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石家莊市旅游

石家莊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金河寺大殿
  金河寺大殿位于鹿泉市銅冶鎮永壁小學,為明古建筑。曾經的金河寺規模不小,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東西配殿、寮房等,為一組建筑群。但到上世紀70年代后期,只剩下一座大雄寶殿。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金河寺大殿。其面闊三間、進深三間,貌似正方形,實為東西略長的長方形。其屋頂給人印象深刻:一脊四坡,廡殿式,鋪黃、綠琉璃瓦。按古建筑形制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是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金河寺大殿采用了最高級的廡殿頂,這種屋頂只有皇宮和大型廟宇才能用。由此可見其建筑規格很高,金河寺在古代應該是相當有名。2001年2月7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萬坡頂遺址
  萬坡頂遺址位于贊皇縣城西側高地上,當地人俗稱“萬坡頂”。該遺址平面近似長方形,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5米,面積約615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情況復雜,厚約3米,未經正式發掘。遺址地勢高度由北偏東部向三面遞減,東部破壞較為嚴重,有一條寬6米的道路穿過遺址,其他部分保存良好。近年來,遺址內曾出土石斧3件,穿孔石刀2件,石鏃2件,石鐮1件,殘石刀片8件,出土陶器多為泥質灰陶,陶片紋飾有繩紋、籃紋、劃紋、曲折紋、方格紋等。經專家認定,該遺址為—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深澤真武廟
  深澤城原只有東、南、西三門。北面無門。時嘉靖年間,大同人李承式做深澤令,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北城墻中部構筑土臺,凡數月而成,因其位于城之北,又可登高觀北極,準東西,故稱此臺為北極臺。臺高四丈余,臺基圍50余丈。此臺建成,為深澤至高點,撿拾拎衣登臺者絡繹不絕,憑高遠望,田疇遼闊,村落參差,四方萬景無不在目。土臺修成,又在臺上構木為閣,建真武廟(真武者,相傳為北方之神,能真正越海飛空,威鎮北國)。其廟朱梁綠瓦,檐牙高啄,使臺上頓然生輝。臺下又鑿池引泉,環植楊柳,使之成為一邑勝景。鄉中父老稱北極臺系一邑之文明,關一縣這科舉。……[詳細]
許家郭漢墓
  許家郭漢墓,原稱“廉頗墓”,位于趙縣楊家郭村東,許家郭村北200米處。墓丘高達7.5米,南北長達60米,東西寬5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墓表封土部分完好,侵蝕破壞不大。墓丘南坡遺存二殘石龜跌座,傳說系明、清縣吏為“廉頗墓”所立碑石,但碑失無存。經古墓出土的文物看,屬西漢陪葬品,所以“廉頗墓”顯系訛傳。后鑒定它是一西漢大型古墓,墓主人可能是一位相當有身份的武職官員。該墓高大,占地寬廣,雖曾被盜,但仍具有相當的歷史、藝術及文物價值。1993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莊漢墓
  高莊漢墓位于新城鄉(現已合并到城關鎮)高莊村西鳳凰山下。鳳凰山是太行山東盡頭的一座孤立的小山丘,海拔高度不到200米。漢墓位于小山的東坡腳下,也就是說,它背靠鳳凰山,面向廣闊的平原。鹿泉古稱石邑。《史記·趙世家》記載:趙伐中山取石邑,又屬趙國。秦時設郡,石邑屬巨鹿郡管轄。西漢時石邑又歸常山郡管轄,漢中期,石邑曾劃歸漢景帝所封常山王劉舜的常山國所有。高莊漢墓由南北并列的兩個相連大墓組成,俗稱靈臺。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井陘舊城遺址
  井陘舊城遺址位于井陘縣西南、娘子關東約30公里處。東、南、西三面臨綿河,北依土山,有“簸箕城”之稱。唐代設天長鎮,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移井陘縣治于此。明初,據載縣城周三里二十步,高三文五。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城被河水沖壞,后以石砌南城。隆慶六年(1572年)大雨,雉堞崩毀,改砌石城,并在南門處設甕城。后多次維修。現除城樓外,保存尚完整。有文廟、城隍廟、顯圣寺、皆山書院等。東門外有清筑東關大橋跨于綿河。東南角外突出一段,有一門,稱“小南門”,乃為防備湍急水流而設。……[詳細]
行唐縣上南莊烈士陵園
  行唐縣上南莊烈士陵園位于行唐縣九口子鄉上南莊村北,占地面積30畝。1945年5月1日,由冀晉軍區、冀晉第四軍分區、三十團、中共行唐縣委、縣政府、行唐支隊修建。陵園內有革命烈士紀念館、抗日烈士紀念塔、烈士林、烈士墓區、江真烈士墓碑等組成。陵園內安葬烈士228名。2009年新建行唐縣革命烈士紀念墻,鐫刻著2808名烈士名字,供人們瞻仰憑吊紀念。2015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軍區命名為“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2001年2月7日,行唐縣抗日烈士紀念塔被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欒城文廟大成殿
  文廟大成殿位于縣城內,原縣委機關大院內。該建筑為一層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古建筑,長20.05米,寬9.3米,臺前有一大月臺,臺前有精致蟠龍丹陛踏步。文廟建于元大德三年,明清均有修繕,建筑井然有序,古柏森然,令人心曠神怡。文廟大成殿,經市文物局批準于2000年11月落架重修,成為旅游新景。文廟大成殿于1999年3月,被縣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被石家莊市文物局批準為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申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待批準。……[詳細]
各子墓群
  各子漢墓群位于河北省趙縣東北部各子村一帶,墓群以各子村北為中心,分布在西北至東南長約8公里、寬約5公里的區域內,包括各子村、宋城村、大馬村等村莊。據有關資料記載,各子古墓群封土高大,多為多室磚墓,結合墓群出土器物分析,各子墓群的主人當是漢代,傳說為宋子侯(許姓)及其家族墓。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漢墓群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文物普查表明有古墓43座,現存36座,其中25座己受到人為破壞。從破壞的古墓看,多屬東漢時期。……[詳細]
50、清明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明橋
  清明橋座落于欒城縣竇嫗鎮南趙村與北趙村之間的交河故道上,為交河上建造年代比較久遠的一座規模較大的石拱橋,為蘇味道后裔上墳祭祖的必經之橋。全長44.2米,寬5.08米,橋欄雕刻古拙俊美,年代久遠,欄板已損,經修復已恢復原貌,可與趙州橋媲美。該文物于1999年3月,被縣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被石家莊市文物局批準為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申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待批準。現已建成清明公園。2000年2月向游人開放。……[詳細]
皆山書院
  在天長鎮城內中學門口,正是放學時間,一大群風華正貌的少年笑鬧著擁出門口,背后是朱漆大門、古色古香的皆山書院。皆山書院始建于1777年,雖歷經風雨,如今依然保存完好,磚木結構,青瓦屋頂,古樸美觀。有許多房間如今做了教師的辦公室和學生們的宿舍,依然可以居住。院中有1997年“皆山書院”220周年慶典時立的石碑。皆山書院是井陘縣的教育搖籃和文化發祥地,孕育了眾多的棟梁英才,海內外文化名人霍濟光、翟泰豐都曾是皆山弟子。……[詳細]
林山石窟
  林山石窟共有佛教石窟四個,其中一、二、三號位于西林山,俗稱千佛堂、萬佛堂;四號窟位于東林山,俗稱石佛堂。一、二號窟始鑿于宋代,三、四號窟始鑿于明代。其中一號窟有佛像135尊,二號尊925尊,三號窟1035尊,四號130尊。石窟雕像分圓雕和浮雕兩種。人物形象有的慈祥善良,有的兇惡丑陋;有的歡樂,有的悲哀;有的肥胖,有的枯瘦,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我國現存的珍貴古代雕刻藝術品之一。東林山石窟又名“石佛堂”,位于東林山山腰,開鑿于明代,寬3.6、進深3.35、高1.7米。洞頂雕鑿成瓦房式仿木結構,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四壁還雕有佛像130尊。西林山3處石窟又分別稱為“百佛堂”、“千佛堂”和“萬佛堂”。百佛堂位于山頂北部,寬3.45、進深2.85、高2.28米,正中有漢白玉佛像一尊,惜頭被盜走不存,……[詳細]
鐵行會館
  鹿泉在明末清初就聞名全國,地處山西、陜西與河北的交通要道。其中以鐵貨經營最為著名,當時實力雄厚的山西鐵器商人很多,他們共同出資在獲鹿修建會館,作為經商的山西人聚會、居住的場所,也是進行買賣的商務中心。鐵行會館始建于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整個會館面積1450平方米。鐵器商人在這里的活動一直延續到民國,大約二百余年。1915年后由于鐵路的修建,“旱碼頭”才逐步衰落。東會館坐落在鹿泉會館路西口路北,駐軍圍墻內...……[詳細]
趙佗先人墓
    位于石家莊市趙陵鋪鎮的趙佗先人墓原有72座墓冢,蔚為壯觀,“獲鹿八景”中,“煙樹蒼茫鎖趙陵”就形象地反映了昔日趙佗先人墓的景色。由于年代久遠,趙佗先人墓遭到嚴重毀壞,現僅存主墓一座。墓呈南北走向,長50米,寬7米,墓頂南北隆起,呈馬鞍狀,有清代墓碑一方,上書“西漢南粵王趙佗先人之墓”。1956年9月被列為石家莊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7月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彪村興隆寺
  彪村興隆寺位于河北省井陘縣彪村,始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現存金代建千佛塔及明、清建正殿,東、西廂房等。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懸山布瓦頂。東、西廂房均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懸山布瓦頂。 千佛塔為八角三層實心閣式磚塔,通高15米。石砌方形塔基(圍欄遮擋),塔身第一層南面辟劵門。據《中國文物地圖集》介紹;塔心室內存金代石雕坐像五尊,殘碑一通。1993年7月15日,彪村興隆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流村甄氏墓地
  南流村甄氏墓地位于無極縣南流鄉南流村,為北朝古墓葬。位于南流村的甄氏墓地占地也曾達20余畝,原有墳丘9個,后魏車騎將軍甄琛葬于該地。該墓地中現仍存有眾多地北魏時期石碑、石馬、文武官員、古代文物石刻等珍貴歷史文物。墓地中還曾出土墓志銘和文字磚等物品多件。1996年,縣鄉政府及甄氏族人投入資金50余萬元,重新整修了甄氏墓地,完善了各種園內設施。2001年2月7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7、升仙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升仙橋
  行唐縣升仙橋坐落在舊縣城西門外護城河上,始建于唐代。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重修,是一座并列砌筑的單孔弧敞肩石拱橋。長15.3米,寬6米,橋面到河底高4.7米,主拱劵用20道單劵并列砌筑,現存跨徑11.3米,中間高2.7米。主拱兩端各負小劵,用8道單劵砌筑,跨徑2.45米,拱矢0.5米。大劵和小劵的劵臉右石上均有雕刻。升仙橋與趙州安濟橋、永通橋結構基本相似,被譽為安濟橋的姊妹橋。現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井陘煤礦總辦大樓
  井陘煤礦總經理辦公大樓,簡稱總辦大樓,俗稱“西大樓”,位于城區井陘礦務局機關院內,現為井陘礦務局行政辦公樓,現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總辦大樓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占地面積896平方米。該樓坐西朝東,青石磚木結構,主體建筑南北長30米,東西寬15米,房間17間,建筑格局分上下兩層,全為木質樓梯、地板。大樓正門臺基為弧形八級臺階,高1.6米,兩側植有與同齡的紫藤樹,腰圍粗1.2米。……[詳細]
西洋仰韶文化遺址
  西洋仰韶文化遺址位于西洋村西約500米處,遺址南北長約120米,東西寬約100米,中間為一大土丘,高約10米。丘頂原有一廟,俗稱疙瘩廟,今已廢。僅存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興龍廟碑記》。從遺址地表看,內函欠富,未發現完整器物,僅從斷崖處發現仰韶時期繪有墨彩的紅陶片和商代的灰陶口沿及錐狀足等,從丘北田間發現戰國時期的灰陶片。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西洋仰韶文化遺址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樂文廟大成殿
  新樂文廟位于新樂市原承安鎮鎮中學校園內。始建于唐末,幾經興廢現有建筑乃永樂丙申歲(公元1416年)重建之遺物。 新樂文廟是明、清新樂縣(今河北省新樂市)的縣學文廟,位于舊縣治所在的承安鎮,在鎮中學校園內。文廟始建于唐代,現存大成殿及崇圣祠,均為明洪武年間所建。大成殿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設月臺,建筑有明代風格。殿后有崇圣祠三間,單檐懸山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 | 中文字幕人成不卡视频在线 |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