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邯鄲市旅游

邯鄲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沙圪塔誡碑年代為清,位于邯鄲市大名縣沙圪塔鄉沙圪塔村。 2008年10月20日沙圪塔誡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賀莊影壁年代為民國,位于邯鄲市武安市午汲鎮大賀莊村。 2008年10月20日大賀莊影壁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祥符寺碑刻年代為隋、明,位于邯鄲市涉縣鹿頭鄉龍泉寺村北。 2008年10月20日祥符寺碑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佛巖腦石佛龕佛巖腦石佛龕位于涉縣木井村,石佛龕鑿于一塊突出的青石巖上,坐北朝南,共有9龕、37尊造像。有圓拱龕、尖拱龕,最大的高1.27米,寬0.9米,內造像9尊。龕內大多為一佛二菩薩二力士、一佛二菩薩像,各龕各有特點,形態不一。除佛教造像外,還有天官、地官等民間信仰造像1龕,是反映宋代民間信仰情況的重要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老爺山佛龕老爺山佛龕位于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老爺山西崖,分上下兩層,共有摩崖佛龕7個,大小造像87尊,均為北宋死棋所鑿。上層6龕,分別鑿有佛像、武菩薩等。其中北龕規模最大,為尖拱形,龕楣刻有四條翻騰的蛟龍。龕側雕菩提樹,龕內正中供釋迦牟尼立像及迦葉、阿難兩弟子。佛像之手勢、發髻等細部雕刻,比例準確,惟妙惟肖,迦葉弓背曲腰,面部瘦削,真實地表現了人物的年齡及性格特征。下層2龕,位于上層諸龕的北端,內亦為一佛二弟子像,龕側雕菩提樹及供養人。老爺山石佛龕的造像,雕鑿精細,質樸寫實,為國內宋代雕刻之佳品。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頭古墓位于邯山區馬頭鎮,為漢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馬頭古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晉冀魯豫軍區西達兵工廠舊址晉冀魯豫軍區西達兵工廠舊址位于涉縣縣城東南25公里的西達村西,現存窯洞和硬山布瓦磚、土、木結構廠房,二者相距百余米,呈東西分布,窯洞在東。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西部的廠房為兩組相連的院落,人第一進院,大門右側為澡堂,坐東朝西,是專為當時來中國做技術指導的外國專家洗浴所用。該院落西北角處與第二進院相通,里院由南、北、東、西房約40間房屋圍合而成,為方便生產,房屋開間、進深很大。鑒于當時工廠多次遭-飛機轟炸,為便于安全生產,我軍于1947年10月開始挖窯洞,至次年春天竣工。之后全部生產設備轉入窯洞生產。窯洞全長115米,寬2.3米,高3.75米,總面積為528.5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328.60平方米。有3個主道,2個洞口,內分4個車間,1處俱樂部。除后洞……[詳細]
  固新洞陽觀固新洞陽觀位于涉縣固新村,始建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火焚毀,道人李平甫同年以舊址重修。洞陽觀坐北朝南,原有山門、前殿、中殿、后殿、東西配房等建筑50余間。現存老君殿(中殿)合三清殿(后殿)。老君殿懸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梁架構造用七架大梁,梁架構件為自然材稍做加工,前檐五踩雙下昂斗拱,后檐為三踩斗拱,柱間平板枋厚重;三清殿懸山布瓦頂,黃綠琉璃瓦剪邊,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用五架梁,前檐施三踩單昂斗拱,柱子柱頭卷殺明顯,并有側腳。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插箭嶺墓群位于邯鄲市插箭嶺一帶,為漢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 ,插箭嶺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河底南閣南河底南閣又稱“萬壽閣”,位于武安市南河底村東河上的一座石橋上,該橋建于清代早期,民國九年曾進行過重修,是祭祀河神的廟宇。石橋坐落于河道兩邊天然的山石之上,橋面四周為青石望柱欄板,柱頭上石獅、石猴形態各異,雕工精細。閣建于石橋中部,面闊進深各三間,重檐歇山琉璃米,建筑面積瓦頂,下層設廊,通高平方米。該建筑橋、閣渾然一體,集祭祀、交通功能于一身的建筑,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詳細]
111、古地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地道古地道主要位于邯鄲市峰峰礦區、永年西陽城、武安近古村等地。峰峰礦區古地道在臨水、峰峰、彭城3個鄉,位于地下4-9米,古地道由洞口、巷道、氣孔、燈龕、洞室、水井組成。洞口,豎井式向地下深4-9米,然后向四外發展,縱橫交錯。有的地方分上、中、下層。巷道,寬和高為0.7-2米,一般式上窄下寬,頂部呈圓拱形或人字形,兩旁設龕、通氣孔和洞室,距離不等。洞室,有大有小,大的可容納10余人,小的僅容納3-5人,有的洞室內有缸,缸內有腐爛糧食。水井,多在巷的盡頭,圓形,內有清水,可能是食水井。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地道中發現有元豐通寶、崇寧通寶、建炎通寶等貨幣,還有銅提梁壺、瓷碗等,推測為北宋末年,防御金人所建。……[詳細]
  沿平寺石塔沿平寺石塔位于武安市午汲鎮沿平村,沿平寺已廢,現存唐代石塔一座。塔平面方形,密檐式,存高3.12米,白石雕造。基座造型奇特,為雙龜式,須彌座布滿雕飾。塔身正面設門,門邊飾盤龍柱,兩側各雕一力士,門上方為尖拱額,飾火焰。額上方雕有二龍自塔鉆出,十分生動。塔身背面浮雕婦人掩門,門邊刻立柱,外端兩旁各雕力士一尊,東西兩側面線刻羅漢像。塔心室內刻一佛二菩薩。塔身以上存疊澀檐四層。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古煉鐵爐古煉鐵爐位于武安市礦山村,是宋代礦山煉鐵爐,現殘損過半,殘高6米,底徑3米,中間部位較粗,爐壁厚0.40-0.80米。高爐外皮用礫石砌墻,內用沙質耐火土砌成。爐內墻壁壁面上留有煉鐵用的木炭、青石子(催化劑)的遺跡和未熔化的礦石塊。從地質和爐的情況分析,宋代這里就開始采礦,而且煉鐵也具有了較高的科學技術。此爐建筑結構合理,是古代勞動人民科學技術和智慧的結晶,為后人煉鐵所借鑒,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為中國冶鐵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古嵷山寺重起為銘記碑古嵷山寺重起為銘記碑位于武安市郭二莊村,兩道碑分別刻于唐代和元代,為原古嵷山寺(又名長壽寺)的附屬物,唐碑身高1.95米,寬0.93米,厚0.95米,碑首為弧形頂。碑額刻一佛龕,寬0.57米,高0.50米,龕內刻一佛二菩薩像,龕兩側為線雕供佛,下為正文,碑文線雕方格,行草及楷書,共30行,每行47字,共有1410字,主要記錄了佛教徒吳無像為古山寺重起為銘的事。碑陰頂部線雕一佛坐像及而菩薩倚立像,右側大字刻“奉敕陰田五傾車、牛、驢、馬”等。在此碑的南側還有一通元代碑,刻于至元十九年七月(1282年),通高1.9米,寬0.84米,厚0.23米,為龍首額,上為篆字“重修長壽寺記”,正文楷書,23行,每行42字,主要記載了佛教徒喜公和郭信重修記。現古山寺已廢,僅留舊址,唐碑立于原……[詳細]
  武安張氏節孝坊為清代古建筑,位于邯鄲市武安市淑村鎮野河村。 2008年10月20日武安張氏節孝坊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 | 亚洲欧美va动漫一区二区 | 一级国产精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