂鎮北山村。始建于明朝萬歷八年(1580),清乾隆末年擴建。坐東南朝西北,由門廳、天井、拜亭、正殿、左右回廊和后院等組成,建筑面積890平方米。正殿立面呈“昌”字形,三層,通高19.8米,面闊五間,抬梁式梁架,歇山頂。該廟為研究我省明、清0式建筑提供實物資料。……[詳細] |
![]() | 永隆橋位于龍巖市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四墩五孔廊橋。橋長72米,寬5米。花崗巖條石砌成船形橋墩,橋身以圓枕木分七層縱橫呈倒梯形迭鋪;橋面鵝卵石鋪就;橋屋三開間,立25對木柱,懸山頂;橋沿左右設雙重雨披。2001年與文昌閣、天后宮合并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三洲戴氏家廟位于龍巖市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元代始建,清代重建,1940年重修。占地面積332平方米,二落一進式。由大門、上下廳、天井組成。正廳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明間抬梁式木構架,次間硬山擱檁。單檐硬山頂,磚質牌樓式大門,封火墻高低錯落有致。具有濃郁的客家祠堂風格。此處祠堂,是臺灣戴氏后裔返鄉竭祖的重要祠堂。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均慶寺位于龍巖市武平縣巖前鎮靈巖村。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占地面積640平方米,由三寶殿、庭院、鐘樓、仙佛樓組成。三寶殿重檐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仙佛樓懸山頂,穿斗式木構架。寺內保留“臺灣府善信樂助捐造佛樓”碑。是我省重要的涉臺文物。2013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下街余氏家廟位于長汀縣河田鎮下街,坐東北朝西南,由大門、下廳、左右通廊、上廳等組成,建筑面積213平方米。門墻為沙灰包墻,如石板般堅固。下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山墻承檁,硬山頂。上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帶卷棚前廊,明間抬梁式梁架,次間山墻承檁,硬山頂。……[詳細] |
![]() | 三元塔位于龍巖市上杭縣中都鎮永聯村。又名周公塔,明天啟七年(1627)建,系巡道朱大典路過此地,祈禳本鄉文運興隆,捐資倡建。塔七層八角,樓閣式磚木結構,高26米,一層內空高2.3米。條石塔基,磚疊澀出檐,塔內原有木梯相通,層層開窗。2009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民主巷李氏家廟位于長汀縣汀州鎮五通街民主巷,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由門樓、前廳、后廳、廂房、右橫屋等組成,占地380多平方米。牌坊式石門樓,雙層如意斗拱承托,歇山頂,門前一對扁鼓石與獅戲球。前廳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抬梁、穿斗式梁架,硬山頂。附屬文物有門樓前雕龍石桅桿一根。……[詳細] |
![]() | 碧沙天后宮位于上杭縣白砂鎮碧沙村,清雍正八年(1730)建,清乾隆八年(1743)重修。坐西北向東南,二層土木結構樓閣式建筑,占地面積500平方米。主座二層高10米,穿斗式梁架,歇山頂,夯土墻。石門額陰刻“石欄作鎮”,一層平面開四間,二層面闊五間,進深四柱,四周帶回廊。……[詳細] |
![]() | 竹貫溫氏家廟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萬安鎮竹貫行政村一組,單廳兩廂房又兩側間帶兩護厝圍合院式土木結構平房,坐南朝北,約建于清乾隆末年(約1785前后),中軸線自北向南依次為石坪、大門、石坪、天井、后廳。后廳面闊二間,進深6米,通高4米,穿斗式木構架,單檐歇山頂,屋面為青瓦,石坪天井兩側為左右護厝,后廳左右廂房木板上貼有溫兆鳳考取功名的捷報,大門右側5米有旗桿1個,全厝除承重墻外,房間全部用杉木隔成。是考證溫兆鳳生平的重要實物依據。2009年被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