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尹氏宗祠位于淮南史院鄉南3公里,史院鄉尹祠村楊家祠堂莊西150米尹氏宗祠小學院內北側。尹氏宗祠是一處始建于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合淮公路可達。尹氏宗祠由尹氏宗族集資興建,屬祭祖祠堂,為磚木結構,另存道光三年石碑三座。該祠坐北朝南,布局規整,分前、中、后三殿。東西走向,五開間,正南向,前殿中為0-,上層朝北為戲臺,門上方置尹氏宗祠匾額。中后兩殿為重梁起架,磚砌封火山,兩側有走廊相通。全祠雕工細膩,施金繪彩。部分雕刻圖案在文革-中被破壞。現尹氏宗祠建筑主要木構件尚存,損朽較重,其院落鋪地為原狀,保存較好,其院墻、屋頂等為后人所修(20世紀90年……[詳細] |
![]() | 魏家古堆遺址位于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區史院鄉龐崗村魏郢村名組。該遺址為不規則臺地,高出地表3.6米,面積近2萬平方米,現遺址為農田。地表有早期陶殘片,主要為夾砂紅陶、泥質紅陶、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另有少量雷紋印紋陶;此外,還發現有少量漢代磚石瓦殘片。遺址西側因早年取土形成斷面,距臺地表面下1.6米處有螺殼密集層。從遺址上采集到的陶器標本和動物骨骼來看,該遺址具有典型的淮河流域早期文化特征。遺址保存較為完整,地表遺存豐富,文化層自新石器時代可至商周、漢代。對于研究淮河中下游地區史前及先秦時期淮河流域遺址分布及淮夷文化內涵、特質、文明發展進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詳細] |
![]() | 大孤堆位于淮南市曹庵鎮孤堆村境內國道206與省道S102交口南側路旁。大孤堆古墓葬為一不規則形土堆,高出地表6米,顯得十分高大。頂部較平,長35米,寬30米;底部東西近70米,南北約50米,總面積約3500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地西北為古壽春城,是春秋蔡國、戰國楚國和漢淮南國的京畿要地,較為集中分布有春秋戰國及漢代時期墓葬。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武王墩、黃泥孤堆及李三孤堆呈有序排列分布,封土高,規模大,推測應為重要的貴族墓葬。為研究淮南地區春秋戰國至漢代時期的區域政治、文化和喪葬制度都有較高的價值。……[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