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慶陽市 > 合水縣旅游

合水縣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保全寺—張家溝門石窟位于合水縣太白鄉平定川西岸。保全寺石窟開鑿于長約40、高8米的崖壁上,坐西向東,共有窟龕25個,石雕造像153尊,以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及彌勒菩薩較多,并脅侍菩薩。佛像一般方頤豐面,著通肩大衣,結跏趺坐,半披肩大衣,淺陰刻平行衣紋,軀體粗獷健碩,體現太和改制以前的風格。3、4、5、6號龕較大,為平面呈方形或馬蹄形的穹窿頂龕,最大為4號窟,平面呈方形,高、寬、深各3米,正壁造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及彌勒菩薩,南北兩壁各造二佛、門口侍立二菩薩,其余為圓拱形淺龕。張家溝門石窟分布在長約12、高3米的紅砂巖崖壁上,共有窟龕8個,平面為呈半圓形的圓拱形淺龕。石雕造像31身,每龕雕一佛二菩薩……[詳細]
  蓮花寺石窟位于平定川口葫蘆河北岸,石窟開鑿在向南延伸的一段紅砂石崖面上,為一摩崖大龕,長19米,高6.4米。大龕內依山勢而開小龕,崖面雕佛像,龕室相連,追像密集,布局巧妙,工藝高超,令人折服。石窟內現存唐、宋時代所開龕18個,其中1號龕為自然形龕。據銘文記載,此龕同巨幅五百羅漢雕像均為惠文一家所做的功德,刻于宋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 內容為“三教諸佛”。龕內并列三佛及兩肋侍。佛結跏跌坐居于正中,佛兩側各有一漢裝袍人物雙手執笏,亦結跏跌坐,應是孔子和老子。這種儒、釋、道同居一堂的造像,反映了當時社會三教同流的傾向。蓮花寺石窟保存了初唐到宋中葉的石刻造像,要使每身造像各具神態,又要布局統一,……[詳細]
  太白起義舊址位于慶陽市合水縣,由李緒增酒坊、黃家砭戰斗舊址組成。李緒增酒坊位于太白鎮東南的后山半腰臺地,占地面積1101平方米,現存靠崖式土窯洞5孔。黃家砭戰斗舊址位于太白鎮太白村東關,占地面積1512平方米,現存靠崖式土窯洞3孔。1930年10月1日,劉志丹、楊樹榮(原名姜兆瑩)等以商借糧草為名,在與敵“聯歡”交談中乘其不備,將二十四營營長黃毓麟、副營長王鳳珠擊斃,繳獲該營第一連全部-彈藥,并擊潰第二連。劉志丹召集群眾大會,歷數黃毓麟、王鳳珠及第二十四營之罪惡。會后,部隊在向林錦廟轉移途中,又俘獲該營第三連連長馬建有,將三連槍支和馬匹全部繳獲。史稱“太白起義”(亦稱“太白收槍”或“太白奪槍”……[詳細]
  包家寨會議舊址位于慶陽市合水縣蒿咀鋪鄉張舉源村,坐北朝南,院落東西長約42米,南北寬約16米,占地面積約670平方米,現存窯洞7孔。193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陜甘邊特委和紅軍臨時總指揮部在此召開了聯席會議。會議作出撤銷陜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恢復紅二十六軍,建立四十二師;開辟以南梁為中心的陜甘邊革命根據地;建立陜北、隴東、關中3路游擊區等重大決策,并決定建立慶陽、合水、延安、安寨4支游擊隊。包家寨會議確定了陜甘邊地區革命斗爭的戰略重點和根據地發展的基本格局,成為陜甘邊區革命斗爭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在西北革命史上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毛澤東后來十分贊賞地說,劉志丹創建的根據地,用了“狡兔三窟”……[詳細]
  九站遺址位于合水縣蒿嘴鋪鄉九站(后九站)村。屬寺洼文化。面積約10萬平方米,分遺址區和墓葬區。遺址區破壞較嚴重,文化層厚0.5--1.6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和居址,地表散布大量夾砂和泥質紅、灰陶片。1984年發掘遺址75平方米,并發掘80多座豎穴土坑墓,出土陶器、銅器、石器、骨器等700余件。陶器主要有鬲、豆、缽、壺、簋、馬鞍口雙耳罐及深腹罐等,多為夾粗砂素面陶,質地松散。器表多呈土黃色或褐色,火候偏低且不均勻。另出有戈、釧、刀、劍等青銅器。斧、錛、刀、紡輪等石器。骨器有錐等。該遺址對研究寺洼文化的內涵有重要價值。……[詳細]
  位于合水縣老城鎮五里坡村南2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30米。地表散見夾砂、泥質紅、灰陶片及彩陶片。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變體魚紋泥質紅陶缽、卷沿盆等器物殘片;寺洼文化夾砂灰陶單耳罐、夾砂紅褐陶馬鞍形口雙耳罐等器物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仰韶文化和青銅時代文化的發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東關遺址位于合水縣太白鄉東100米。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面積約8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5米。采集有彩陶盆、缽,泥質紅陶盆、罐、缽、重唇口尖底瓶、夾砂紅陶繩紋罐等器物殘片。彩陶施-,紋樣有寬帶紋、變形魚紋、變形葉紋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仰韶文化的發展有重要價值。……[詳細]
  安定寺石窟位于慶陽市合水縣太白鎮蓮花寺行政村龍王溝溝內,為前廊后室結構。前廊為長方形平頂,前部立有兩個方形廊柱,廊柱為四方塔形,柱身四面雕刻造像。門道右壁上部刻“金大定戊戌十八年(1178年)八月初三日”開窟題記。中心設方形佛壇。后室正壁及左、右壁高浮雕羅漢、佛、菩薩等造像。……[詳細]
  卜家崾峴遺址位于合水縣店子鄉卜家峴村西南50米。面積約4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3米。采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泥質紅陶缽、盆等;齊家文化夾砂紅陶敞口單耳罐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廟底溝類型與齊家文化的分布和文化內涵有重要價值。……[詳細]
  瓦崗川遺址位于合水縣板橋鄉柳溝行政村柳溝自然村309國道南側瓦崗川口臺地一帶。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5米。采集有-葉紋彩陶罐、盆,魚紋彩陶缽、泥質紅陶杯口尖底瓶及夾砂紅陶繩紋罐等器物殘片。……[詳細]
  程家川遺址位于合水縣吉峴鄉程家川村西北。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面積約11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5米。采集有黑彩變體魚紋泥質紅陶缽、重唇口尖底瓶,夾砂紅陶繩紋罐等器物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與內涵有重要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一级精品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一级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日本综合精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