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城寺遺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招賢鎮紅星村香城林場,座北朝南,面積約6000平方米。現遺存有西面、北面圍墻,南面有石塊組成的臺階。寺廟在唐朝時期香火很旺,方圓百里的人都來朝拜。該遺址對研究唐宋時期的寺廟建造和發展演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詳細] |
![]() | 法雨寺遺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招賢鎮紅星村香城林場東北約1公里,四面群山環繞,寺廟門坐北朝南,寺的門前有石臺階約10米,寺廟遺址面積約1200平方米。寺廟山門由花石塊磊成,長11米、寬4米,山門高5米。該遺址對研究明朝以前的寺廟建筑有參考價值。……[詳細] |
![]() | 豸峰村民居位于婺源縣,時代為清。豸峰村位于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中云鎮,居民多為潘姓。豸峰村民居(含:成義堂、潘永泰宅、潘先熊宅、潘松印宅)于2006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成義堂已于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留元剛石刻(又名:元公碑)為南宋名人留元剛于嘉定十一年(1218)題字、十二年(1219)刻石的摩崖石刻。留元剛石刻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招賢鎮紅星村香城林場東2里田尾村山間田垅中,刻于一塊天然花崗巖石一側,為南昌西山著名的摩巖石刻。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翠微峰摩崖石刻(含金精福地、平寇頌、金精勝概、游金精)。金精福地”石刻,題于北宋皇佑年間。《平寇頌》,記載的是元軍鎮壓蔡五九起義軍的歷史。“金精勝概”,明朝萬歷年間贛州府同知南寧何天德所書。為江西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黃金埠窯址位于唐至五代十國,時代為唐至五代十國。窯址在江西余干縣黃金埠鎮劉家山一帶。主要燒青瓷,出土器物中以褐色梅花紋碗、圓形瓷硯、青瓷腰鼓最具特色。還出土有“貞元”紀年款的青瓷罐殘片。黃金埠窯址(含劉家山窯址、九妹山窯址、細橋山窯址)被公布為江西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鄧家貞節坊位于安義縣石鼻鎮鄧家村,建于道光辛丑年(1841),由當時的清政府為了表彰該村鄧沐英之妻黃氏堅貞不渝、恪守貞節而建立。該坊坐北朝南,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石坊,貞節坊建造工藝精湛,技術嫻熟,坊上紋飾雕刻精美,極具美感。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舊縣塔位于狄公祠西三百米處,為彭澤縣唐代縣衙,水道碼頭。稽“江西通志”記載,舊縣塔“建于唐、修于明”。彭澤縣志清同治癸酉年版記載,大對(舊縣)塔為“七層六面,磚石結構,塔基正六邊形,邊長3.726米。底層南北向開門。舊縣塔旁建有寶華寺一座,寶華寺始建于唐,至明天順已卯年(公元一四五九年)典史李紀重修后被粵匪焚毀,有遺基尚存。塔前建有穿方石板石橋一座俗稱“仙橋”。經省、市縣多方考證,省、縣于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一年,先后撥款五萬五千元使這一古建得到及時修復,在修復過程中發現晉時代花紋磚以及“大圣塔”字樣磚,并發現塔心石上浮雕四方力士神像其風格與唐代廟宇石雕雷同,故大圣(舊縣)塔,確為唐代始建修于明……[詳細] |
![]() | 瑪瑙壩農民協會舊址位于贛州市全南縣龍下鄉龍下村瑪瑙壩下圍蘭氏宗祠。1928年3月下旬,信豐農民暴-動-隊郭一清、黃達等人來到龍下瑪瑙壩。同年信豐農協會執行委員謝為都來到龍下開展運動,不久成立了瑪瑙壩農民協會。……[詳細] |
![]() | 東固平民銀行舊址位于東固鎮街道中心南側,座東南朝西北,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占地面積189.51平方米。1928年10月—12月,東固平民銀行和東固消費合作社在此相繼建立。1987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3]13號)公布東固平民銀行舊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