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是靖江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位于人民公園南側鐘樓廣場。由明知縣張秉鐸始建于明隆慶三年(1569),原屬崇圣寺(又名觀音寺)內建筑,明崇禎十年(1637),僧了凡受知縣陳函輝所命改建。清同治十年(1884),知縣葉滋森再次重修。1986年,靖江縣人民政府再次重修。樓為四方形,兩層,底層四周有廊,歇山重檐,筒瓦屋頂,斗拱三鋪作,高13.4米。樓下有觀音畫像碑,高1.6米,寬0.96米,碑坐落在赑屃背上。1983年鐘樓觀音畫像碑經靖江縣人民政府253號文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48號文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于1963年、1986年和2001年重修,2015年4月,再次開展整體修繕工作。最初,鐘樓新建時,時任知縣的張秉鐸,曾寫有《崇圣寺鐘樓記》,據傳碑記為明代著名……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