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旅游

陜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銅川藥王山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銅川藥王山
  藥王山位于陜西銅川市南市區東3公里,南距古城西安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均70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黃帝陵90公里,西銅高速、210國道、咸銅鐵路、梅七鐵路從山下通過,交通十分便捷。我國隋唐時期偉大的醫藥學家、養生學家孫思邈晚年歸隱在與家鄉毗鄰的五臺山、后世尊他為“藥王”,北五臺山便改稱為藥王山。山上五峰互拱,古柏蒼翠,殿宇軒昂,碑石林立,風景優美,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孫思邈,唐京兆華原(今陜西銅川市耀州區)人,享年141歲。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鉆研百家學說,重視養生長壽,所編撰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堪稱中國醫藥學家的臨床實用百科全書,對國內外醫藥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古今醫藥學界的千秋典范、萬世楷模。藥王山……[詳細]
2、鳳翔東湖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翔東湖
  鳳翔東湖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縣城東關。是我國宋代大文學家蘇軾任鳳翔簽書判官時修建,已經有近千年歷史,集古代建筑精華于一處,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歷史性園林。因蘇軾之緣,與杭州西湖并稱“姊妹湖”。東湖占地近20萬平方米,其中水面8萬平方米,形成內、外湖。湖內亭、臺、樓、閣、橋、堂、軒、榭等古建筑別具一格、精巧雅致;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蓮池碧翠、水光瀲滟,宛若人間仙境。湖兩岸柳樹成蔭、松柏常青、鮮花點綴,自然風光十分獨特。東湖集歷史、文物、科學、藝術、風景、旅游于一體,堪稱我國北方古典園林的優秀代表,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景區地址:寶雞市鳳翔縣城東關電話:0917-7212948……[詳細]
3、鎮北臺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北臺
  俗有“東有山海關,西有嘉峪關,中有鎮北臺”、“鎮北臺連著八達嶺”之說,鎮北臺被譽為長城第一臺,位于榆林城北4.5公里處的紅山之上。鎮北臺,為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綏鎮巡撫涂宗浚為保護設在附近長城邊上蒙漢互市的紅山市,在紅山之頂修筑成明長城上最大的軍事瞭望臺,號稱長城第一臺,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鎮北臺建筑呈正方梯形,為疊4層逐層遞縮而成,總高度為28.5米,方正整齊,雄偉壯觀,登臺頂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覽無遺,盡收眼底。第一層臺基座,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長64米,周長320米,進深12米。內墻高5.5米,外墑高10米,上設垛口,東墻南側置城門,東南內側置磚鋪馬道,南墻與長城相連;第二層高16.6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二層南臺墻中開設券洞,內磚石踏步直通……[詳細]
哭泉旱作梯田
  宜君旱作梯田景區位于宜君縣哭泉鎮,規劃面積約20505畝,在全縣“全域旅游、全景宜君”戰略的引領下,圍繞旱作梯田大地景觀,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業精神文化挖掘為支撐點、以打造一流的員工團隊為發力點、以吸引特色商戶豐富景區節點為關鍵點、以組織特色民俗文化演藝活動為結合點、以餐飲住宿服務提質升級為切入點、以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為著眼點,著力打造集農業觀光、攝影采風、休閑養生、民宿體驗、度假購物為一體的美麗田園風景區,形成以“觀光農業、攝影采風、休閑養生、度假購物、民俗體驗”為特色的三產融合發展格局,全力打造西北知名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在農耕文化繁榮的年代,宜君旱作梯田即成雛形,它是鑲嵌在黃土高原上農耕文明的“活化石”,蘊涵著先民們不屈不撓、改造自然的無畏精神。在戰天斗地的50年代,黨和政府號召……[詳細]
西安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約50公里,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該寺約創建于東晉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這里東臨淄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佛教著名古剎,也是三論宗祖亭。現存草堂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秦國逍遙園內一部分。后秦國王姚與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請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住逍遙園西明閣翻譯佛典,后在圓內建草堂寺,供羅什居住。由于鳩摩羅什譯經場以草薦蓋頂,故得名為“草堂寺”。鳩摩羅什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翻譯經律論撰94部、425卷,被成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三部論典為依據,創立了三論宗,尊鳩摩羅什為始祖。草堂寺作為鳩摩羅什的譯經道場,因而成為三……[詳細]
姜太公釣魚臺
  中國釣魚始祖之鄉——姜太公釣魚臺位于寶雞市陳倉區天王鎮境內,南依秦嶺,北望渭水,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寶雞市30公里。二級旅游專線與西寶高速公路、西寶南線相連,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內人文古跡聞名海內外,名貫古今的“姜子牙釣魚、周文王訪賢”的歷史典故就發生在這里。漢代立祠,興盛唐時的殿堂祠廟隨山就勢,氣勢宏偉;巨大如丘的“釣磺靈磯”石,跪痕猶存、被稱為中國第一釣臺的姜子牙“跪石”及粗需三人合抱的四棵“唐柏”更為這內涵深厚的人文古跡錦上添花,給人以知識的熏陶和歷史的感悟。釣魚臺景區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爭輝。區內峰巒疊嶂,飛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為毯,森林茂密,紅葉盡染。尤為獨特的是綿延10余公里的?溪峽谷,奇石云集,碧潭相連,小橋幽徑,棧道懸空,竹林蔥郁,瀑布如練,鳥……[詳細]
澄城縣城隍廟
  澄城縣城隍廟位于縣城西門口,最早建于唐德宗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現存城隍廟為明代嘉靖二十八年所建,有樓三座,一主樓二側樓,共立于高臺之上,均為梁柱式木結構建筑。中間主樓高17米,用32根柱子架梁疊木而成,其中10根為通天柱,內頂為八卦藻井,繪飾“火焰寶珠”圖案,重檐三滴水歇山頂,面寬五間,有平座攔桿,樓內下有樓梯,上有空中回廊,登樓可觀四方。東西兩側各有十字歇山頂方形樓一座,各用16根柱子構建立體,比主樓矮小,秀麗精巧,如翼凌空。三座樓頂均施碧琉璃瓦,飛檐下有斗拱,各樓回挑角有鍵鈴。看起來雖然陳舊灰暗,但不失精美漂亮,只是周遭環境和這三座樓及不協調。城隍廟神樓,又稱樂樓,因廟前舊有神樓兩座,俗稱鐘鼓樓。鐘鼓乃古代樂器,古時候每當初一、十五或過廟會時,人們就要擊鼓敲鐘奏縣樂,祭祀敬神,后人……[詳細]
華陰關帝廟
  華陰關帝廟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后經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年間多次籌資修葺,至民國時形成規模,歷來受當地百姓愛戴。它的格局以山門、忠義牌坊、東西配殿、正殿、東西偏殿、后殿幾大部分組成,工藝精巧、構筑獨特,顯示著自己的卓爾不凡。走到山門前,關帝廟匾額很是醒目,立柱書有于右任所題的“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楹聯一副。順著臺階下來,就是忠義牌坊,旁邊有兩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守護著。忠義牌坊兩側是東西配殿,里邊陳列著關羽的生平圖。到了正殿,不由得腳步聲都變輕了,連呼吸也放慢了,殿內塑有關羽的正身坐像,左側是關公義子關平執印站像,右側是大將軍周倉持刀站像。正殿東西墻壁繪有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攻占襄陽郡、白馬解圍、華容道義釋曹操、單刀赴會、千里走單騎、斬顏良誅文丑等故事。東西偏殿、后……[詳細]
高家堡古長城遺址
  高家堡為長城要塞,歷代均為軍事戰略重地,又是漢與匈奴蠻夷交錯占領之地,邊塞修筑長城也甚為復雜,經史學家考察有下列長城。高家堡城北墩梁烽火臺,園形墩一座,旁開洞口,內環通道,豎階坑道,直達墩頂,環墩十米,側外墩塹四合,他與明長城不是一線。三里墩,五里墩均系秦長城,奧莊墩臺、牛莊則墩臺、牛沙焉墩臺、七里廟墩臺、屈家寨則墩臺、李家洞墩臺、崔家峁墩臺均明長城遺址。秦長城:據史念海教授考證,秦昭襄王時所筑長城確從縣境穿過。一九八六年省考古研究所戴應新專家實地考勤,得其路線為,從內蒙準格爾旗的十二連城起至新廟入神木境,經勃牛川與-河西山梁沿河南向穿特麻地溝哈拉寨、楊旺塔、盧鹼抵下石拉溝之勃牛川與-河匯處中斷,躍-河而攀寨峁山,跨考考烏素河,上陳家溝岔峁,過水磨河與明長城交頸搭背,時合時分,蜿蜒南下,翻二……[詳細]
五丈原諸葛亮廟
  五丈原風景名勝區位于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后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于世。歷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題詞立碑,建祠修廟,憑吊千古,這里流下許多珍貴的古文化、古遺跡,特別是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廟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景觀薈萃。諸葛亮廟始建于唐代,廟宇坐南朝北,聳峙原頭,雄偉壯觀,進入金碧輝煌的山門,依次是高大的獻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獸,千姿百態,墻壁彩繪,絢麗奪目。獻殿兩側的墻壁上,鑲嵌著岳飛手書的前、后《出師表》碑刻,由40塊二尺見方的青石連綴而成,表文語出肺腑,文筆出眾;筆法奔放蒼勁,流利酣暢;鐫技高超,形同真跡,人稱“三決”碑。后院是柏林竹園,草坪花壇,四季如春,清爽潔凈,諸葛亮衣冠冢幽……[詳細]
11、西安廣仁寺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廣仁寺
  廣仁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墻內西北角,又名喇嘛寺,是陜西省唯一藏傳佛教格魯派(又稱黃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康熙1703年巡視西陲,為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多民族國家政權統一,御批在西北重鎮西安創建了廣仁寺。廣仁寺占地20多畝,整體建筑布局較為獨特,形似一條臥龍,在寺院建筑中極為少見。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影壁、御碑亭、天王殿、東西配殿、主殿、千佛殿、藏經閣、齋堂、寮房,共計300余間。廣仁寺見證了社會歷史發展狀況,對于當時社會的民風民俗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廣仁寺于1983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廣仁寺是陜西現存惟一的藏密黃教寺院,在此寺可欣賞藏傳佛教的建筑風格、布局特點和雕塑藝術,并可領略到藏密黃教寺院獨特的氣氛。必看景點:康熙御碑、大殿、“乾隆蘭花缸”、藏……[詳細]
12、大唐秦王陵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位于寶雞市北原上的陵原村,是唐末秦王李茂貞及夫人劉氏的合葬陵,占地約200畝。唐末,秦王李茂貞派鳳翔宮內工部尚書屬下將作監統管陵園的營造,親自監工,經大半年的籌備,于907年秋正式開工,因戰事不斷,建建停停,延至920年夏日完成,924年,李茂貞死后葬此。大唐秦王陵由山門、神道、獻殿、祀殿、兩座地宮組成。在150米長的神道上,陳列著按皇帝生前出行宮廷儀仗形式雕刻的唐代石雕15組34尊。在兩座分別長為120米、80米的地宮中,有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國唯一的磚雕飛檐古建端樓,做工精細,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磚砌墻并券的八邊形穹窿頂;墓道兩側有栩栩如生的18幅樂伎圖;有唐代珍貴的胡人樂俑;有精美的磚雕“十二生肖圖”、“八人抬轎圖”、“二人抬轎”、“漢人牽馬圖”、……[詳細]
13、龍首壩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首壩
  龍首壩龍首壩是一座石拱滾水壩,它橫跨于澄城縣交道鎮樊家川行政村管轄的狀頭村村西,處于與蒲城縣西頭鄉交界的洛河下游。因建于漢武帝時創建的龍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該壩是中華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它位于澄城縣交道鎮西南8.5公里處,距離縣城17公里。壩為石拱滾水壩,壩軸為弧形,壩面為渥奇式。壩高16.2米,頂長187.67米,頂寬5米,壩基最大寬22.5米。壩體用工157669個,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銀元217881元。該壩由著名愛國將領楊虎成倡導,近代水利科學家李儀祉主持規劃,總工程師孫紹宗率隊堪測并全面負責工程實施,工程師李奎順具體設計,于1934年5月動工興建,次年6月竣工。當時的中央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題寫了“龍首壩”壩名,并在……[詳細]
秋林二戰區長官司令部遺址
  秋林二戰區長官司令部遺址秋林二戰區長官司令部位于宜川縣秋林鎮,現為秋林糧站。該舊址共有窯洞36孔,是陜西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8年日本侵略軍圍攻吉縣,-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閻錫山率部同山西省主席趙戴文等于3月20日由小船窩西渡黃河,駐扎秋林鎮,主要機關單位駐扎達數年之久。1939年12月6日,八路軍副總司令員彭德懷在此與閻錫山調解新舊軍武裝沖突。1940年2月25日,黨中央派留守處主任肖勁光和八路軍副參謀長王若飛在此地同閻錫山進行談判。1939年3月,臭名昭著的“秋林會議”在此召開,拉開了閻錫山公開-的序幕。目前,該舊址保存完好。……[詳細]
馬家堡關中特區舊址
  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前期,馬家堡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關中特區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革命斗爭的指揮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關中特區黨政軍機關,包括關中特委(特委書記-)、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霍維德)、特區司令部(司令員張仲良、政委-)駐馬家堡村,1937年9月,關中特區改稱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1936年1月,受0中央委派,-同志赴關中守衛陜甘寧邊區南大門,其中在馬家堡工作戰斗將近三年時間(1937年3月—1939年底)。為了搶救保護革命遺存,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紅色旅游,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關中特區馬家堡紅色旅游景區。于2010年5月份開工,按照“修舊如舊,不改變原貌”的原則,對舊房屋全部落架維修。共維修了9院112間,2200平方米。建成了游客服務中心,革命先輩蠟像館、關中特區紀念……[詳細]
西安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約2.5公里的小寨興善寺西街。始建于晉武帝司馬炎泰始至泰康年間(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初稱遵善寺。隋文帝楊堅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因寺院在都城大興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興善寺”。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曾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隋文帝楊堅開皇年間,印度僧人那連提黎耶舍等人曾先后來到長安,住寺內翻譯佛經59部278卷。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四年至八年(公元716——720年),號稱“開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到此傳授佛教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成為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唐武宗會昌年間(公元841——846年……[詳細]
南鄭圣水寺
  古老的圣水寺位于南鄭縣城以東約20公里處的漢江南岸。寺內龍泉鑲嵌五彩,漢桂流芳溢香,寺前古柏擎天,寺后松濤送爽,景色秀麗,風光迷人。因五眼泉水環繞大殿,猶如“五龍捧圣”,故名圣水寺。圣水寺南依靈泉山,北對漢江,與歷史文化名城漢中隔江相望。本寺歷史悠久,始建于西漢以前,歷朝歷代時有破敗,也修葺不止,現在的規模大體為明嘉靖年間的遺存。據《續修南鄭縣志》記載:“圣水寺在中七里壩……有青、白、黃、烏、黑五泉。黑泉從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東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見者即知某泉之水。”當時,整個寺院分為東、中、西三院,中為大雄寶殿,旁有龍王殿、白云殿、娘娘殿、關公殿,寺后山頂建有望江樓、觀月樓、鎮龍塔,寺前山門為雙層樓閣,左右兩側由“九龍壁”相配,東山建有樵鳳亭,為雙連亭,西山建有景邵亭和酂侯(漢高祖劉邦賜……[詳細]
米脂窯洞古城
  米脂古城主要以東大街、北大街為主骨架,其它巷道呈不規則網狀分布于大街兩側,形制保存基本完好。其中東大街由十字口至東門長約480米,兩側店鋪林立,是風貌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街;北大街由十字口至北門長約340米,兩側建筑多以住宅為主。全城設有東、南、北3座城門,現僅存北門。古城的窯洞開鑿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數建于明、清兩朝。窯洞四合院的形式據稱由當地大戶人家首創,后來普通百姓爭相模仿,最終形成了當今世界絕無僅有的窯洞古城。在這些或奢華、或普通、或簡陋的窯洞四合院里,世世代代的人們在這里辛勤勞作,休養生息。當地人不知道的是,在默默生活的同時,無意中他們已經將中華民族的一個優秀文化成果傳承了下來。窯洞古城這一獨特的中國生土建筑模式,首先引起了西安美院建筑環藝系師生們的濃厚興趣。系主任吳昊教授指出,當……[詳細]
紫陽北五省會館
  北五省會館位于紫陽縣向陽鎮瓦房店任河與渚河交匯處,距紫陽縣城8公里,是陜南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中后期古建筑之一,總體結構保存完整,其石刻、木雕蘊涵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極高的藝術價值,在陜西會館遺址中尚屬少有,具有極高文物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會館在明清時期就已十分繁榮,茶馬古道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絲綢之路,是一條重要的商貿通道,而陜西紫陽就是這條茶馬古道上的發源地之一,產于紫陽的“紫陽毛尖”便是從這里久負盛名的,并躋身于全國十大名茶之列。特別是至今保存完整的約300平方米的壁畫,為陜西罕見、全國少有,對研究商貿會館史、建筑史、美術繪畫史、民俗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會館建筑樣式古樸典雅,氣勢宏偉,均用青磚泥瓦建成。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殿與殿之間飛檐飾物栩栩如生,堪稱清代江南建筑藝術的瑰寶。里面……[詳細]
略陽靈巖寺
  靈巖寺位于陜西省略陽縣城靈巖路3.5公里處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自古以來享有靈崖洞天的美譽。它依托山崖兩個天然溶洞撲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巧妙結合,構成一處獨有神韻的佛教靈示圣地而著稱陜、甘、川三省,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風景名勝區.。靈巖寺又名靈崖寺、藥水巖始建唐開元年,是陜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稱藥水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靈巖寺內摩崖石刻多達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稱,尤以《甫阝閣頌》的八分漢隸享益書法金石學界,國際友人和書家學者每年都來目睹其書采書韻,嘆為觀止。據洞內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陽縣志》所載:靈崖寺建于唐開元年間,它以兩個天然的大洞穴著稱,吸引著歷代文人騷客。唐代大詩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靈崖。靈巖寺內的摩崖刻石,是研究書法和歷史的一個天然實物寶……[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免费青草视频在线 | 天天在线天天看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视频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