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黃石市旅游

黃石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岳家嶺遺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位于陽新縣富池鎮袁廣村,面積約4600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左右,地面采集有石錛、單孔石鏟、三孔石刀和陶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水南灣民居位于大冶市大箕鋪鎮。建成于清代。是一處家族聚落,共有民居建筑九棟。磚、石、木結構。該建筑群規模宏大,結構精巧,裝飾極富地方特色,題材廣泛,制作精良,妙奪天工,是湖北鄉土建筑中的寶貴遺產。(第五批)……[詳細]
  十八折井位于陽新縣浮屠鎮十八折村。建于明嘉靖年間。青石鋪砌而成,占地面積54平方米。有主井一眼,輔井兩眼。主井與輔井之間有溝渠相通。該井構筑精巧,獨具匠心,是研究古代鄂東南地區生活方式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岔路村遺址位于黃石市鐵山區鐵山西1.2公里,新石器時代、周遺址。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左右。采集新石器時代陶片有夾砂紅陶鼎足、罐口沿,泥質灰陶豆盤等;周代陶片有夾砂灰陶鬲足、泥質灰陶豆盤、罐口沿等。……[詳細]
  紅八軍建軍舊址位于大冶市殷祖鎮洪口村馬氏宗祠。1930年春,彭德懷率領紅五軍橫掃鄂東南各據點的反動武裝。同年六月,彭德懷根據中央指示將紅五軍縱隊擴編為紅八軍,在馬氏宗祠舉行成立大會。(第四批)……[詳細]
  觀音垴遺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位于陽新縣浮屠鎮鄒家灣村,面積約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9米左右,地面采集有石斧、石錛和陶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石清垴遺址新石器時代至西周遺址,位于陽新縣白沙鎮石清村,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米左右,采集有陶片,部分陶片有刻劃紋。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太婆山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東周遺址,位于大冶市劉仁八鎮云臺山村,面積約1.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5米,地面采集有陶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王家坳遺址位于黃石市黃石港區黃石港街道辦事處王家坳,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采集有石斧、錘和陶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弦紋,器形有鼎、豆、缸等。……[詳細]
  鄂皖湘贛指揮部舊址位于大冶市靈鄉鎮談橋。1942年5月,為牽制日軍進攻浙贛線,鄂豫邊區黨委遵照華中局指示,創立鄂南抗日根據地,于1942年8月成立了鄂皖湘贛指揮部。(第四批)……[詳細]
  劉伏包墓群南北朝至宋代墓群,位于陽新縣白沙鎮汪武頸村,面積約3萬平方米,規模巨大、保存完好,對于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間宗族葬俗等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黃石市鸛老廟遺址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詳細]
  艾家宇遺址位于黃石市下陸區東方山鄉艾家宇村,新石器時代、西周遺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2-2.6米。地表散布煉渣。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時代陶片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弦紋等,器形有鼎、罐、盆、盤及陶拍、紡輪等;周代陶片以夾砂紅陶為主,泥質灰陶次之,有少量夾砂褐陶,紋飾有繩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鬲、豆等。……[詳細]
  大冶鋼廠職工俱樂部舊址位于黃石市西塞山區湖北新冶鋼股份公司廠區東北隅,1964年建成。東西長56.8米,南北寬29.5米,占地面積1675.6平方米,建筑面積1549平方米。,舊址共兩層,呈中軸對稱,平面規矩,中間高兩邊低,主樓高聳,回廊寬緩伸展。整體呈“三段式”結構,即檐部、墻身、勒腳三個部分,是典型的“仿蘇式建筑”,它體現了中國對蘇聯建筑原則“社會主義內容和民族特色結合”的認同與實踐,是研究“仿蘇式建筑”的重要實物。……[詳細]
  和尚垴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周代遺址,位于陽新縣白沙鎮紅星村,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9~3米,包含大量煉渣,地面采集有石斧、石錛、石刀、陶片等。該遺址對于研究鄂東南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礦冶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久久综合视频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日韩专区欧美一区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在线亚洲激情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