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煎藥廟村西晉家族墓地于2015年6月由當地村民在平整土地時意外發現,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邳州博物館三家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墓地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經細致調查、勘探、發掘,該墓地共發現9座西晉時期貴族墓葬,全部為帶斜坡墓道的前后室磚室墓,形制結構完整,是目前所見全國唯一沒有被盜掘過的西晉墓群。由于煎藥廟墓地保存完整,未受盜擾,隨葬品擺放位置明確,出土了金銀器、銅器、鐵器、瓷器、玻璃器、漆器、石器、鸚鵡螺、玳瑁等隨葬品300余件。同時,南方青瓷與北方醬釉瓷器在墓群中共出,特別是青瓷谷倉、扁壺的發現,反映了西晉時期南方青瓷的北傳,以及以南北商品的流轉為代表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新河煎藥廟西晉墓地作為全……[詳細] |
![]() | 淮海戰役碾莊戰斗革命烈士紀念碑 紀念碑座落在市區西16公里處,碾莊鎮南側,系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碾莊是淮海戰役的著名戰場,碾莊戰斗所取得全殲黃百韜一個兵團、五個軍部,十個整師共計十余萬人的勝利,結束了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為整個戰役的全勝奠定了基礎,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為紀念此戰英勇犧牲的烈士,1958年6月,邳縣縣委,縣人委決定并奠基興建紀念碑,1960年2月竣工。碑體高18.5米,正面及左右側分別鐫刻著-,陳毅、-題詞,背面為縣委,縣人委撰寫的碑文。碑的下方刻有沖鋒,支前、支援、勝利四幅浮雕。整個陵園占地96畝,其中烈士墓地36畝,此處長眠著3700多名英勇獻身的烈士。……[詳細] |
![]() | 寨山摩崖石刻又稱邳州燕子埠地震摩崖石刻。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1668年7月25日晚7時至9時),山東郯城發生地震,震后舉人雷亨坤記下了這次地震的情況,由寨山主持道士刻勒石上。刻面高1.45米,寬1.1米,文6行,滿行14字,共77字。摩崖石刻文曰:“戊申季夏,山東同時地震,房屋倒塌,壓死人民不可勝數。較之嘉靖年壓死汪槐野、韓苑洛、馬伯循之變為更甚焉。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地震,丙午舉人雷亨坤書,本山主持道士栗教成勒”。對于這次地震,受災地區的地方志書多有記載。同治《徐州府志》載:“康熙七年六月地震,有聲自西北來,壞城廓廬舍,民多壓死。”《邳州志》載:“月方出東方,有聲自西北來,霎時地大……[詳細] |
![]() | 王杰烈士墓位于邳州市運河鎮張樓鄉。王杰烈士墓占地22畝。1965年11月開始修建陵園。1967年建墓,1976年建紀念館,197年建紀念亭。紀念亭建于王杰犧牲處,為飛檐嶄角式,雙層6角琉璃瓦形,青松環繞;亭南為紀念室,陳列王杰同志遺物及各種紀念品;紀念室南為烈士墓,墓體系水泥圓拱形建筑,墓正面及兩側墻壁上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的題詞及烈士詩抄。烈士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六一年,王杰光榮入伍,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三歲的王杰,被部隊選派到邳縣張樓,擔負訓練民兵埋設-的任務。七月十四日這一天,當王杰全神貫注的向張樓-班的十二個民兵示范埋雷時,-突然地冒出煙來,千鈞一發的時刻,王杰把圍看的……[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