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襄陽市旅游

襄陽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襄憲王墓位于谷城縣茨河鎮承恩寺村殿溝東北。襄憲王──朱瞻善,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孫,英宗朱祁鎮的叔父,坐鎮襄陽,成化十四年(1478年)病故。墓地面積約0·1平方公里。封土底徑約50米,殘高15米左右。墓前有神道遺跡,殘存御制龜碑1通。碑通高3.6米、寬1.1米、厚0.3米。碑文記載墓主生平。(第三批)……[詳細]
  閻家寨遺址位于南漳縣東鞏鎮上泉坪村雙河坪。清代山寨遺址,寨筑于嘉慶七年(1802)。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8米,東西寬約30米。寨墻條石壘砌,高約5~8米,寬約1.7米。設東西二個寨門,西門為兩層樓,門上 書“忠義寨”。寨內保存房屋50間。該寨是湖北省現存較完整的古山寨之一。(第五批)……[詳細]
  萬壽宮位于谷城縣盛康鎮前街,又名“江西會館”。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道光元年(1821)維修。坐西南朝東北,磚木結構,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積1385平方米。現存正殿和戲樓,建筑面積約360平方米。該建筑作為清代商人所建的行業會館,是研究當地商業貿易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第五批)……[詳細]
  晏山碉樓位于南漳縣板橋鎮晏山村。建于民國。是劉氏宅院的防御設施,地處宅院東北角,土木結構,干打壘法砌筑。平面正方形,邊長3.5米。高約12米,共五層,地下一層,地上四層,設有瞭望孔和射擊孔。整個建筑是一座集防御和安居為一體的民間私宅,是研究民國時期基層社會生活狀況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樊城城墻遺址位于襄樊市樊城老街區,明、清時期。現存定中門、屏襄門、柜子城。定中門是樊城的北城門之一,位于人民路西側,磚拱發券洞門;屏襄門俗稱鹿角門,位于東風路西側,也是樊城的北城門之一,為石拱城門洞;柜子城為樊城西面的一座子城,現僅存夯土所筑的城墻,殘高5米、寬20米、長40米。(第四批)……[詳細]
  余家灣墓位于棗陽市車河農場鎮孫畈村,東周時期墓葬。主要南冢和北冢組成,相距約30米。南冢現存封土高約4米,底徑南北長約40米,東西長約35米,黃褐色土質;北冢現存封土高約4米,底徑南北長約35米,東西長約30米,采集到夾砂灰陶、紅陶陶片。該墓規模較大,保存較好,具有較重要的學術價值。……[詳細]
  不二寨遺址位于襄樊市南漳縣巡檢鎮不二坪村。清代山寨遺址。全石構筑。依山勢呈東西向分布,長38.9米,寬19.1米,寨墻厚1~1.1米,殘高3~5米,設東西門,形式相同。寨內建筑沿寨墻而建,殘存房屋15間。該寨集防御、避亂、居住于一體,是研究清末社會生活狀況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太平街民居太平街位于老河口市市區。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民國時期擴建。東西向,長196米,寬6.6米,總占地面積約21400平方米。街道兩側共有店鋪38家。建筑多為一進三重,磚木結構,硬山布瓦頂,穿斗式構架。該街對于研究清末湖北地域商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尖角墓群位于谷城縣冷集鎮尖角村,東周時期墓群。鄰近贊陽城遺址,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2000米,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發現墓葬100多座,其中大型東周時期墓葬8座,封土堆高約25~50米,底徑20~50米。該墓群面積巨大,大型東周時期墓葬數量多,具有較重要的學術價值。……[詳細]
  鳳山墓群位于襄樊市南漳縣巡檢鎮鳳山村。清代家族墓地。墓冢四周有圍墻形成墓園,坐南朝北,建筑全系石構。以圍墻圍墓,前方后圓,中設門道。冢前立重檐廡殿式碑亭一座,碑體分內外二層,由兩側立石扣合,外層為護板,中開龕孔上鐫玉樓門三字,板面飾花卉圖案;內層刻碑文。(第五批)……[詳細]
  河口碉樓位于南漳縣板橋鎮河口村。建于民國。是李氏宅院的防御設施,地處宅院西南角,土木結構,干打壘法砌筑。平面正方形,邊長3.2米。高約10米,共四層,設有瞭望孔和射擊孔。整個建筑是一座集防御和安居為一體的民間私宅,是研究民國時期基層社會生活狀況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九龍山寨遺址位于南漳縣板橋鎮九龍觀村。清代山寨遺址。筑于清嘉慶二年(1797)。平面呈不規則的圓形,設內外兩道寨墻,外墻周長380米,殘高3~5米,內寨墻周長210米,殘高2~3米。寨內殘存石構房屋12間。記事碑數塊,是研究當地社會風俗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冢子崗遺址位于老河口市竹林橋鎮蘇家店村西北,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采集有石斧、鏟和陶片。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陶次之,有少量夾砂紅褐陶和泥質黑陶,紋飾有繩紋、弦紋、方格紋、刻劃紋、附加堆紋等,器形有鼎、豆、罐、缽、盆等。屬石家河文化。(第三批)……[詳細]
  長渠遺址東周遺址,位于南漳縣武安鎮至宜城市鄭集鎮,全長48公里,號稱百里長渠。最初由春秋中期楚國孫叔敖主持修建,后經歷代修治,沿用至今,為這一帶的農業生產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該遺址對于研究當時楚國的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水利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張家灣墓群位于南漳縣巡檢鎮不二坪村張家灣坎上。清代家族墓地,共兩座,一座為楊三洛夫妻墓,另一座為楊三書及妻、子墓,形制基本相同。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墓冢四周有圍墻形成墓園,建筑全系石構,冢前立重檐廡殿式碑亭。占地面積共約200平方米。(第五批)……[詳細]
  臥牛山寨(團山寺)位于南漳縣東鞏鎮東南14公里處,是湖北省荊山生態旅游區主景區之一。依山而建的古城墻全長7.5公里,全部由塊石壘砌而成,設有東、南、西、北四個重要關口,城墻高5米,寬3米,烽火臺、炮臺、防御工事掩體、點將臺、騎兵閱馬場(5000平方米)、步兵操練場(4400平方米)、小校場(1000平方米)等保存完好,共有石屋300余間,屬典型的三國古戰場遺跡,山寨中古石刻碑文上“關圣人收周倉處”字跡清晰可見。團山寺寺廟在明清時期,香火極為旺盛。相鄰的如珠寺曾吸引了日本法師在此-。(待開發景點)……[詳細]
  曹家樓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東周遺址,位于宜城市小河鎮詹營村,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2米左右。曾經發掘,發現房址、灰坑、墓葬等珍貴遺跡,獲得許多重要的出土文物。該遺址對于研究漢水中游地區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高價值。(第五批)……[詳細]
  湖廣北界碑位于襄陽縣黃渠河鎮北端。位于鄂豫交界處的黃渠河大橋南端,橋北岸為河南省。大理石質,圓首。通高1.98米,寬0.96米,厚0.155米。碑面正中鐫“湖廣北界”字徑0.37米見方,魏體,左下側落款“襄陽府南陵汪翼夔立”。(第三批)……[詳細]
  樊城山陜、黃州、小江西、中州會館位于襄樊市樊城老街區,清代。山陜會館現存有琉璃八字影壁、戲樓、鐘鼓樓、前殿、后殿等;黃州會館建筑結構為硬山式,現存三進院落;小江西會館為二層硬山式七進院落;中州會館現存有戲樓、后殿、廂房等建筑。(第四批)……[詳細]
  陳坡遺址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遺址,位于襄樊市襄陽區東津鎮陳坡村,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8米左右,包含物豐富,地面采集有陶片,曾經發掘過兩次,發現一批重要的墓葬。該遺址對于研究襄樊地區這一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很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思思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曰本片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特黄特色三级在线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