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旅游

山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曹氏家祠是梁寶寺鎮曹氏家族祠堂,分為曹垓曹氏家祠和曹莊曹氏家祠。曹垓曹氏家祠位于該村內東南部,始建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由元代禮部尚書、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知制誥--國史兼經筵官曹元用之侄曹俁、曹信、曹文炳等人建筑。祠堂坐北朝南,南北長67米,東西寬23米,占地面積1541平方米。現存古建筑有拜亭一座,大殿、東西配房、大門各三間,為硬山式建筑,灰瓦覆頂。院內保存有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曹公墓碑、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曹攀華誥命碑等碑刻4塊。曹莊曹氏家祠位于該村北部,據曹莊《曹氏族譜》,該祠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367年),已有近三百年歷史。祠堂南北長50米,東西寬28……[詳細]
  蘭家遺址位于濱州市濱城區三河湖鎮蘭家村。付家河從遺址東部穿過。遺址中部高于周圍耕地。1957年當地村民取土時挖出部分青銅器,計有卣、觚、爵等。1960年又出土劍、戈等。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1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3米。北部堆積層中,發現大量骨料及半成品骨器,能辨認的有牛、馬、豬、羊、狗、鹿角,牛骨和豬骨最多。從切、剖、鑿、刻、磨的痕跡中可以看出使用的工具很銳利,制作技術也比較高。另在遺址東部的傅家河斷崖上散布著多處殉葬的馬骨。1978年,惠民地區文物管理所曾清理殉葬馬坑1處,因受河水沖刷,馬骨已不完整,頭向正北,系被殺死后埋葬。出土的卣、觚、爵、戈、豆、鬲、簋……[詳細]
  英雄山烈士陵園位于濟南市英雄山(舊稱四里山)、五里山、馬鞍山西麓。 1949年4月由山東省革命烈士塔建筑委員會建,1968年建成,占地面積39萬平方米。陵園依山建筑,松柏環抱。北部山巔矗立著革命烈士紀念塔,通高34.64米,平面呈長方形,為乳白色花崗石砌成,碑塔南北,鐫刻毛澤東題"革命烈士紀念塔"七字。陵園東部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山東省22萬多位革命烈士名錄和80位著名烈士遺像,以圖表、照片、實物等資料介紹了王盡美、鄧恩銘、劉謙初等烈士的事跡,以及濟南戰役中榮獲中央軍委命名的"濟南第一團"、"濟南第二團&quo……[詳細]
  在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董口鎮董口村北的黃河堤旁。原是明代所建褒揚宋顯章夫婦孝賢德行的廟堂,因此當時稱為孝烈祠。據《濮州志》記載:宋顯章,字文光,明正德年間秀才。他很孝順,父親去世后,他守墓三年。辛未(公元1511)年,趙風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到了董口一帶,有兵士砍伐了宋顯章祖塋地上的樹,宋顯章失聲痛哭。事情傳到趙風子那里,趙風子很是生氣,他下令殺了砍伐樹木的士兵,并曉諭部下說:這是孝子的家鄉,誰也不能擾害百姓。從那,董口一帶的百姓生活很安定。四鄉百姓聽說后,也紛紛到這里躲避兵亂,人們對宋顯章自然更加敬重。宋顯章四十歲去世,其妻辛氏痛不欲生,她把家產安排給侄便自縊殉夫而亡。這樣雖然過份,但在當時卻被……[詳細]
  楊家鹽業遺址群位于沾化縣富國街道辦事處東楊村西北方向約2.5千米處,徒駭河與太平河交匯處以南約500米。太平河由遺址東部穿過,徒駭河切穿遺址西部邊緣,遺址在兩河之間的臺地上。該遺址于1950年發現,自1955年起經過四次調查。遺址東西長650米,南北寬240米,總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包括12處周代制鹽遺址。采集的大部分標本是盔形器、濾器、灰陶簋口沿、灰陶豆等,皆為鹽業生產所用,少部分為生活用具,有厚方唇商式簋、繩紋小口罐(甕)等。楊家鹽業遺址群時代主要屬于戰國,個別早到西周早期和春秋時期。遺址群的規模很大,是黃河三角洲地區目前發現的最大鹽業遺址群之一,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北部沿海地區的……[詳細]
  養馬島張氏宗祠編號:編號4-487-5-054時代:中華民國地址:煙臺市牟平區養馬島街道張家莊村保護內容:保護范圍內的所有建筑、構筑物、碑刻、古樹名木及其他各類文化遺存。保護范圍:東北角:37°27′15.7″N,121°36′08.7″E,東南角:37°27′14.2″N,121°36′08.9″E,西南角:37°27′14.3″N,121°36′07.0″E,西北角:37°27′15.8″N,121°36′07.2″E。建設控制地帶:東北角:37°27′17.3″N,121°36′11.0″E,東南角:37°27′12.……[詳細]
   庵上石坊位于安丘市庵上村,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馬若拙為其兄馬若愚之妻王氏所立的節孝牌坊。 相傳由江蘇揚州雕刻藝人李克勤、李克儉兄弟二人設計,率徒弟8名,歷時13年雕筑而成。石坊為頂、身、座三部分,高15米,寬9.35米,用多塊石灰巖壘加而成,接縫嚴密,渾然一體,宏偉壯觀。正面刻“圣旨”二字,中部橫批刻“節動開褒”四字,兩側刻“旌表愚童馬若愚妻王氏節孝坊”字樣,橫批下兩側刻有“大清道光己丑歲建”八字,背面橫批為“貞順流芳”,其它刻字與正面相同。 坊上題字均為翰林單蘭亭所書,字體端莊幽雅。石坊雕刻內容豐富,人物、動物、植物、器物、山河等,無所不有。手法……[詳細]
  張本家族墓地位于山東東阿縣銅城鎮王宗湯村西200米處,年代為明。 2013年,張本家族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張本(1366-1431),字致中,東阿縣張大人集村人。明洪武年間,自國子生授江都知縣。燕王朱棣南下靖難,張本開城迎降,升揚州知府,繼為江西布政司右參政。永樂四年(1406)召工布左侍郎。永樂七年(1409)為刑部右侍郎。任宗繼位,拜南京兵部尚書,兼理掌督察院。宣德四年(1429)兼太子賓客。張本一生為官清正,時號窮張。張本死后,葬于祖塋。現墓前尚存龜馱墓碑一幢,石坊一座,石翁仲、石虎、石羊、石望柱各一對,墓道森然,排列有序。該墓0土墓志一盒。墓志為漢白玉……[詳細]
  淄博革命烈士陵園,其前身是周村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48年3月,原址座落于周村城區中心(即現在的周村人民廣場)。1999年經省、市政府批準,新建于周村城區東南大埠山,占地100余畝,可同時容納5萬余人開展活動。2000年3月被市政府正式批準更名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園內建有烈士墓區、浩氣常存碑亭和南疆烈士碑亭(碑后面刻有329位烈士的姓名)、革命烈士事跡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解放祖國、建設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事跡和遺物。園內安葬著聞名魯中地區的抗日英雄馬耀南、馬曉云、馬天民三兄弟和686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2009……[詳細]
  魁星閣古建筑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風格的寺廟建筑,也是周村現存最完整的寺廟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六月被公布為淄博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魁星閣古建筑群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魁星閣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閣、觀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組成,佛、道、儒三教共處一地。主體建筑為魁星閣。魁星閣系三層高閣,聳立于涿河北岸,飛檐斗拱,靈氣沖霄,巍峨壯觀。檐下的望磚雕刻藝術,被古建專家們審定為省內最佳磚雕工藝品。該建筑群分為前后兩進院,整個建筑坐南朝北,從砌在院墻上的《創建魁星閣記》碑文中可知,古廟群的建……[詳細]
  四基山觀音廟,位于曲阜市尼山鎮大煙莊村南四基山上,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進行維修,廟在山套內,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面為山口,由此進山往南約500米處,即是廟院。廟院靠西山根,坐北面南,前后三進院落,過小橋有山門1間,山門兩層,上為魁星樓,四面開窗,灰瓦頂,山門東側有鐘樓1座,為乾隆三十一(1766年)年所建,鐘樓上嵌有《建鐘樓碑記》1塊。二門1間,拱劵頂,二門東側有廚房1間,進二門即為廟主院所在,前為照壁,后為觀音殿,又稱菩薩殿,大殿3間,前有卷棚3間,卷棚內立有石碑數通,大殿內塑觀音坐像。過大殿為第三進院落,院內正后方為玉皇閣,閣方形,兩層,內塑玉皇大帝像,為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重修。……[詳細]
  緡城堌堆遺址,漢代遺址。位于金鄉縣卜集鄉,距金鄉城16公里。氏族部落時期,金鄉為緡氏聚居的地方。夏商時代為有緡國,周設緡邑,屬宋國。漢世祖封馮異子墇為東緡候(今緡城堌堆)。遺址長200米,寬150米,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6米;西北部嚴重破壞形成一斷崖,斷崖4米以下,是夯土層,厚30公分。夯實窩直徑12公分。暴露和出土的遺物有漢代灰色陶鼎,陶壺,石鑿,鬲足,繩紋陶片等,遺址上有一座清代二層樓房,曾有一和尚長期居住。1985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堌堆上有金典寺,里面供奉著佛像。前面散落著已經斷裂的供案和一些碑刻。旁邊建一農屋,有一50歲老人負責看護這個地方,在我們探訪和拍攝過程中,……[詳細]
  法興寺遺址位于梁山縣梁山。年代為唐、宋、明。 2006年12月7日,法興寺遺址(包括蓮臺石刻、東魯西竺禪師墓塔、問禮堂)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法興寺原為唐代高僧所創,位于梁山東麓十里杏花村,歷經風雨滄桑和戰火破壞,現仍保存有明清兩代重修龍碑數方、西竺禪師七級墓塔、法興寺大雄寶殿地基殘垣等遺跡。唐高宗、武則天去泰山封禪時曾兩次駕臨祭拜,使之聲名遠播。明朝時期,武僧西竺禪師率三千僧兵赴膠東抗倭,創下了愛國功績,后就任法興寺住持,弘揚佛法,成為一代宗師,使得法興寺名揚天下。清雍正、乾隆皇帝曾多次造濟法興寺,重修大殿,數幢龍碑至今完好。法興寺《壽張縣志》有詩贊……[詳細]
  張映漢故居位于無棣縣海豐街道,年代為清。位于無棣縣舊城區海豐路東側,與吳式芬故居隔路為鄰。張映漢(1753-1830),號筠圃,清海豐縣城里村(今無棣縣無棣鎮城里村)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進士。嘉慶十六年(1811年)4月出知湖北巡撫。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4月,張映漢擢湖廣總督。嘉慶二十六年(1821年)張映漢奉旨內遷,任刑部右侍郎。8月,又調倉場戶部侍郎。張映漢78歲病逝。一生著述甚豐,留存《毛詩匯參》12卷,《毛詩韻考》8卷,《韻學弟子訓》4卷,《奏疏》30卷,詩稿若干卷。占地12畝。廳、堂、齋、室俱全,今遺存6間,其中堂屋、門樓耳屋各3……[詳細]
  該寺初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一1620年),初規模較小,結構簡陋。后隨漕運發達,回民人口增加,經濟富裕,在全明一(俗傳為明崇禎皇帝太子)阿旬帶領下募集資金,于康熙年間按西大寺式樣擴建。全寺占地面積6.2畝,正門為敬山造,上懸“開天古教”金字匾,兩旁八字門墻,各有1角門,門對面有1高大影壁。寺分兩院,前后院南北對列講堂各3間,前院另有南屋4間.二門為月宮圓門,左右有兩角門。主體建筑禮拜大殿前有1米高月臺,三面磚花墻為欄,兩旁立建寺石碑3通。大殿由卷棚、前殿、后殿三部分勾連而成,共50間,建筑面積88O平方米,各殿層層升高,房脊和山墻均飾有青色雕刻花磚。門眉高懸“教隆真一”,金字匾,抱柱楹聯為“……[詳細]
  青州昭德古街,位于山東省青州市,全國首屆十大“歷史文化名街”。因街內中段有昭德閣故名。是回族居住最集中的街道之一。昭德古街不是一條街,它是一個街區群,以回、漢為主。偶園街已經被開發,現正在大興土木,修建各種古跡,昭德街現還是回民聚居區,保存著古樸的生活習慣。昭德古街一直是回族聚居區,民族特色濃郁。古街一直保持原有歷史格局,老店鋪、青磚小瓦,古式木質板門,依稀可見當年商賈云集、游人如織的繁華。2009年3月12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推介活動”初評會結束,共有拉薩八廓街、北京國子監街等16條街道初評入圍。接下來,將由公眾和專家從16條初評入圍街道中選出10個,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終評……[詳細]
  位于成武縣大田集鎮大碾集村東側,清代道光年間大碾尚保存完好,今僅存碾槽和一碾輪。碾槽系用九塊長短不等的弧形帶槽的青紅石組成,寬80厘米不等,呈圓圈狀。直徑8米,周長25米。碾輪原有兩個,大小不等,均呈鐵餅狀。今置于碾圈中間的碾輪直徑1.7米(被埋入地下的碾輪直徑1米)。碾槽、碾輪均有明顯的使用痕跡。在大碾東1里許有大井村,村內有大井一口,據《史氏族譜》載亦為史弘肇屯軍所存。原井口很大,后屢經整修,今井口直徑仍有3米。成武大碾及附屬文物,歷史悠久,是五代后漢時期史宏肇屯軍使用的生產和生活工具,為國內罕見的古代屯軍實物見證,同時,又是一筆寶貴的旅游資源,它特有的建筑形制融合成魯西南地區旅游的獨特風……[詳細]
  海源閣位于山東聊城光岳樓南萬壽觀街路北楊氏宅院內,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進士楊以增所建。歷經四代人悉心相守,總計藏書四千余種,二十二萬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萬卷。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四經四史齋”、“瑯環之府、群玉之山”.....眾多學界泰斗,給予中國藏書史上久負盛名的海源閣高度評價。海源閣與江蘇常熟縣瞿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藏書樓。其中以瞿楊兩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書為最多,因之又有“南瞿北楊”的美稱,深為海內外學者所仰慕。海源閣藏書樓為單檐硬山脊南向樓房,……[詳細]
  寧陽靈山寺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境內,距縣城45公里,孤峰獨寺,海拔170米,東西兩面與明山和九頂蟠龍山相望。山下樹木蔥郁,四季交翠,山上松柏蔽空,云蒸霞蔚。靈山寺,唐稱妙峰寺,金改壽峰寺,創建年代不可考。由山陽沿盤路而上,近山頂時,山勢險峻、石級兩側設置鐵欄桿,山上“石佛洞”正對盤路,洞內鐫刻石佛像一尊。整個寺院呈橢圓形,南北長約60米,東西寬約49米,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院內碑碣林立,現存有明萬歷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石刻壽峰寺會記及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衍圣公孔敏圻撰寫碑文。中部為一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由立體建筑大雄正殿、東西兩廡、四角亭式鐘樓、鼓樓和大門組成。后院為……[詳細]
  左山寺,因左山上建有寺院而得名,是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古文化遺址。位于定陶縣馬集鎮郭莊村南。200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發現。現存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200米,總面積80000平方米。南土丘,南北、東西各200米,高約3米,黃褐粘土;北土丘,南北、東西各30米,高1.5米,灰褐土。從遺址上發現有龍山、商、周、漢文化層,并有灰土層、燒土塊,出土了夾砂繩紋鬲足、灰陶罐口、方格紋、蘭紋灰陶罐口、粗繩紋紅陶甕口、殘穿孔石斧、陶鬲足、豆盤、豆柄、板瓦、筒瓦等。據《定陶縣志》載:“左岡寰宇記云,左崗崗阜連屬,林木交映,左城故明,相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 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手机字幕大香视频蕉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