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太雷故居AA ![]() ![]() 張太雷紀念館座落在江蘇省常州市清涼路子和里3號的張太雷紀念館,由張太雷故居、張太雷生平事跡陳列室和輔助用房(書畫陳列室)三部分組成,全館建筑面積900平方米,陳展面積500平方米。張太雷紀念館中軸為一座兩進三開間木結構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前進門樓上方鑲嵌著由敬愛的鄧小平同志親筆書寫的“張太雷故居”匾額。天井矗立著張太雷同志的半身漢白玉雕像,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張太雷同志是中國0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建人,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的光輝形象。后進,張太雷一家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于此,他的女兒西屏、西蕾和兒子一陽都出生在這里。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復原陳列再現了他……[詳細] |
![]() | 約園位于興隆巷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內,全園占地近0.67公頃,俗稱趙家花園,系明朝官府的養鹿場。清乾隆初,為中丞謝旻的別業,名曰謝園。后為清史學家、詩人趙翼之孫趙起購得,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改建,葺而新之,定名約園,含“約略成園”之意。道光、咸豐年間盛極一時,奇峰異石為全邑之冠。當年園中花木扶疏,清流回環,池邊羅列奇石,每石題一峰名,有“靈巖”、“縐碧”、“玉芙蓉”、“獨秀峰”、“巫峽”、“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袖”、“駝峰”和“飛來一角”,成為著名的約園十二峰。全園大致分為三大景區:西部為四面環水的綠洲,舊名“西園秋實”;東區聚約園精華,面積約占三分之二,以池……[詳細] |
![]() | 大成三廠舊址位于常州市天寧區采菱路 78 號常州名力紡織有限公司內,大運河南岸,與“大成二廠競園、老廠房(民國建筑)”隔河相望,為中國現代杰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也是常州市目前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紡織工業遺產。現有廠門、三方廳、原衛生所、老門樓、濾塵塔各一處,倉庫兩處,占地面積3695 平方米,大多數建筑建于1937—1946 年間。2011 年12 月19 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劉國鈞(1887~1978),中國現代杰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出生于江蘇靖江,自幼家境貧寒,備嘗艱辛,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官僚資本傾軋下,慘淡……[詳細] |
![]() | 管干貞故居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前北岸。1995年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管干貞故居原是管干貞六世祖明崇禎元年(1628)探花管紹寧的“探花第”。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故居南臨顧塘河、北瀕白云古渡、西鄰蘇軾藤花舊館和呂宮狀元府、東銜趙翼及楊廷鑒宅。大門設在整個宅第的東南面,門檐高聳,兩側磚門柱守望,石框大門外有兩級石階及坡石。據史料記載,故居在清代有南北縱向八進,偏宅數進。民國初年,北面三進中的兩進平房一進樓房被焚于一旦,但仍存有中軸線主宅五進與后廳西側偏宅三進。管紹寧字幼承,一字謐如,號誠齋,明崇禎元年(1628)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崇禎年間,管紹寧先是升任少詹事,后任南京國子監司……[詳細] |
![]() | 唐荊川宅唐荊川原名順之,明代杰出的文學家、心學學者、抗倭英雄,常州文脈的杰出繼承和發揚者。唐荊川宅松健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群坐北朝南,分為東、西兩路,總建筑面積約1679平方米:東路設三個院落,西路現為四進,具有較高歷史價值。2014年,松健堂實施了整體修繕,修繕內容包括:屋面修補、院落建筑恢復,保存歷史痕跡,解除存在的安全隱患、恢復原有形制,目前修繕已基本完成。唐荊川宅分布于常州市青果巷,是建于明代萬歷年以前,有八桂、貞和、易書、筠星、四并、復始、松健、禮和等八堂,號稱“唐氏八宅”。現存貞和、八桂、筠星、松健、禮和等五宅,1982年3月25日,唐荊川宅被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臨清會館現位于市區青山路156號,老會館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現臨清會館為一組中西式樣結合的磚木建筑,建于1921年,時為江西臨江、清江木商會館。今存回字樓和朝東二層小樓各一幢,上下各五間,前后幢之間為天井,二樓有走廊貫通前后。該館現保存完整,是我市僅存的木業會館。2003年調整公布為常州市文物保護控制單位,2008年公布為常州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公布為江蘇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5月——2008年1月進行大修。“臨清木業公所”,亦稱“臨清會館”。“臨清”為江西省臨江府和清江縣的簡稱。臨清會館建成后,隨著交易的興隆,民國10年(1921年)曾在會館對面建有新……[詳細] |
![]() | 據調查,文化宮碑廊內現存有古碑石刻共有27通,其中宋代1通,明代5通,清代7通,民國2通,其余石碑年代尚待考證。前院碑廊存有明代至清代縣學興修碑刻,安放在東側壁間,分別為明洪武七年(1374)《常州府武進縣重修儒學記》、弘治十一年(1498)《重修武進縣儒學記》。西側壁間碑刻則是由城東郊原東岳廟拆遷后搬遷過來的,與縣學并無歷史淵源。后院碑廊碑刻數量較多,多為城市建設中拆卸下來的,已與原文物本體相分離,從保存碑刻遺存的角度出發,由常州文物部門集中安放在縣學。從碑刻內容上看,這些碑刻與縣學并無歷史淵源,內容較雜,有屠氏宗祠碑刻、保節保嬰慈善類碑刻,勒石永遵官府公告類碑刻、女性人物傳記類碑刻等等。目……[詳細] |
![]() | 紅梅閣位于常州市紅梅公園內。建于北宋年間,后遭兵火,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重建,改為飛霞樓,明代恢復紅梅閣名稱,現存紅梅閣是清代重建的。在常州市區紅梅公園東南隅。唐末屬水田寺,后歸薦福寺,傳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紫陽真人張伯端著經處,隸天經觀,南宋末毀于戰亂,元代重建道觀,元貞元年(1296)改名玄妙觀,并建飛霞樓于觀之東北。元末飛霞樓毀,明代在樓舊址建紅梅閣。歷經興廢,最后一次毀于太平天國時期。現存建筑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建。閣為木制,上下兩層,斗拱翹角,結構精巧,造型壯麗。四周廣植紅梅。每當冬末春初,梅蕾獨放,燦如煙霞。該閣建于2米高之土臺上,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下有回廊,斗拱……[詳細] |
![]() | 清涼寺位于市區和平中路488號。1964年4月17日,江蘇省常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25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涼寺是常州規模僅次于天寧寺的國內知名佛教寺院,最早是北宋樞密副使胡宿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請額建造的“報恩感慈禪院”,簡稱報恩寺,原在德安門外3里。元末報恩寺與胡文恭祠皆毀,明洪武初,古鑒輝禪師當住持時在原址修建,但規模很小,明永樂元年(1403),報恩寺才移建至今址。寺內仍建胡文恭祠,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禮部尚書胡濙因念其先祖胡宿曾為宋端明殿學士,且有祠在寺內,于是奏請朝廷改“報恩寺”為“端明寺”,得到明代宗……[詳細] |
![]() | 呂思勉故居位于常州市十子街8—12號。呂思勉故居坐北朝南,共4進,每進中間設有天井、花壇。,給人以古樸典雅、書香溢齋的氛圍。故居1937年登記時,產權人為呂誠之(誠之為呂思勉字;),占地面積共2.058畝,南臨十子街,北、西兩面均鄰民居,東側是局前街街道辦事處。東距晉陵中路不到50米。呂思勉父親曾把東宅房屋典當給他人,全家住西宅。直到抗日戰爭后期,才由呂思勉收回自用。解放后,故居部分房屋(共10間)曾駐軍。呂思勉于1952年5月31日呈文常州市政府民政科,因房屋敝壞,要求發還。文中有惟此屋年齡已近百年,本非良好建筑等語,由此可推知呂思勉故居當建于19世紀50年代初年(清咸豐初年),其祖父呂懋先……[詳細] |
![]() | 唐順之故居在青果巷86號,原名保合堂,為唐順之誕生地。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明嘉靖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因受讒革職,在宜興陽羨山中修文習武10余載,通曉天文、地理、歷史、數學、兵法、樂律、五行的文武全才。52歲啟用抗擊倭寇,病死任上。明崇禎六年(1633年)荊川玄孫唐宇昭改為貞和堂,沿用至今。荊川故居有八桂、貞和、易書、筠星、四并、復始、松健、禮和等八堂,合稱“唐氏八宅”,分布在青果巷中段今雪洞巷至西廟溝一帶。八宅始建于明萬歷以前,歷經興廢,今四并、復始二宅舊址已難覓,其余各堂尚存,部分已被改建,唯貞和堂、筠星堂基本保持原貌。貞和堂原名保合堂,唐荊川玄孫改名貞和,為唐荊……[詳細] |
![]() | 大成二廠競園、老廠房(民國建筑),位于常州市天寧區延陵中路268 號,大運河北岸,與“大成三廠舊址”隔河相望,是中國現代杰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現保存有園林、老廠房各一處,占地面積3484 平方米。競園坐北朝南,東西長47.25 米,南北長55.8 米,占地面積約2700平方米。圍墻高2.5 米,設有各式花窗。南墻中部有精美磚雕門樓,寬2.05米,高3.5 米,門兩側置石獅一對,高1.5 米。園內有三開間房屋兩進,面寬11 米,東西山墻均為觀音兜形制。第一進進深9.4 米,檐高4.7 米,脊高6.5 米,前后有軒。第二進進深7 米,檐高3.6 米,脊高7 米……[詳細] |
![]() | 武進醫院病房大樓舊址,位于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原為教會醫院門診大樓,于1933年7月1日為武進醫院成立15周年而建,病房大樓動工時舉行了奠基典禮,今奠基紀念碑仍存。今存樓屋一進,坐北朝南,呈凹字形,面寬五間,中間四層,兩旁為東西廂樓,上下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保存完好。整幢建筑中西合璧,美觀大方,是常州最早的現代醫院建筑遺存,是一院的標志性建筑。武進醫院是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前身。1918年由常州地方各公團士紳商民與監理公會商妥辦一長年醫院,教會即派芮真儒醫師,施密德宣教士,段產琛先生到常州籌劃成立武進醫院,芮真儒任院長兼醫師,院址在馬山埠陽湖縣衙署東首。1925年陽湖縣衙署舊址全歸醫院使用……[詳細] |
![]() | 史良故居位于和平南路143號,史良,女,抗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解放后任-部長、全國婦聯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等職。故居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佇立在和平南路這庭院的天井里,看著這座老房子,就想到史良的童年,仿佛看到她夜晚溫習功課的燈光,看到她從這里走出去讀政法大學的身影……,這座老房子的一磚一瓦、一柱一梁都曾經呵護過史良的成長。現今看到這座故居多年沒有修葺,至今還擠居著幾戶居民,家具雜物擠滿了空間。我曾想,常州這座人文薈萃的古城,是因為出了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包括史良這些人物,才顯出她的歷史價值和燦爛光輝,現在常州出生的0領導人的故居大都修茸一新,并作為旅游景點對外開放,而……[詳細] |
![]() | 趙元任故居在青果巷16弄15~22號。趙元任(1892~1982),系趙翼后裔,現代著名語言學家、音樂家、哲學家。故居系其曾祖父朗甫(清咸豐進士,金華知府)建于咸豐年間(1851~1861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元任9歲時,隨父母由天津護送其祖父執詒(官冀州直隸州知州)靈柩回常,遂居住此宅,并由父衡年在宅教授《書經》、《左傳》等古籍,在此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期。今存平屋二進,樓屋二進,上下各10間,為硬山造木結構。1981年元任89歲回鄉時,曾在此休息,由女兒新娜伴奏風琴,元任歌其所譜名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次年,即病故于美國。1987年12月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詳細] |
![]() | 劉國鈞故居在青果巷82~84號。劉國鈞(1887~1978),靖江人,定居常州,現代著名愛國實業家、文物收藏家。故居原為“唐氏八宅”中八桂堂舊址,共有門屋、大廳、客堂、經樓(天香樓)四進,均硬山造木結構。大廳面闊3間,明間寬3.75米,進深8檁,后有翻軒。三進寬度與大廳相同,進深9檁,左右通道有磚雕門框。兩側有走廊貫穿前后,每進隔有天井,植以桂花。全宅以垣墻圍成院落。三進假山后即經樓(天香樓),上下各3間。1987年12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文筆塔位于紅梅公園南端。始建于南齊建元年間(480-482年)。原為太平寺附屬建筑太平講寺塔,迄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宋代詩人楊萬里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句。相傳每當塔頂有祥光騰現,常州地區必有文人中狀元,為常州人文薈萃的象征塔高48.38米,磚木結構,7級8面,中有旋梯,登塔遠眺,令人賞心悅目。塔東區以硯池為中心,四周有墨香榭、碑廊、文筆樓、文思橋、夢筆軒、夕佳亭、待月亭、星聚橋、塔碑和牡丹臺等建筑,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塔西區以塔影池為中心,圍以觀賞文筆倒影的塔影山房、象征“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紀念常州最早的開拓者季札的季子亭。展示抗元高僧萬安和莫謙之的袈裟塔等建筑景……[詳細] |
![]() | 常州文廟大成殿是在常州市區市工人文化宮內。原為陽湖縣學宮,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歷代均有建修。現存大成殿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寬22。8米,進深16米,莊重古樸。殿前為大成門三間,硬山頂木結構,壁間嵌有重修文廟石碑三塊,大成門前泮池、石橋遺跡,保存完好。常州文廟選址于常州城之東南隅——今縣學街常州市工人文化宮內。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文廟大成殿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調整公布縣文廟大成殿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常州文廟大成殿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惲鴻儀宅建于清光緒年間,坐南朝北,成凸字形,有東、中、西三路,占地約7000平方米,是青果巷街區內比較大的民居住宅。建筑群平面略呈凸字形,相傳有房屋108間,磚木結構,均為硬山頂平房,由東側、正中、西側三部分組成,中間分別由夾弄和內走廊相隔,東側廂房處于廣敷義塾建筑后面,前后共3進。2011年12月1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太平天國護王府在局前街187號,原為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的府第。陳坤書(?~1864),廣西桂平人,清咸豐元年(1851年)一月參加太平軍金田起義,因作戰勇猛,被譽為忠王李秀成麾下第一驍將。同治元年(1862年)春,鎮守常州,被封為“殿前禮部副春僚頂天扶朝綱護王悅千歲”。同治三年,李鴻章率淮軍伙同戈登圍攻常州,陳率全城軍民浴血奮戰數月,力竭被俘,壯烈犧牲。護王府頭進門廳、二進轎廳、三進大廳均已毀廢。現存磚雕門樓內的回字樓為原王府內宅,占地588平方米。磚木結構,南北各上下7間2層。屋檐龍鳳紋和鯉魚跳龍門瓦滴水,具有太平天國藝術特色。轉樓的梁、墩、落地長窗等木構件上,分別雕有鳳、魚、兔、松鼠、蜻蜓……[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