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濰坊市 > 濰城區旅游

濰城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萬印樓在陳介祺故居內。陳介祺故居位于濰城區城關街道增福堂街東首以北、芙蓉街北首西側,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清代著名金石學家陳介祺居濰時舊宅規模占地約1萬平方米,現僅存東樓及南北兩座大廳。東樓即聞名海內外的萬印樓,是陳介祺收藏文物和研讀著錄之用房,因藏有夏、商、周三代及秦漢古印7000余方,故其樓被命名為“萬印樓”。因藏有商、周古鐘11件,故取其整數將其書齋命名為“十鐘山房”。萬印樓為兩層,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磚木結構,上下各5楹,坐東朝西,底層明間辟門,上層洞開圓窗。萬印樓內儲藏過商周青銅器248件,秦漢銅器98件,以及秦漢刻石、各種古錢、陶、瓷、磚瓦、碑碣、造像、古籍、書畫等精品達……[詳細]
  城隍廟位于濰城區城關街道城隍廟街北側。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縣祝茂、縣丞張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縣鄭板橋又倡捐大修,并于廟前添建戲樓一座。廟設正殿、寢宮、兩穿(側)廊、兩廡、過廳等。正殿內有城隍爺泥塑,懸鄭板橋書“惟德是輔”大匾。正殿后是寢宮,有城隍爺木雕像,廂房內塑城隍奶奶臥像。正殿前為過廳和甬道,另有東西兩穿廊及兩廡,兩廡內有傳說中的十殿閻羅王等塑像。院內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煙行經記》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廟》碑,碑文皆為鄭板橋書。城隍廟門前,東西各有中軍亭(樓),亭外跨街有兩座木牌坊(又稱牌樓),上……[詳細]
  郭味蕖故居“疏園”位于濰城區城關街道東風西街與向陽路交叉口以西街南。1992年4月,濰城區政府在此按舊日風貌建成郭味蕖故居陳列館。“疏園”占地面積近800平方米,南北兩處院落、瓦房17間。北院正中立有郭味蕖半身銅像,正房懸掛齊白石篆書“知魚堂”匾額,西側有郭味蕖所建“愛竹茅堂”畫室,院內臘梅、丁香為其親手所植。南院西側有荷塘,池邊紫荊、迎春、百合等繁花似錦。南屋5間常年展出郭味蕖數十幅代表作,東屋陳列著國內外書畫名家饋贈的數十幅書畫精品。2006年12月,郭味藻故居“疏園”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郭味蕖(1908~1971)名忻,以字行。濰縣(今濰城區)城里人。著名國畫家、美術理論家、美……[詳細]
  濰縣侵華日軍憲兵隊原駐地位于濰坊市濰城區城關街道,年代為1938年。2015年6月23日,濰縣侵華日軍憲兵隊原駐地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松園子街民居位于濰坊市濰城區城關街道,年代為清。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濰縣城墻位于濰坊市濰城區城關街道,年代為隋至民國。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濰縣城墻初為土墻。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知縣邢國璽外包以磚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濰縣城墻重修。濰縣古城有城里、東關兩座,中隔白浪河,五橋相連通。城里似龜形,中高周低,城墻高大厚實,雄偉壯觀。為歷代州、府、縣治所。土創于漢,明砌石重修。城門有四:東曰朝陽,西曰迎恩,南曰安定,北曰望海。東關稱東關塢,亦稱東關圍子。明建八閣:曰三官、鎮武、關帝、觀音、凌云、綠瓦、王母、玉皇。以閣代塢。清于八閣-又建城墻。據《濰縣志稿》記載,東關城塢,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創建,同治五年(1……[詳細]
  范企奭大院位于濰坊市濰城區望留鎮,年代為中華民國。2015年6月23日,范企奭大院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