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滄州市旅游

滄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捷地分洪閘設施
  捷地分洪閘設施為明、清代古建筑,位于滄州市滄縣捷地鎮。 2008年10月20日捷地分洪閘設施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帝臺遺址
  武帝臺又名漢武臺,望海臺。據史料記載,武帝臺為漢武帝東巡觀海所筑。。《北魏地形志》載:“章武有武帝臺”,《畿輔通志》(康熙版)載:“武帝臺在鹽山東北七十里”。《鹽山縣志》(同治版)載:“武帝臺有二,其一無考,巋然,獨存者,惟鹽山之一臺。”臺基呈正方形,每邊長120米,高5.6米,可分5層,土內多有素面灰磚等。采集物有戰國紅陶斧、豆把、豆盤繩紋碎片和漢陶罐殘片、瓦片、五銖線。 武帝臺位于古黃河邊,為戰國時齊國、燕國邊境地區,黃河在此入海,原為軍事瞭望臺或烽火臺,漢武帝在此基礎上修筑而成,時間為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漢書·郊祠志》、南北朝北魏《地形志》、《土地記》均有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征高麗時曾在此駐軍,明永樂年間吏部尚書王翱曾登臨此臺并寫詩道:“地筑高臺百丈余,登臨……[詳細]
袁紹墓
  前高龍華古墓,以前高龍華村命名,傳說為袁紹墓(當地人按其堆土形狀,稱之為“大疙瘩”)。該墓為典型的漢墓,封土高大,封土為橢圓形,高8米,東西徑52米,南北徑36米,占地1510平方米。該墓位于滄州市西南,滄縣高川鄉前高龍華村東北700米處。北200米處有滹沱河故道東西穿過。地處平原。南60米為東西土路,右靠南北向阡陌。黃沙土壤。前面和右側種植棗樹。后及左面種植梨樹,農作物有玉米、豆、麥、谷、紅薯等。前高龍華古墓,原屬獻縣管轄,五十年代初屬建國縣管轄,1954年建國縣撤消,劃歸滄縣管轄。此處原有古墓大小兩座,現存者為大墓。小墓在1956年塌陷后,生產隊及個人取土挖掉了,據傳出土有綠釉小陶樓和一些小件器物。因粗糙不完整被村民扔掉。現存大墓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白求恩手術室舊址
  白求恩手術室舊址位于河間市東北32公里的臥佛堂鎮屯莊村內。原名真武廟,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929年重建,1939年四月,加拿大國際友人白求恩大夫率醫療隊,隨賀龍指揮的120師轉移到河間縣東北齊會地區戰場,地區醫院就設在真武廟內,白求恩在此工作了二十八天,不但搶救了128名傷員,而且還為當地群眾治病,為紀念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宏揚他那種崇高的精神,黨和各級政府及中央領導同志非常關心“白求恩手術室舊址”的保護和管理。1966—1967年賀龍同志曾兩次派員來屯莊詢問、看望當地鄉親;1975年肖華同志來此視察;1978年省文化廳對手術室進行維修,醫療室重建,建立了戰地醫院紀念館;1983年10月,大門東側樹60×90cm水泥制“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制碑;1980—1985年又經歷……[詳細]
滄州文廟
  滄州市文廟,明初創修,現存大殿三座及東西廊,是滄州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結構古建筑,為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滄州文廟主體建筑至今仍保留著明代建筑風格,其建筑布局和建筑形式都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筑史和儒學發展史的實物資料,也是地方建筑中的精華。文廟即孔廟,位于滄州市曉市街北端,南北長1105米,東西寬37.2米,坐北朝南,共三進院,門前原有7米長的照壁,東為禮廳,西為義路。進廳向北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泮水橋,西側有省牲所,再向后便是懸山頂戟門,中院東西兩側為廊屋,正中是文廟的主體建筑大成殿,東西18米,南北9米,正面五門,殿內立柱24根,出檐2米,頂為綠釉。建筑雄偉。為歇山頂,五踩重昂斗拱,面闊五面,進涉三面,明珠八根,格扇門,黃綠硫璃瓦蓋頂,后院正北……[詳細]
馮國璋故居及墓葬
  馮國璋故居及墓葬位于河間北10公里西詩經村東,是民國大總統馮國璋故居,為西詩經村鄉政府所在地,境內西臨106國道,南靠滄保高速公路,朔黃鐵路,古陽河自村東流過,地處冀中平原。馮國璋國葬墓位于將軍第北2000m處,同將軍第屬同一中軸線。國葬墓建于1917年,較大的破壞有3次。第一次是土改期間,村民把墓區的亭臺、樹木0刨凈;第二次是1958年-熱潮到來時,把馮國璋墳墓里的石碑等巖石建筑,一律推倒砸碎,為河間農田水利服務;第三次是1966年春,當地部分造反派把墳挖開,墓室遭到破壞,墓內存放的馮國璋戎裝畫像一張、指揮刀一把、兩個石雕玉器、玉簪、夜明珠、玉香爐等文物,現在省歷史博物館保存。1905年河間秋操圖及馮國璋秋操圖畫像,另有馮國璋致袁世凱手札等文物在河間保存。2007年春,河間市人民政府重修馮……[詳細]
劉完素墓祠遺址
  劉完素墓位于河間市東南約10公里的西九吉鄉后劉守村南。“劉完素墓祠遺址” 地上封土用磚包砌,為磨磚對縫六棱棗核形塔式形狀,高約5米,頂部有一球形體,底部、頂部收束,中間最大直徑約2米。劉完素祠遺址為北高南低坡形臺地,臺地南北長100米,東西寬60米,北側高約4米,南側稍高于地面不足1米。1966—1967年封土外砌磚扒,封土被平,但墓室未挖。今鄉人出資,按照原貌重新修建水泥、磚結構墓一座。現每年正月十五全國各地都有數萬人自發的前來紀念名醫劉完素。1956年9月7日由原河北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古跡保護單位”,1982年7月23日“劉完素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張莊天主教堂
  張莊天主教堂獻縣張莊天主教堂,歷史久遠,建筑宏偉,風格別具,中外馳名,有“華北第一堂”之稱。此堂位于縣城東張莊村,分東西兩個大院,占地共315畝。咸豐六年(1856)直隸東南代牧區正式成立,教廷選派法國耶穌會士郎懷仁(Languillat)為代牧區主教。教區總堂初設威縣趙莊,兩次遭劫后,于1861年北移至獻縣城東張莊。同治二年(1863)建立了全國首座主教座堂,歌特式建筑,長50米,寬21。33米,高33米,宏偉壯觀,號稱華北第一堂。原教堂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毀壞,現教堂建筑為2003年10月在舊址處重建。具體路線:獻縣張莊……[詳細]
古皮城遺址
  古皮城遺址  古皮城,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處。春秋時期,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為給軍馬修制皮革盔甲,筑建涼皮亭,遂稱古皮城。秦朝時設縣郡于此,漢、魏時為渤海郡府。因屢遭戰亂,城毀人散,東魏時移縣城至現址,原城即廢。原址呈方形,東西長465米,南北寬426米,面積19.8萬平方米。城北殘墻高3至5米,厚20米,東北角有高8.5米的“望海樓”遺址。四面有原城門殘口,寬27至38米。城內遍布各種花紋瓦片,并發現有鍋內托、銅箭游、唐三彩等。遺址南500米處有高大土丘數個,傳為假糧臺,曹操攻袁譚所筑。遺址西土丘為石崇宅,有綠珠樓遺址。再西為范丹居等。有很多美麗的傳說。……[詳細]
舊城古城址
  舊城古城址為漢至明代古遺址,位于滄州市黃驊市。 舊城古城址為河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城古城遺址距黃驊市20公里,現為舊城鎮政府駐地。舊城古城即舊高城,是歷史上高城縣的縣城,建于北齊天保七年,廢于明洪武九年。據介紹,此此次遺址勘測面積大,內容涵蓋面廣,包括內外城墻范圍及寬窄度、城門位置、居民區及手工業區位置等城市布局。遺址勘測對于了解古代城市的建筑布局、工業文化、軍事設防等具有特殊意義,將對了解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提供重要參考價值。……[詳細]
南皮尹吉甫墓
  尹吉甫墓尹吉甫墓位于南皮縣城西北5公里黃家洼村西南處,俗稱將軍墳。封土高1.9米,東西長5米,南北寬2.5米。曾有西周晚期青銅器“分伯吉父”盤出土,盤上有銘文133字,記述了尹吉甫征北嚴猶和征收南淮夷貢賦情況。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到墳前祭奠,并刻石立碑(現碑已毀)。今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毛公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毛公墓
  毛公墓又名毛公壘,位于河間市三十里鋪村北,為漢博士毛萇墓冢。明禮部尚書李時《毛公書院記》載“毛公者,漢儒毛萇也。獻王征公為博士。公善為講說,演繹其義,號為毛詩。卒葬河間城北三十里”。毛公墓“文革”期間被毀,河間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重建。現為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滄州市河間市內……[詳細]
泰山行宮遺址
  泰山行宮在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明洪武七年(1374)建,占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筑有行宮門樓,底層為大拱孔門,頂層為殿宇式建筑,四角飛檐,柱廊環繞。佛殿為倒座式,內有13根明柱。具體地址: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詳細]
南皮石金剛
  南皮石金剛位于滄州南47千米的南皮縣城東北。景點特色:兩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剛,東西相向而立,身披鎧甲,形如武將,怒目而視。東像雙手合十胸前,兩臂托锏,西像兩手扶锏杵地。是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慶云文廟大城殿
  慶云文廟位于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明洪武六年(1373)建。大成殿為文廟主體建筑。殿脊覆翠瓦,脊端臥有磚雕成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檐。內有12根明柱。基地高出地面1.6米。具體地址:鹽山縣城東南28公里處的慶云……[詳細]
慶云縣衙署二堂
  慶云縣衙署二堂為明代古建筑,位于滄州市鹽山縣慶云鎮。 2008年10月20日慶云縣衙署二堂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青縣鐵路給水所
  青縣鐵路給水所年代為清末、民國,位于滄州市青縣運河西岸。 2008年10月20日青縣鐵路給水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海碼頭石菩薩
  海碼頭石菩薩年代為明,位于滄州市滄縣大褚村鄉海碼頭村。 2008年10月20日海碼頭石菩薩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孫福友故居
  孫福友故居年代為1934年,位于滄州市吳橋縣溝店鋪鄉孫龍村。 2008年10月20日孫福友故居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鹽山武廟大殿
  鹽山武廟大殿為清代古建筑,位于滄州市鹽山縣鹽山鎮。 2008年10月20日鹽山武廟大殿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在线婷婷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精品女同 | 亚洲制服丝袜日韩熟女中文 |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亚洲乱码中字幕综合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