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陵古城遺址中陵古城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漢地址:右玉縣城西12.5公里威遠鎮西2.5公里處中陵古城為漢雁門郡中陵縣城遺址,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筑。古城平面長方形,中有一墻,將城分為東西二城。南北二墻各長1500米,東西二墻各寬900米,古城占地總面積為135萬平方米。東、西、南、北四道城墻和中段城墻的城門遺址明顯,但城垣面目全非,東南城墻被蒼頭河水沖去一角。城內地面暴露的漢代遺物如云紋瓦當、方格瓦當、五銖錢、半兩錢及大量殘陶片,另外周圍村民在城內地下發現了一塊半兩錢的石質錢范,上有四個半錢范,清晰完整。……[詳細] |
![]() | 威遠墓群威遠墓群(第二批省保)時代:漢地址:右玉縣威遠鎮樹兒照村(威遠舊城)周圍威遠堡古城,原為漢時中陵縣,四周分布有許多漢代墓。威遠漢墓群包括樹兒照、南八里、進士灣諸墓群。在樹兒照村東北隅的五侯山上,有墓冢封土堆40余座,每座高約2—9米,周長50—70米,最高的可達10米左右。在進士灣村、威遠鎮周圍,封土堆達30余座,在此發現一些漢代的銅幣、帶鉤、陶器等隨葬品。在南八里村西南的坡地上,現存封土堆10座左右,1973年曾發掘3座,出土遺物200多件,均為漢代器物。……[詳細] |
![]() | 三十二長城位于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西南大約十公里的樺林山上,因其邊上的三十二村得名,三十二村又得名于明長城進入右玉境內的第三十二個敵樓,是明長城的一段,現存較完整的邊墻和烽火臺,是山西明長城遺址其中一個很好的觀賞點。……[詳細] |
![]() | 中共右玉縣委舊址位于朔州市右玉縣右衛鎮關廳街,年代為1949-1972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右玉縣委舊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馬營河老爺廟戲臺位于朔州市右玉縣右衛鎮馬營河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馬營河老爺廟戲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西口古道位于朔州市右玉縣右衛鎮殺虎口村東,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遺址。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西口古道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