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嶺古墓群位于荔浦市馬嶺鄉永明村一帶,年代為漢-南朝。馬嶺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花果山古墓群位于岑溪市糯垌鎮,年代為戰國-漢。花果山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古龍窯址位于藤縣古龍鎮忠隆沖坡村,年代為漢-南朝。古龍窯址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張屋-牛廟古墓群位于鐘山縣燕塘鎮張屋村,公安鎮牛廟村,花山鄉大橋頭村,年代為 漢-元。張屋-牛廟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清塘古墓群位于鐘山縣英家鎮大同村相思村范家莊,年代為漢-南朝。清塘古墓群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巨猿化石出土地點位于柳城縣社沖鄉新社沖村,年代為更新世初期。巨猿化石出土地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河池八角樓位于河池市宜州區慶遠鎮城中西路中山公園內,年代為民國。河池八角樓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八角樓主體建筑四周墻基為基線,向東外延12米,向西外延18米,向南外延80米,向北外延120米。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
![]() | 界首接龍橋位于興安縣界首鎮界首村委界首村,年代為清。界首接龍橋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梅溪公祠位于全州縣紹水鎮三友村委梅塘村村中心,年代為清。梅溪公祠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和好鋪古建筑群位于全州縣枧塘鎮珠塘村委白地頭村龜山下,年代為清。和好鋪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興安文氏宗祠位于興安縣湘漓鎮普頭村委普頭村,年代為清。興安文氏宗祠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柳江人”洞(通天巖)在距縣城27公里的柳(州)石(龍)公路附近,新興農場場部東側約1公里處。因洞頂有個窟窿,可以仰望天空,故名通天巖,巖口朝北,高約2米,寬2.5米。入內為一狹長的管狀溶洞。洞頂石堝很多,頂壁上有滴石和流石類的沉積物。據判斷,在沒有受到人工開挖之前,洞內幾乎為堆積物填滿,堆積物分三層:上為黃褐色鈣華板,厚約0.2~0.5米;中為含碎石角礫的黃褐色粘土和砂質粘土,厚約4~8米,其上部夾有薄層鈣華板,“柳江人”及其共生的動物化石均發現于本層上部1~3米的深度內;下層為灰色中細沙夾黃色致密潮濕粘土層,厚度不及一米。洞穴附近為緩丘地貌,西北面分布有大片的巖溶峰林平原及孤峰平原。195……[詳細] |
![]() | 文明閣座落在黃姚鎮東南天馬山麓,前依姚江,右旁螺峰,為黃姚八景之首,建于明萬歷年間。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十年(1830)、同治九年(1870)及民國15年4次重修,原有步云亭、文明首第、土地祠、豁然亭、福祿亭、惜字爐、天然圖畫、財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樓等12個建筑物,今存8個。閣內歷代名人題詩勒石頗多。1987年,自治區有關單位撥款10000元,當地群眾捐資2000元,再次修茸;區政協副主席莫乃群重書“文明首第”,韋瑞霖親書楹聯。現屬縣重點保護文物。……[詳細] |
![]() | 云龍得中堂位于岑溪市筋竹鎮云龍村東面約200米,年代為清。占地面積949.6平方米,坐東向西,一進一院一天井三開間二耳房二副樓一了望樓,懸山頂、青磚、泥磚、青瓦混合磚墻承檁建筑。副樓為單面坡疊梁雙層結構,建筑結構屬典型的清末民初嶺南地區宅第民居建筑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云龍得中堂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得中堂建筑物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向四周外延10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同界。……[詳細] |
![]() | 凌霄塔又名“梵塔”,俗稱“文筆”。原建于馬峽口東面的山旗嶺,坐東向西,為清末所建。民國23年秋,城鎮何武等士紳倡議把塔遷至河西殺人坪(今址在縣城南),初由縣人朱勝龍領銜主建,建成兩層后因朱病改為龍坪人潘先盛及廣東羅定人梁三記續建。塔高五層,坐南向北,為六角形磚木結構,壁厚0.40米,高14米;底層寬4米,由旋轉樓梯逐層而上,塔底層拱門兩側有楷書對聯一副:“兩粵通津石柱擎天扃馬峽;三城保障碉樓沿岸鎮龍坪”,為本地文人梁材鴻所作并書。”二層北面塔壁上 書--:“砥柱中流”,由國民黨陸軍少將何武所題。三層塔窗上直書“南天翹秀”亦梁材鴻撰寫,“超以象外”為縣人黎騰達手書。因頂層有“凌霄”兩字,故名凌霄……[詳細] |
![]() | 大樓黃氏宗祠位于藤縣太平鎮健安中樓村,年代為清。大樓黃氏宗祠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宗祠主體建筑四周屋檐滴水為基線,向東南外延30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向東南外延15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圍內。……[詳細] |
![]() | 太平義學位于藤縣太平鎮上元街,年代為清。太平義學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向西以太平義學正大門檐階量出至現楊家墻邊外延8米,向東以義學后墻墻基為基線,向南以附屋外墻墻基為基線,向北與二帝廟相連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向東外延10米,南外延3.2米,向西外延30米,向北外延10米范圍內。……[詳細] |
![]() | 開寧寺在開山鎮南和村,為明萬歷年間的賀縣縣令歐陽輝所建,現存建筑面積:南北寬11米,東西長31米,為前、中、后三殿式建筑。前殿大門外有一對浮雕盤繞石龍柱,均以石獅為柱礎。造型工藝細膩精湛,張牙舞爪的龍和開口含笑的獅栩栩如生,其柱形如華表,具有典型的明代藝術特點。寺門左前方29米處有一石塔,底呈正方型,塔身六角形,三層重檐,葫蘆頂,通高5.20米,塔身鐫有浮雕圖案和陽刻文字,為清代咸豐四年(1854)立。1981年4月7日,開寧寺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藤縣朱氏宗祠位于藤縣濛江鎮雙德村委雙底村中部,年代為清。藤縣朱氏宗祠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清音洞摩崖石刻位于天等縣天等鎮榮華村秾眉屯,年代為清至民國。清音洞摩崖石刻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