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大同市旅游

大同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盤山石窟
  盤山原名叫四里崗,距縣城東南8里許。清朝乾隆年間,知縣張坊等文人雅士到這里敬香踏青,見山勢如龍蟠吐珠,起名盤山。山坳如盆,水草豐茂,并有一小泉流瀉。唐時建有一寺,俗稱盆兒寺,植松種槐。到明宣德二年(1427年)盆兒寺建筑僅存在石幢。是年,重建釋迦殿等,敕賜顯化寺。后來又鑿石洞二窟,名為大小石窟。在明--、嘉靖、萬歷年間,清代的乾隆、道光年間又有維修。光緒年間增建神仙洞。至此,形成座北向南、從高向低四處院落,北院有樓一幢,神仙洞為底層,上為文殊樓;右配僧舍3小間。中院韋馱殿,面闊三間,右配方形鐘樓,左下方有唐松一株,松左山腳有九仙殿一小院,院內有槐抱榆一株。下院釋迦殿,面闊三間,右山巖上玉皇閣,面闊一間。左山腳師房樓,面闊一間。底院,無正殿,左首觀音殿,其南為一小廟,正南開山門。整個寺院東依蓮……[詳細]
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遺址
  白求恩特種外科醫院遺址位于靈丘縣下關鄉楊莊村,距縣城67公里。醫院舊址現保存基本完好。1938年11月9日,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加拿大著名外科醫生白求恩,率領晉察冀軍區醫療隊從阜平到達靈丘楊莊。先后在石礬、串嶺溝、黑寺、曲回寺、河浙等搶救傷員,并根據抗日斗爭的需要,在察冀軍區醫院一所駐地楊莊村,創辦了特種外科醫院。1996年被縣政府確定為“靈丘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確定為“靈丘縣廉政教育基地”,同時也被我鄉政府作為“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地址: 大同市靈丘縣下關鄉楊莊村……[詳細]
洗馬莊漢墓群
  洗馬莊漢墓群洗馬莊漢墓群(第二批省保)時代:漢地址:廣靈縣城東10公里處洗馬莊村漢墓群分布在村北較平坦的耕地中,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0.5公里。共有十一座漢墓。現存九座封土堆,呈圓形,高4——7米,周長130——400米。保存基本完整,另外兩座墓的封土已毀。1992年發掘了其中的一座,墓為漢代多室磚墓,穹窿頂。墓室總長6.2米,寬1.53米,距地面1.8米,出土文物有罐、勺、耳杯、壺、灶、井、案、倉等陶器及銅鏡,鐵帶鉤和兩枚“大泉五十”、四十四枚“五株”錢幣。……[詳細]
青磁窯遺址
  青磁窯遺址青磁窯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舊石器地址:大同市西郊云岡鎮青瓷窯村西青瓷窯遺址分布在十里河北岸第二級階地后緣。發現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大同市文化局、大同市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舊石器1000多件和一批動物化石。石器包括石錘、石鑿、刮削器、尖狀器等,動物化石有三門馬、羚羊、古棱齒象、扭角羊等8個種類。這一遺址距今約十萬年左右,地質年代暫定為中更新世后段,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早期后段。……[詳細]
趙武靈王墓
  趙武靈王墓位于靈丘縣新華西街西段。靈丘縣名由此而來。趙武靈王(約前340—前295年),名雍,戰國時趙肅侯之子,趙國的第六代國君。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騎射”政策,對于當時和以后中國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山西大同市……[詳細]
古磁窯窯址
  古磁窯窯址古磁窯窯址地處渾源縣城南15公里青磁窯鄉古磁窯村南。遺址現存面積約6000平方米,堆積厚約1—3米。散布在地面的殘瓷片隨處可見,燒造期為中晚唐至金元時期。器型有碗、缽、瓶、罐、注子等。釉色有白、黑、青三種。唐代以后,燒造規模小,品種單一,以白瓷為主,主要器型有碗、盤。裝飾以黑畫花為主。一般器物無花紋,也有個別的黑彩繪畫、刻花、剔花等。器物全部為支珠墊燒。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青磁窯鄉古磁窯村……[詳細]
楊塔村磚塔(陽高遼磚塔)
  楊塔村磚塔,也有稱陽高遼磚塔,位于陽高縣獅子屯鄉楊塔村東北三百米處,遼代磚塔,塔高八米,為六角五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須彌座高二米,邊寬一點二米,磚面有人字形溝紋。1988年修復底座。楊塔村塔坐北朝南,屬六角五級密檐式實心磚塔,由塔身、塔基、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約8米,塔基平面呈六邊形,邊長約2米,二重束腰須彌座疊置,高約1米,上梟為仰蓮瓣,束腰部每面均設倚柱,不設門窗,各層塔檐下設仿木構件磚雕額枋、斗栱、椽飛等,一層檐下斗栱均為五鋪作斗栱,二、三層檐下斗栱均為四鋪作斗栱,各層塔檐磚砌疊澀,重疊密致,收分明顯。楊塔村塔塔身結構穩固,小巧玲瓏,造型優美,比例協調。楊塔村塔為遼代遺構,是山西現存遼代塔的實物之一。2016年,楊塔村磚塔入列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交通火車:N205晚上11:29北京-……[詳細]
麻莊漢墓群
  麻莊漢墓群(第一批省保)時代:漢地址:渾源縣城西北8公里麻莊村西漢時,麻莊漢墓群所在地為雁門郡崞縣境,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頻繁接觸的地區之一。墓群位于麻莊村的古城洼周圍,有封土堆20余座。1973年發掘清理了兩座漢墓群。兩座墓群的形制均為斜坡墓道的長方形土坑豎穴木墓。一座有兩具漆棺,木周圍填有沙子和卵石。出土的隨葬物有銅釘、銅熏爐、銅博山爐、銅絹、石硯等,推測此墓應是官吏夫婦合葬墓。另一座有棺具一付,骨架為男性,出土的隨葬物品有素面銅釜、洗、筒形器、熏爐、刷把等。在尸骨下有很多碎鐵片,推測死者身份可能為武職官吏。……[詳細]
破魯堡寧靜寺
  寧靜寺位于破魯堡村北城墻下,系大同市保存較完整的遼代建筑之一。歷經多次修繕,方得以保存至今。該寺現有大殿、中殿、偏殿、禪房等15間,殿內存有塑像60余尊,寺內還存有一明萬歷年間鑄造的宏鐘,一粗約2.5米的古榆,精美的明代彩繪壁畫等。寧靜寺以其精巧復雜的建筑結構、豐富多姿的藝術造型和美好神奇的傳說,聞名長城內外。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破魯堡村北城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破魯堡寧靜寺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至新建佛堂東墻,南至民居后墻,西至破魯糧站東墻,北到破魯堡墻體。……[詳細]
胡氏宅院
  胡氏宅院位于大同市云岡區口泉鄉店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胡氏宅院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米。……[詳細]
  高山遺址高山遺址(第一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地址:大同市城西30公里高山鎮西約1公里的臺地上遺址是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李星學先生于1950年5月發現的,同年7月下旬,文化部雁北文物勘查團裴文中、陳夢家先生等至此復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77年9月和1983年3月,曾作進一步的調查。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末期。遺址臺地由砂質黃土沉積而成,西高東低,高出現河床15米左右,臺地西側是孟家灣河,北臨武周川,南靠109國道,由于常年受河水的沖刷,臺地的相當一部分已被侵蝕,遺址也相應地遭到了破壞,并且已成為斷丘。在最北的一段臺地上,石片和陶片較多,尤以石片最多,可能是當時人類活動的主要場地。高山遺址細石器屬于典型細石器文化。遺址豐富,類型較多,既有我國細石器遺址中的常見類型,如細石葉、錐狀石核、圓頭刮削器、石……[詳細]
  陽高東風高灌站位于大同市陽高縣友宰鎮東冊田村,年代為1966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陽高東風高灌站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麻家大院(第五批省保)時代:清地址:大同市渾源縣永安鎮永安社區麻家大院為清末舉人麻席珍建造,是一座規模較大,規格較高,工藝考究的一組古民居建筑群。麻家大院坐北朝南,東西長51.3米,南北寬66.54米,占地面積約3411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三進院帶東西跨院布局,正院中軸線建有大門、過廳、正房、0-,東西兩側建廂房。西跨院現存兩進院。東跨院現存后院。麻家大院現存建筑整體保存較好,該民居是渾源縣保存較完整的一處民居大院,為研究渾源縣的傳統民居建筑提供了實物資料。大門面闊五間,進深五椽,后單步梁對前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后出廊,單檐硬山筒板布瓦屋面。一進院東西廂房面闊兩間,單坡硬山筒板布瓦屋面。過廳面闊五間,進深三椽,四架梁通達前后通檐用兩柱,單檐卷棚硬山筒板布瓦屋面,明間為通道,前后兩次間均為六……[詳細]
  陽高縣署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民國地址: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西北街1912年淮軍途經陽高,火燒玉皇閣及商店鋪面,禍及縣衙,將建筑化為灰燼。1929年,縣長馬維珍重修縣衙,后歷經多次修繕,現為陽高縣政府辦公場所。陽高縣署舊址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布局,南北長約125.9米,東西寬約65米,占地面積約8183平方米。中軸線僅存大堂、二堂、三堂,院落布局完整。大堂面寬五間,進深八椽,梁架結構為前后單步梁對七架梁通檐用四柱,單檐硬山頂筒板布瓦頂,前檐柱施蓮瓣柱礎,前后檐均踩飛,屋面為黃琉璃瓦剪邊。二堂面寬五間,進深四椽,五架梁通檐用二柱,前后均踩飛,單檐硬山頂筒板布瓦頂,屋面為黃琉璃瓦剪邊。三堂面寬五間,進深五椽,前單步梁對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后均踩飛,單檐硬山頂筒板布瓦頂,屋面為黃琉璃瓦剪邊。陽高縣署……[詳細]
  劉莊“三一”慘案紀念地(第五批省保)時代:1943年地址:大同市靈丘縣上寨鎮劉莊村劉莊“三一”慘案紀念地,占地面積約1125m2。1943年3月1日凌晨,駐上北泉據點的日偽軍80余人,突然將劉莊村包圍,強行將村民驅趕進劉檀院的東、西房,然后把門堵死,四周堆積柴草,澆上汽油點火焚燒。大部分群眾被活活燒死,民兵劉貴全及部分沖出的群眾也被敵人架起的機-打死。1946年5月9日劉莊群眾將死難者遺骨合葬于村西,并建紀念碑樓,內立石碑一通,記載當年慘案發生經過和死難者姓名。1971年村民與駐軍重修碑樓,并在碑樓南側新建紀念亭一座,內立漢白玉復制碑一通。“三•一”慘案殉難者達243人,是日軍侵略罪行的鐵證。三一慘案遺址見證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種種罪行,此遺址是其屠殺無辜中國人民的鐵證,三一……[詳細]
  八路軍359旅旅部石礬舊址位于大同市靈丘縣上寨鎮石礬村,年代為193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八路軍359旅旅部石礬舊址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法華寺塔(第五批省保)時代:明地址:大同市城區塔寺街37號法華寺塔坐東朝西,據清道光十年(1830)《大同縣志》記載:“明時建久廢,磚塔存。”可知法華寺始建于明代,因年久失修,寺院殿宇毀壞,唯存法華寺塔。法華寺塔為覆缽式白塔,由基座、塔身、塔頂組成,塔的體量較小。塔建在一處六角平臺之上,塔座為兩層束腰八角須彌座,其上為覆缽式的塔身,塔身比較高瘦,下部細、中部粗,形若瓶腰,在塔身四面開辟焰光門以供佛像,每個焰光門的上部及兩側有琉璃質的神像三尊,其上為“十三天”,用黃、綠、紫三色圓形琉璃收檐,共有八層的相輪,其上為累迭天盤、地盤,冠以銅質鎏金的仰蓮、寶珠頂。塔身秀氣,更接近于瓶狀,四面開焰光門,塔身逐漸減瘦,相輪上下直徑逐漸減小,為典型的明代塔特征。法華寺塔形式優美,建筑工藝精巧,為典型的明代建……[詳細]
  城新城隍廟位于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城新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城新城隍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澗西古民居位于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澗西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澗西古民居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店關帝廟位于大同市云岡區西韓嶺鄉高店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高店關帝廟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現有圍墻為界。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片片 | 日韩欧美国产专区v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