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池州市 > 貴池區旅游

貴池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興濟橋在池州城東九華門外的清溪河上。時代為明,位于貴池市城東。橋有七孔,又曰“七孔橋”。現為省級文保單位。興濟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3年),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興濟橋橫跨于貴池市城東的清溪河上,為花崗巖七孔石橋,全長239米,寬9.4米,高約4米。橋拱以條石框式縱聯卷起,橋身砌縫相錯,逆水面立砌分水金剛雁翅橋垛。原橋東筑有奎星樓、橋西立有官亭,后遭近代戰火而不存。興濟橋旁有一棵古樹,是一棵香樟樹,已有50多年的歷史,是池州市有名的古樹。七孔橋,即為興濟橋,為池州有名的古橋。原先水清見底,游魚可數。為池州小十景之一,是來池州旅游的必看之地。據《貴池縣志》載,興濟橋,明萬歷十三年……[詳細]
  太和章氏宗祠位于安徽池州市貴池區梅街鎮和平村太和章自然村。該祠坐北朝南,以南北中軸線而建,三進,為臺梁式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清代大修,進深長43米、面闊12.6米、高9.12米,占地面積541平方米。宗祠整體格局為門廳、露天小院、中廳、天井、祭祖祠。門廳兩側為廂房,后進祭祖祠為一、二層結構。一樓兩側設單梯直上,二層供放歷代先祖排位。該祠內部木質結構較為完整。大額枋、小額枋、斗拱、平盤拱、格扇等均雕有圖案。基礎石為青石質,圓形鼓腹,有圓形、六邊形、八邊形、方形等。屋面為硬山式,天井兩側為單坡,頂部蓋有青灰小瓦,四周立砌不荷重墻。地面為黃土和白灰摻糯米汁夯筑。貴池章氏第一祖視……[詳細]
  石門高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棠溪鎮石門村。該祠始建于唐朝高霽的學堂,明朝擴建,座北朝南,為臺粱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原為六進,現存五進。依次為門廳、中下廳、中上廳、香火廳、祭祖祠,各進之間以天井相屬,前進到后進依山勢地形逐漸增高,祭祖祠高于孝恩堂0.80米。宗祠進深長63米、面闊15.28米。脊高6.5米,占地面積945平方米。柱礎石為青石質,有圓形、覆盆式,方形、六面、八面形等。祠內136根木柱襯托梁枋,柱上架梁,自下而上,逐層升高,直至屋脊,構成一組排列有序的木質構架。駝梁、月梁、撐拱,卷棚、雀替等木結構雕刻較簡潔,留有明代遺風。硬山式屋面,天井兩側為單坡,上蓋青灰小瓦。門廳兩側建有磚砌……[詳細]
  晚唐詩人杜牧膾炙人口的《清明》詩,唱出了一個聞名千古的杏花村。杏花村,因詩而得名,這里是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文化古跡,是安徽池州城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古井文化園位于池州市城西的杏花村,是在杏花村古井遺址基礎上建成的旅游景點。園區占地面積約13520平方米,主景區由黃公井院、釀酒坊、杏花亭、村志館、煥園等組成。園區風格樸素、典雅,園內廣植花草、杏樹成林、溪流縱橫,仿唐建筑錯落有致,古戲臺還有文藝演出,是現代游人憑吊懷古、休閑娛樂的好地方。古井文化園古有酒肆,產名酒。南至齊山湖,北至缽頂山,東接西門吊橋,西臨秋浦河邊,杏花飛雨,橫貫十里。昔日的杏花村杏林百畝,花艷如云,村中還有一家黃公……[詳細]
  章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原解放鄉俞村村。章氏宗祠,又名仲德公祠。章姓,是古代貴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一。據《章氏宗譜》記載:章氏,炎帝和神農氏的后裔,起源于山西列山。章氏出身官宦世家,歷代名士輩出。他們中有秦國的大將軍章邯,漢朝的巴東將軍章直、御史大夫章贛,晉代的秦王章樵、兵部尚書章平、中散大夫章展,南朝齊廣平太守章道蓋、陳國的司空章昭達,唐代建州刺史章及等等。章氏宗祠是以木雕、石刻藝術裝飾而成。額枋、平盤斗、撐拱、雀替、梁駝、護脊木、格扇檻窗、柱礎石無一不精雕細鏤。在內容題材上,門廳和藻井四周的卷棚月梁均鏤刻“龍”狀,既有“二龍戲珠”,又有“五子登科”、“連中三元”吉語。駝梁額枋上,刻……[詳細]
  杜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茅坦鄉茅坦村。是一處始建于明代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杜氏宗祠是杜姓遷居貴池的祖祠。杜姓,位于古代貴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據《杜氏宗譜》記載:杜氏祖先本姓祁,為堯的后裔,虞時為陶唐氏,夏為御龍氏,商為豕韋氏,周為唐杜氏。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改封唐,其子孫于杜城(陜西京兆)杜縣。杜氏到了漢代,杜固為西漢御史大夫,便成為杜氏的遠祖。漢、魏、晉、唐數百年間,杜氏祖先世代為宦。杜牧于唐會昌四年(844年)任池州刺史。傳到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杜紹先由太平遷居貴池茅坦。杜紹先為貴池茅坦杜氏鼻祖,明清兩代,杜氏子孫科第不絕、世代有宦,既有狀元及第……[詳細]
  蕩里姚氏宗祠為三進,臺梁架磚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進深長39.8米,面闊16.3米,高8.87米,占地面積592平方米。宗祠基礎隨著山勢逐漸升高,正中是大廳,大廳兩側為廂房。柱礎石為青石質,有圓形鼓腹,六、八邊形、四方裙兜形。粱枋、雀替均有雕刻。前進天井為長條形,中進天井為長方形。宗祠正面設廣場,其頂端筑有半月形放生池,并立有唐代李白到此而作《宿蝦湖》詩句現代碑刻。該宗祠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池州儺戲儺事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祠堂的柱、柱礎、梁等框架保存基本完整。保護范圍:大門前延伸8米,東、南、北各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北各5米,西、南各10米。……[詳細]
  萬羅山摩崖石刻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城南10公里處的萬羅山,時代為宋一民國。現尚存游記、山巖命名、詩賦等石刻100多處。書體以楷為主,隸體次之。字之大小,有超尺見方,也有蠅頭小楷。其中有明嘉靖五年(1526年)所刻“通天門”三字楷書,有清乾隆池州知府張士范《游萬羅山》252字。石刻整體保存較好,也有部分石刻因風化,字跡模糊,很難辨認。……[詳細]
  貴池張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清。2019年,貴池張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四周墻體外,東、南、西、北各5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四周30米。……[詳細]
  貴池彭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明、清。2019年,貴池彭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岱嶺古道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明清。2019年,岱嶺古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與清墓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明。2019年,高與清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貴池包公井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宋。2019年,貴池包公井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凌霄烈士墓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現代。2019年,凌霄烈士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七星墩遺址位于池州市里山街道辦事處白沙村東星組與金星組之間。由孫家墩(占地3600平方米)、葉家墩(3400平方米)、潘家墩(2800平方米)、汪家墩(2200平方米)、王家墩(7200平方米)、虎形墩(2500平方米)和月形墩(700平方米)組成,占地面積22400平方米;從地表采集到磨制石器,如斧、鏟、鑿、鏃、錛等,陶器鼎、鬲、罐等,陶片多泥質,夾砂陶較少;紋飾有方格紋、繩紋、回紋等,系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代群住遺址,1988年11月原貴池縣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月形墩、虎形墩等七個臺地本體及七個臺地遺址下腳四周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南至318國道,西北至白……[詳細]
  知源堂位于池州市貴池區,年代為清。2019年,知源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 亚洲成年男人的天堂网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女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日本 | 中文AV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