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史貽直墓,今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溧城鎮夏莊行政村徐角自然村,騰飛路北側文靖園。史貽直,《清史稿·卷三百三·列傳九十》有傳。史貽直墓,《嘉慶溧陽縣志·卷四·輿地志·墓》有載。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乾隆四十五年,高宗南巡,奏準先賢、先儒、名臣祠、墓三十九處,其中就包括“溧陽縣大學士史貽直墓”。1999年4月21日,“史貽直墓”被溧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史貽直墓”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文筆塔位于紅梅公園南端。始建于南齊建元年間(480-482年)。原為太平寺附屬建筑太平講寺塔,迄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宋代詩人楊萬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句。相傳每當塔頂有祥光騰現,常州地區必有文人中狀元,為常州人文薈萃的象征塔高48.38米,磚木結構,7級8面,中有旋梯,登塔遠眺,令人賞心悅目。塔東區以硯池為中心,四周有墨香榭、碑廊、文筆樓、文思橋、夢筆軒、夕佳亭、待月亭、星聚橋、塔碑和牡丹臺等建筑,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塔西區以塔影池為中心,圍以觀賞文筆倒影的塔影山房、象征“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紀念常州最早的開拓者季札的季子亭。展示抗元高僧萬安和莫謙之的袈裟塔等建筑景……[詳細]
  楊氏家庭戲樓位于東下塘75號,晚清楊永盛始建,古典庭院建筑。楊是江蘇現存唯一的一個家庭戲樓。戲樓為亭閣式木結構,樓分上下二層,通高4.9米,寬4.2米,進深3.2米。三面臨空,平面呈正方形,為四坡頂清式建筑,坐東朝西,掛落等木制附件上均有雕花。樓的東面砌有封火山墻。樓上另三面均有窗。樓下西面開有小門,南、北均有長窗、小天井。是江蘇現存唯一的一個家庭戲樓。2013年進行了戲樓的防漏加固。……[詳細]
  梅嶺玉礦遺址位于溧陽市天目湖鎮平橋與廣德縣廟西交界處,上世紀80年代首次發現透閃石軟玉礦床。目前,環太湖區域內所發現的玉礦,僅有溧陽梅嶺玉礦一處。通過地礦成分比較分析,發現梅嶺玉中品質較佳的軟玉與江蘇武進寺墩、吳縣草鞋山等地出土的良渚文化部分玉器材質基本吻合。學術界認為溧陽梅嶺玉礦可能就是良渚文化玉器原料的一處來源地。2019年,梅嶺玉礦遺址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常州文廟大成殿是在常州市區市工人文化宮內。原為陽湖縣學宮,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歷代均有建修。現存大成殿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寬22。8米,進深16米,莊重古樸。殿前為大成門三間,硬山頂木結構,壁間嵌有重修文廟石碑三塊,大成門前泮池、石橋遺跡,保存完好。常州文廟選址于常州城之東南隅——今縣學街常州市工人文化宮內。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文廟大成殿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調整公布縣文廟大成殿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常州文廟大成殿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惲鴻儀宅建于清光緒年間,坐南朝北,成凸字形,有東、中、西三路,占地約7000平方米,是青果巷街區內比較大的民居住宅。建筑群平面略呈凸字形,相傳有房屋108間,磚木結構,均為硬山頂平房,由東側、正中、西側三部分組成,中間分別由夾弄和內走廊相隔,東側廂房處于廣敷義塾建筑后面,前后共3進。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未園在常州市區大觀路原二十三中學(今市青少年科學藝術宮)內,園坐北朝南,占地約三畝。1987年,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未園系錢祥豐木行老板錢遴甫等人于民國初年建造。有四宜廳、滴翠軒、汲玉亭、樂魚榭、月洞、垂虹橋、長廊、挹爽亭、長春亭等景,并有百年香樟、桂花、羅漢松等古樹名木點綴其間。主人冠以“未園”之名,寓“尚未成園”之意,這符合邑人素來不喜張揚的性格。但也有人認為,主人的用意可能還與自己的職業相關。一木為“未”,雙木為“林”,木商出身的主人錢遴甫將“一木為園”寓意在“未園”中,與揚州“個園”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北有軒一……[詳細]
  巢渭芳故居位于新北區孟河鎮孟城村委小南門東75號。故居始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原有房屋四進,現僅存第三進,為硬山造磚木結構兩層樓房,有精美木雕。2015-2016年,故居整體得到修繕,恢復原第一進、第二進、小姐樓及廚房,并整修后花園及圍墻。巢渭芳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坐北朝南,距離孟城原南門老城墻僅二丈。據仍居住在故居內的巢渭芳曾孫巢培基介紹,巢氏老宅原有四進,第一進走馬樓(回字樓),建于光緒初年,因年久失修已經拆除;第二進原是大廳,曾是巢渭芳當年的坐堂診病處。1928年巢渭芳逝世后,兒子巢少芳(中醫名家)、孫子巢念祖(中醫內科)、第四代巢重慶(名中醫,曾任萬綏醫院院長),也都曾在……[詳細]
  太平天國護王府在局前街187號,原為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的府第。陳坤書(?~1864),廣西桂平人,清咸豐元年(1851年)一月參加太平軍金田起義,因作戰勇猛,被譽為忠王李秀成麾下第一驍將。同治元年(1862年)春,鎮守常州,被封為“殿前禮部副春僚頂天扶朝綱護王悅千歲”。同治三年,李鴻章率淮軍伙同戈登圍攻常州,陳率全城軍民浴血奮戰數月,力竭被俘,壯烈犧牲。護王府頭進門廳、二進轎廳、三進大廳均已毀廢。現存磚雕門樓內的回字樓為原王府內宅,占地588平方米。磚木結構,南北各上下7間2層。屋檐龍鳳紋和鯉魚跳龍門瓦滴水,具有太平天國藝術特色。轉樓的梁、墩、落地長窗等木構件上,分別雕有鳳、魚、兔、松鼠、蜻蜓……[詳細]
  焦溪龍溪河古橋群位于天寧區鄭陸鎮焦溪村龍溪河上,原有九座古橋,現存四座,均建于清代。由北向南依次為青龍橋、咸安橋、中市橋、三元橋,三拱一平,錯落有致。龍溪河石橋群保存良好,是焦溪村“一河、四橋、七街、兩巷、十三弄、多圈門”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焦溪龍溪河古橋群入選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陽湖縣城隍廟戲樓位于天寧區和平南路與青果巷交匯處的原新坊橋小學內,坐南面北,原為陽湖縣城隍廟的附屬建筑。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以“常武地區戲樓群”名稱調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常州戲樓群”名稱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陽湖縣城隍廟戲樓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平面呈“凸”字形,臺口直對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原陽湖縣城隍廟大殿(1988年擴建新校舍時被拆除)。戲樓為歇山頂,兩層磚木結構,下層外側兩角由兩根粗-石方柱支撐戲臺,……[詳細]
  西夏墅梅村戲樓位于新北區西夏墅鎮梅林村委梅林村東林寺前。1988年11月7日,武進縣人民政府公布梅村戲樓為縣文物保護點。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以“常武地區戲樓群”名稱調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以“常州戲樓群”名稱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真武廟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后在戰亂中遭破壞,為現東林寺的前身。戲樓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建,同治二年(1863)重修。戲樓原為真武廟的附屬建筑。坐南朝北,上下兩層各三間,歇山頂磚木結構,立柱下為明代蘑菇形石礎。臺呈“凸”字形,略微外凸約1米,頂部拱形、重檐,前檐略微凹弧,戧角高翹,……[詳細]
  淳化閣帖石刻位于江蘇省溧陽市別橋鎮西街虞家祠堂內。別橋又叫甓橋,在溧陽北,與金壇的指前鄉相鄰,東北距長蕩湖十里左右,是個商業興盛的水陸碼頭。值得一提的是,街鎮上的原虞家祠堂屋墻壁上,遺存有一組明代晚期仿“肅府本”摹刻的《淳化閣帖》石刻,它是歷代名--貴的書法真跡。“淳化”是北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之一,《淳化閣帖》是宋太宗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命侍書學士王著,把皇家秘閣(帝王藏圖書的樓閣)所收藏的歷代法書甄選編次,標名為“法帖”,摹刻在棗樹木板和石板上,拓印墨本賜給大臣。帖分十卷,卷首是《歷代帝王帖》;第二、三、四卷是《歷代名臣帖》;第五卷是《諸家古帖》;第六、七、八卷是《東晉王羲之帖》;第九……[詳細]
  田舍村隋墓位于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田舍村,為南北并列的兩座隋代至唐初磚室墓葬。兩座墓葬在同一土坑內,原有2米高的封土堆。墓葬朝西向,形制相同,南側墓葬長5.1米、寬2米、殘高1.88米;北側墓葬長5.1米、寬2米、高2.1米。1984年11月,建武進供銷干部培訓學校時發現該墓,常州市博物館、武進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進行發掘,共清理六座磚室墓,其中這兩座隋代墓葬保存相對完好。墓葬由墓室和甬道兩部分組成。墓室平面為腰鼓形,后壁底部略外凸,兩側壁向外弧凸。墓室以單層橫磚鋪地,墓室中后部均有一略高于墓底的棺床,棺床邊沿有一排豎磚鎖口,其下有一排側立磚。墓室左右兩壁各有兩組假直欞窗,后壁有一組假直欞窗。……[詳細]
  護王府遺址位于常州市局前街187號。系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府第遺址。陳坤書,廣西桂平人,清咸豐元年(1851)1月參加太平天國金田起義。曾轉戰兩湖、江浙、安徽、上海等地,素以作戰勇猛出名,被譽為忠王李秀成麾下第一驍將。同治元年(1862)春鎮守常州,封殿前禮部副春僚頂天扶朝綱護王悅千歲。公元1864年,李鴻章率淮軍伙同戈登洋槍隊聯合圍攻常州,太平軍與之浴血奮戰數月,打退敵人無數次進攻,終因力量懸殊,是年5月11日,常州城失陷,護王陳坤書率將士退守護王府,最后力竭被俘,壯烈就義。護王府前身原為清陽湖縣衙署,陳坤書駐常州后改建為府第。現存遺址為磚木結構的回形轉樓(俗稱走馬樓),南北寬24.5米,東西……[詳細]
  戴王府遺址位于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縣前街18號。為太平天國戴王黃呈忠府第。黃呈忠(1826-1865),廣西人。1862年在攻克江西慈溪時,擊斃侵略軍頭目華爾,晉封為戴王。王府坐東朝西,前后七進,占地1624平方米,正廳三間為楠木廳,面闊15米,進深10米。梁、坊、柱、椽上均有彩繪,畫中貼金,內容主要為戲文劇目《連環計》、《空城計》、《尉遲訪賢》、《太白醉酒》等,也有訪友、探勝的山水人物畫和云龍、彩鳳畫。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莊城橋又名福興橋,位于金壇區白塔鎮莊城村西首。該橋形制與本市城西清涪村宋建本善橋相仿,時代相近,且拱闊矢高,形如彩虹,建橋技藝高超,橋為分節并列砌置,發券單孔,凈跨12米,拱矢高度6.9米,橋長37米,橋面寬5.87米,拱矢高6.7米。拱形條石兩端各分3節,連封頂1節共7節。每一節都坐落橋基上。橋孔矢圈底部共8塊,第一節高2.2米,豎砌,每塊條石寬約0.84米。第二節條石9塊,高2米,寬約0.74米。每節條石分別為8塊、9塊,錯落對榫而上。上一層的條石較下一層少0.2-0.3米,封頂的一層條石為1米。橋拱砌好后用糯米汁密縫,然后再堆砌兩端的橋身。橋面東西兩側各有臺階24級,中部有花崗巖凹形車道……[詳細]
  本善橋位于江蘇省常州金壇市金城鎮清涪村,本善橋橫跨清涪河上,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八(1158),寶祐元年(1253)世居當地的太學生周瑀(1222-1262)請蘇州盤門匠人吳進重新修整,明、清及民國時都曾修葺。橋以青石砌造,為分節并列式,發券單孔,凈跨8米,拱矢高4.7米,拱券分十一節,每節拱石左右對稱,下部三節每節為1.75米,向上一節為0.85米,再上一節為0.35米,頂部一節為0.30米,以適應砌成圓弧拱形的需要。拱券寬度自下而上有收分,底部3.22米,頂部3米,拱石寬0.40-0.94米不等,每節拱券以5塊拱石并列組成,頂部中一塊合攏石上刻有蓮花圖案。上下石縫相錯,縫間用石灰糯米漿封灌。……[詳細]
  常州新坊橋在常州市區和平南路。跨市河為南北走向之單孔石拱橋,長35.2米,寬5.3米,高8.6米,橋墩寬6.8米,橋拱跨徑9.5米,始建于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元皇慶年間重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后因橋面損壞,1986年又重修。原有朱昱撰《重修新坊橋記》石碑,今佚。拱券為分節并列式砌法,以花崗巖條石起拱,橋墩亦由條石砌筑,橋面置花崗石云紋雕刻望柱及環紋欄板。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禮嘉烈帝廟戲樓位于武進區禮嘉鎮禮嘉中學內。戲樓原為烈帝廟(1957年拆烈帝廟,建禮嘉中學)的附屬建筑,坐南朝北,又名“五云樓”,臺口直對烈帝廟大殿。戲樓整體呈“凸”字形,建筑為磚木結構歇山頂殿宇式建筑,外形為大屋頂,屋脊“大頂翻筋”,正臺“發八角頂”。正面看去,重脊飛檐,檐角凌翹,高出屋面,如白鶴展翅,欲飛欲立。臺面用木板鋪設,臺頂畫梁枓栱,中繪藻井(1967年遭破壞)。戲樓前臺舞臺面寬5.7米,進深五檁4.5米,脊高7.3米,面積26平方米。三面裝有活動門板,演出時拿掉門板三面即都可觀看。舞臺后面是一字排開的三間后臺房,作為演職員化妝、休息和住宿的地方。通闊10米,進深六檁5.7米,面積57……[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午夜男女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在线网站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人成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