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釋迦多寶如來佛塔位于黃梅縣五祖寺南100米,北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宜和三年(121)。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通高5.1米。覆缽蓮瓣寶瓶塔剎。方形仰覆蓮須彌座,邊長1.9米,角設托塔力士。底層塔身東壁設一龕,內置佛像1尊,右側鐫“釋迦多寶如來石塔”。第三層南壁刻“宜和三年辛丑歲十二月十六日記匠人□□□修造”,均為陰刻楷書。……[詳細]
  曬書臺遺址位于安陸市巡店鎮尚堰村吳家園子灣,商、周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3-3·5米。先后試掘3次,文化層可分3層。上層為西周中期、中層為西周早期,下層為商文化晚期。出土陶器以泥質為主,有少量夾砂,陶色上層以紅陶為主,下層以灰陶為主,紋飾有弦紋、附加堆紋、劃紋、繩紋及瓦紋,器形有鬲、盆、豆、缽、缸等。(第二批)……[詳細]
  位于蘄春縣達城鄉達城村張家老屋西100米。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嘉慶十六年(1811)兩次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三進四合院式布局,有廟門、前殿、中殿、正殿及偏殿。四柱三間仿木結構牌樓式廟門,額書“達城廟”。前、中、正殿均面闊三間16.1米,進深三間9米,單檐硬山灰瓦頂,抬梁式構架,封火山墻,檐下施斗栱。……[詳細]
  伍氏宗祠位于陽新縣王英鎮伍家祠村。始建于清順治十年(1653),歷康熙、乾隆、光緒年間擴建而成。一進四重磚木結構,由戲臺、廣場、享堂、寢室、廂房等建筑組成,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60平方米。整個建筑外觀雄偉壯觀,梁柱高大挺拔,具有明顯的明末遺風,對研究鄂東南的建筑歷史、建筑風格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第五批)……[詳細]
  鳴鳳山摩崖石刻位于遠安縣鳴鳳鎮鳳山村。明、清代石刻。共10余處摩崖石刻,散落鳴鳳山間。多數摩崖石刻文字鐫刻于紅砂質山體上。重要的石刻有刑部蘇爺爺遺鞋處、沮江赤壁、儀明崗、“鸞鳳常鳴甲寅暮春邑人簡而可題”、龜蛇二將、華真洞、指路碑,飛岑疊翠。玉臺流霞、壽、麈寰蓬島、多子巖、觀音帽、白云深處等14處。該石刻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詳細]
  中灣民居位于團風縣賈廟鄉百丈巖村中灣。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現存為清代格局。以“林氏老宅”為主體,共有建筑三排。村內飲水井、浣洗池、排水溝、防護墻、預警堡等生活、防衛設施完備,村后有階地式花園。村北有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86)的“春秋萬古”牌坊。整個村落規劃合理、布局嚴謹,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村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的真實寫照。(第五批)……[詳細]
  大城寨遺址大城寨位于廣水市武勝關開發區東篁鎮鋪沖村。建于宋代。占地面積約7500平方米,寨址平面呈“8”字形,設四門。寨墻石砌,長約1200米,寬約1.5米,殘高約2.7米。東門外側有陰刻顏體“大城寨”石門楣。寨內采集有白瓷碟、碗等殘片。該寨是豫鄂交界處的一處重要山寨遺址,是研究古代軍事防御史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川主宮戲樓位于荊州市沙市區碧波路,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1984年拆,1986年,利用原構件復建。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占地面積約960平方米。由戲樓及兩側廂房組成,磚木結構,二層單檐歇山式與單檐硬山式復合形式。該戲樓構思巧妙、雕刻精致,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對研究江漢平原建筑史和戲劇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何功偉烈士故居、就義舊址何功偉烈士故居位于咸寧市桂花鎮花園村,故居為清朝民居建筑形式。何功偉烈士(1915——1941),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后任中共鄂西特委書記。何功偉就義舊址含楊家老屋、集中營囚禁處、就義處,位于恩施市小渡船辦事處方家壩村,1941年何功偉在此被關押、殺害。李先念、王任重、錢瑛為其題詞。(第四批)……[詳細]
  西花園遺址位于隨州市淅河鎮蔣家寨村西花園西,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1983年發掘,發現灰坑、房址、甕棺葬等。房址居住面一般以紅燒土鋪墊,再涂抹白灰而成。甕棺葬一般以兩罐、一鼎一罐、一鼎兩甕三種組合橫置相套而成。出土遺物按其文化內涵分為4期,從屈家嶺文化晚期延續至石家河文化晚期。(第三批)……[詳細]
  鹽井寺河神亭位于長陽縣漁峽口鄉鹽井寺中部。坐西朝東,六角三層樓閣式石亭,底邊長1.8米,通高6米,角檐飛挑,蹲獸柱礎,三層塔式頂。下層兩柱浮雕盤龍,四柱刻對聯,中部嵌乾隆十一年(1746)碑,高1.98米,寬0.86米,厚0.16米,碑文楷書12行325字,記鹽井寺得名由來及新修文昌玉皇閣經過和寺廟田產范圍。(第三批)……[詳細]
  樂堤城址 位于鐘祥石牌鎮樂堤村荊臺西500米,面積約為225萬平方米。四面有土城,城垣殘高1.5—4米,寬10—20米。護城河寬6—8米。土城東稱熊堤,西稱樂堤,南稱南堤,北做成臺渠。城內有大小土臺約100處,文化堆積層厚約2米,采集的主要是陶器,均為泥質灰陶,紋飾有繩紋、幾何紋。主要器形有罐、盆、鬲、筒、板瓦和磚。……[詳細]
  司馬橋位于仙桃市沔城鎮金華村。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十五年(1890)重建,南北向跨沔陽古城護城河。單孔石拱橋,長20米,寬6米,孔跨6米。橋身用青條石拱券縱聯砌置,橋面兩側設石護欄,欄板浮雕人物、龍鳳圖案。券臉石嵌石匾,陰刻楷書“司馬橋”。橋頭立有石象、石獅。該橋作為沔陽古城的重要部分,是研究古城歷史的重要依據。(第五批)……[詳細]
  城濠崗遺址位于石首市高基廟鎮喻家碑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呈南北略長、東西略窄的不規則橢圓形,面積5.8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0~2.30米。地表隨處可見紅燒土、石器、陶片等。采集有較為完整的石鉞、石斧及大量陶片,陶片以紅陶為主,夾沙黑陶和灰陶次之,可辨器形有鼎、罐、盆、碗等。該遺址面積較大,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詳細]
  黃安三區農民協會舊址位于紅安縣七里坪鎮聯山村張石河灣。1926年秋,黃安三區農民協會設于此;1927年10月,張石河農民赤衛隊在此成立;1929年,列寧小學設于此。舊址原為張氏宗祠,建于清末,坐東朝西,深三進,面闊五間,建筑面積435.12平方米,磚木結構。該舊址對研究土地革命時期農民運動組織形式具有重要價值。(第五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久久久久 | 中文热免费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