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馬古道是連接四川盆地和康藏地區的主要交通要道。境內起自大相嶺,經清溪、九襄、富林,涉流沙河,翻蘿卜崗至火廠壩,沿大渡河而上,在瀘定境內渡河至打箭爐(今康定),此路唐時稱“唐番路”。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清政府為鞏固國防,派兵西進,制止西藏上層人物與英國勾結的叛亂活動而設置軍臺驛道,改道飛越嶺,另開辟清溪道抄近數十公里的沈黎道。縣內起自清溪,經富莊、宜東、三交,翻山越嶺到瀘定而進入康定,經漢源境內77.5公里。舊時雅州境內所產邊茶,大部分由此道運銷康藏,故稱茶路。1950年,川康公路通車后,又轉為貿易小道,茶馬之盛雖成歷史,但飛越嶺途中道上被“拐子”馬蹄所踏出來的痕跡坑凼至今猶存。……[詳細] |
![]() | 清溪文廟(漢源縣)保護范圍:東、西以文廟院墻為界,北至文廟院墻外延10米;南至文廟萬仞宮墻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
![]() | 寨子園冶銅遺址(漢源縣)保護范圍:以子園浸水磄為中心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