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禹王臺(古吹臺)AA ![]() 禹王臺,位于開封城東南大約3里,是一處殿堂樓閣,樹木蔥蘢,假山水榭,花香鳥鳴,環境幽靜,風景美麗的園林。禹王臺在先秦時代是一座十分寬闊高大的土臺子。春秋時期,晉國有一位雙眼失明的大音樂家,名叫師曠,他是晉平公的一個樂官,據傳他曾在這個臺子上吹奏過樂器,因而古人就把這個臺子命名為吹臺。戰國時期,魏國建都大梁,梁惠王對吹臺進行修筑。公元前225年,秦攻魏,使這處高臺曲池的絕好勝地,毀于水患。吹臺在晉代曾整修為二層,臺的左側有方圓15里的牧澤,俗稱蒲關澤。南北朝時,北魏酈道元曾來開封,他在《水經注》中說:梁王增筑以為吹臺,城隍夷滅,略存故跡,今層臺孤立于牧澤之右也,其臺方一百許步。……晉世喪亂,乞活……[詳細] |
![]() | 開封紀念塔又名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坐落在開封市中山路南段,開封火車站西北方向350米處。此塔高二十余米為六棱石砌建筑,分上中下三層,下寬上窄,下層直徑約二米有余,塔外形頗似一個碩大的殺手锏直刺云天,塔前立有一人高的石碑,上 書“陣亡將士紀念碑,開封市重點文物”等字樣,塔后則另立一塊同規格的前些年的修繕記事碑。塔上層高約十五米左右,其六面應有碑文的,但卻被白灰覆蓋,中下層各面為嵌入的青石碑刻,但可見有明顯的改刻痕跡,原碑文被鑿去,以新刻文字取而代之卻又未添墨描繪,再則工匠水平低下,不是按常規的把石板磨平再刻,即舊痕未平又撰新字,而使人難以辨認,經細心揣測,方記下如下碑文,中層為:愛科學,愛……[詳細] |
![]() | 夏理遜墓位于開封市禹王臺區烈士陵園內。1947年1月10日凌晨3時許,偉大的國際和平戰士、中國人民的忠實朋友、加拿大人民的優秀兒子夏理遜停止了呼吸,時年59歲。1月12日,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為紀念夏理遜大夫,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并在會上宣布將邯鄲國際和平醫院命名為夏理遜國際和平醫院。1月16日,夏理遜大夫的遺體運回開封,安葬在醫院前街的一所學校花園里。2月7日,夏理遜大夫的生前友好和解放區救濟總會,中國福利基金會在上海新亞飯店舉行追悼會,宋慶齡含悲出席。1987年12月20日,中國福利會、河南省人民政府、開封市人民政府,在開封市烈士陵園內為夏理遜大夫重新建墓立碑,將其遺骨移到烈士陵園內。“夏理遜……[詳細] |
![]() | 柯萊恩住宅樓時代:1920年地址:開封市禹王臺區五福路開封市腫瘤醫院院內,有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人稱柯家樓。如果不是有人引領,很難找到這座人文建筑。這座西洋風格的樓房被現代建筑所包圍,格外顯眼。雖然歷經歲月風霜,依然屹立在那里。柯家樓坐西向東,為西式三層磚木結構樓房,有地下室和大小房間30余間,分住室、客廳等,設施齊備,設計合理,布局嚴謹,建筑面積357.02平方米。柯萊恩宅至今保存完好,為第五批開封市文物保護單位。柯家樓最初的主人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柯家樓作為開封近代歷史遺址,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印象并未磨滅,當人們路過那里時,往往會說這里曾經住過柯萊恩,曾是一個盛開鮮花的私人宅院,還會談及曾經……[詳細] |
![]() | 河南辛亥十一革命烈士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在開封市區東南隅禹王臺公園內。墓坐北朝南,呈八角形,冢高5米,直徑5.7米,墓壁四周鑲巨石。墓前設有墓碑。墓周嵌題詞及烈士傳略石刻16方。占地0.5公頃。1911年10月辛亥革命起義后,河南同盟會會員公推張鐘端為河南起義軍總司令,在省會開封組織起義,因0細告密,400多名起義者被捕。同年12月24日,張鐘端、王天杰、張照發、劉鳳樓、丹鵬晏、徐振泉、張得成、李干公、王夢蘭、李鴻緒、崔德聚等11人,分別就義于開封西郊和南關。1934年,河南省政府將11位烈士遺骨合葬于南關鐵路北側。1981年遷入禹王臺公園內。……[詳細] |
![]() | 河南郵務管理局舊址(南關郵政大樓)時代:1921年地址:開封市禹王臺區中山路南段……[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