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上乘寺位于南部東壩鎮上乘寺村定覺山下的鳳凰嘴,距鎮5公里、縣城30公里。其地其山環圍,一峰迥出,松柏翁郁,寺居山腹。據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復古補修上乘寺功德碑》中云:“定覺山上乘寺,古名剎也。歷代相傳,前朝譙大人(三國時譙周)之俗產,義官周尚澄置買而建佛殿焉。迄今楊御史(楊瞻)之吟詠,童主簿(童福)之贊詞,知襄日之丹墀階砌必殿宇同輝。”證其始建于晉初。唐宋年間屢毀屢建,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當地居士祖智等人捐資重建,規模宏偉,香火鼎盛。寺廟占地20畝,依山勢而建有天王殿、大雄……[詳細]
  嘉陽小火車,一輛運行在四川南部的小縣城--犍為縣城北15公里遠的一條只有19.84千米的窄軌鐵路上的“老爺火車”。有“工業革命的活化石”,“工業革命的絕版景觀”,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國寶之美譽嘉陽小火車特色這輛蒸汽火車的軌道距離僅762毫米,比國家標準列車的軌距少了近一半,鐵路全線僅19284米,往返一次需2個小時,由于鐵路沿線的幾個鄉鎮所處地勢陡峭的山區,加上一直沒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鐵路1959年建成通車至今45年來,就一直是這里村-送生產生活物資的主要交通工具。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小火……[詳細]
  內江鐘鼓樓位于城區中心,它的建筑規模極小,但歷史內涵極為豐富,被稱為內江“袖珍博物館”,現已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史料記載,明洪武初年,在內江縣署(現市中區政府)大門前,“筑臺卷洞,上構譙樓”(古代城門上用以高望的樓)。天順六年至萬歷年的150年間,譙樓先后二毀二修。崇禎年間(公元1634年)續修,“樓下有門為通道,樓上懸鐘定昏旦。”故又稱鐘樓。明甲申(公元1644年)樓毀。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為邑勝景。清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譙門頃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詳細]
  老君山位于鎮西鎮境內,由大、小老君山、寨子巖、河口水庫等組成,距縣城22公里,以其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沉淀和奇麗險峻的自然風光而聞名。大老君山自隋威遠建縣以來就是威遠與榮縣的界山,為西周時周武王封周榮公之地,又名榮德山。相傳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唐末五代道士陳摶(自號扶搖子,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從唐宋以來就已成為道家的-之地和風景名勝之地,清乾隆《威遠縣志》稱為“老君丹灶”,是威遠八景之一。老君山海拔800多米,雄奇瑰麗,方若削壁,高矗云表,有華山之險。從山腳到山……[詳細]
  貢井胡氏民居,又稱胡慎怡堂,系清代晚期自貢大鹽商胡元海的私人住宅,坐落于貢井區長土鎮沿河街。自1850年開始修建,后經過數次改建、擴建,至1905年最終建成,歷時55年,總占地約2萬平方米。在2012年7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鹽商胡元海祖籍江西廬陵(今吉安),靠經營棉布生意起家。1821年至1850年間,胡元海與人合伙經營鹽業獲大利,便買下貢井大山寨子嶺土地,依山建房。起初,胡元海所建房屋為一正二橫房舍,作為居家和管理鹽業的柜房。1865年,胡元海長子胡勉齋對原房屋進行改建,新增上廳、中廳、……[詳細]
  沉犀節孝坊位于犍為縣西南部歷史文化古鎮清溪鎮,沉犀村三組。是當地有名的一景。這座清嘉慶年間修建的一座石牌坊,牌坊以南200米是馬邊河。坐西向東,面積100平米,是青石仿木建造,結構完整,保存完好。1998年被列為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沉犀節孝坊說的就是清代一余姓女子,在19歲嫁到王家,27歲守寡,將公婆分別贍養至85歲和94歲,并將一對兒子撫育成人,成家立業一事。對于牌坊,《犍為縣志》也曾有資料記載:“嘉慶七年建,時川督題‘從一而終’。王仲賢妻,乾隆間,孝翁姑,撫……[詳細]
  鳳儀蔣氏祠堂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8),為前殿、左右廂房、正殿三級臺地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50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00平方米。前殿所在一級臺地以三級踏道與二級臺地天井壩子相連。穿8米深的天井青石板壩子登7級踏道上三級臺地所在的正殿。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鳳儀蔣氏宗修修建于光緒23年(公元一八九八年》距今118年,該祠堂座落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鳳儀鄉永合村二社(蔣家梁),詞堂背靠陽嶺山,前向三匯雪山,左依永合村劉家場,右偎七家長灘河,由入川始祖蔣一亮之玄孫蔣明忠率本房蔣明喜、蔣正剛,蔣正常……[詳細]
  平梁城位于巴中市巴州區城西郊10公里處的平梁寨上。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先任四川安撫制置使、時任兵部尚書的余玠令都統張實修筑平梁城,取掃平梁州之義,而山寨遂以此而得名。平梁城居山寨之上,而山寨四周如削,易守難攻,是四川抗御蒙軍的古城寨之一。宋時在山寨上修筑城墻達20里,5寨9門,內外兩層,排列整齊,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抗蒙期間,州城官民及州衙曾遷入此城寨。清嘉慶二年(1797年),白蓮教農民起義軍占領巴州城,州城吏民及州衙再次遷入平梁城,并在城內建有鴻禧寺,又名真武廟(已毀)。清咸……[詳細]
  鼓樓清真寺是成都的清真古寺之一,位于成都市鼓樓南街115號。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毀于明末,清康熙雍正年間恢復,后經清乾隆七年(1742)及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兩次重建,禮拜殿則是該寺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古代建筑,也是整個寺院的經典之作,同時亦是成都地區現存十余座清真寺禮拜殿中制度最完備、構筑最精巧的一座。1981年4月,鼓樓南街清真寺禮拜殿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初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毀于明……[詳細]
  嘉州古城位置如《水經注》云“縣治青衣江會,襟帶二水矣”,即河口三角洲上。隋、唐繼承,其城當南達大佛壩,此時,文人多稱“江城”,如杜甫《寄岑嘉州》詩云:“愿逢顏色關塞遠,豈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古城臨江布局的特色十分明顯。古人云“瀆江(岷江)自東北來,順下不爭;而青衣、沫水西南來,如暴客挾萬馬而馳,沫為最甚”,即史不絕書的“沫水之害”。大渡河沙灣以下河道橫向變化顯著,主流不穩定,河岸常有崩塌現象,而岷江由于河谷橫斷面的不對稱性,則以向東擺動為主。南宋以后,原來正對烏尤山的大渡河水北移,開始侵蝕……[詳細]
  白流寺,位于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洋溪鎮涪江河畔的玉川山上,與蓬溪縣天福鎮接壤,距縣城約18公里。為遂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據當地村民及原寺金學煥言傳,白流寺原名廣福寺,為唐代勤安和尚所建,后遷至玉川山頂,更名為金禪寺。據清光緒10年《射洪縣志》記載,明天順4年(1460年)重建白流寺。明正德9年(1514年),寶靈農民起義軍蘭達順進入射洪,大部分廟宇在戰亂中被燒毀。1460年,白流寺達到鼎盛時期,占地約20畝,殿宇分四進;入大門的第一進為伽蘭、五瘟殿;沿此而進,相繼為觀音殿、大雄殿、玉皇殿;玉皇殿兩側……[詳細]
  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渡口遺址(蒼溪縣)紅軍渡——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戰役遺址。紅軍渡原名塔山灣渡口,是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紅軍渡位于縣城東3公里處的塔山灣,國道212線從渡口之上貫穿而過。塔子山山高林密,前山陡峭,居高臨下,后山低緩,葉茂林深。渡口在兩山之間的峽谷口,森林茂密、灘頭平坦、江面狹窄、水流緩慢、對面地勢開闊,利于戰前隱蔽和渡江登陸。1935年3月28日,為了迅速貫徹黨中央“渡江西進”的戰略方針,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副總指揮王樹聲以及紅三十三軍軍長王維舟,親臨前線,觀察敵情,尋找……[詳細]
  紫蕓坪植茗靈園記巖刻(萬源縣)《紫云坪植茗靈園記》摩巖石刻是我國迄今保存最完好、記載種茶活動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資料,極為罕見,彌足珍貴。對于我國茶史的研究極具重要的史料價值。其原文拓片已收藏于中國茶葉博物館。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紫云坪植茗靈園記》摩巖石刻于北宋大觀三年(1109),位于萬源市石窩鄉古社坪村西北1公里以外的蘇家巖石壁上,下沿距地面3.75米,石刻幅長2.36米,寬0.84米,共18行203字,自右至左豎行排列,標題為隸書,正文為楷書,陰刻。……[詳細]
  永利川廠舊址位于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橋溝鎮四川東風電機廠有限公司內,建筑占地面積約12419平方米。永利川廠前身永利塘沽堿廠,1917年由著名愛國實業家、被毛澤東譽為中國近代四大工業先驅之一的范旭東先生,著名科學家、“侯氏制堿法”發明者侯德榜博士所創。該廠“紅三角”牌純堿被譽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征”,曾在1926年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和1930年比利時工商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而蜚聲海內外。1937年“七七”事變后,天津塘沽遭日軍劫占。范旭東、侯德榜拒絕與敵合作,輾轉入川重建化工基地,并將川廠取名“……[詳細]
  岳池白塔,又名文明塔。于清朝嘉慶25年(公元1820年)開始修建,歷時6年,至道光5年(公元1825年)竣工。白塔位于縣城南郊靈溪河與岳池水匯合處。塔高30余米,共9層,形呈密檐式6棱椎體。塔底為須彌座,青石砌成,周長42米,高2.5米,六角刻有暴牙裂眥的夔首。邊緣有石欄合圍,形成環形走廊。第一層,石門面對鳳山。門柱上對聯云:“珠龕夜貯靈溪月,香界晴開亮壩春。”柱下各有一個半跪狀金剛力士,一手叉腰一手托柱,怒目突睛,酷似真人。門楣上鐫有二龍戲珠浮雕,龍身宛轉騰越,云彩護體,極為生動。門內有一米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歐美福利視頻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夜夜天天狠狠偷偷青青久久 | 伊人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国产免费专区一本 |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