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933年8月25日,中共安溪中心縣委在東溪召開大會,宣布成立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蘇維埃政府下設土地部、財政部、軍事部、肅反部、糧食部、文化部、婦女部等機構,機關駐地設在睏牛祖厝(陳氏祠堂)。這是安南永德蘇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建人民政權的偉大實踐和豐碩成果,它的成立標志著安南永德紅色蘇區正式形成。舊址為清朝騎廊式建筑,室內現展出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歷史陳列展。舊址被列為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福建省老區革命遺址、福建省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泉州市黨史教育基地。地址:安溪縣金谷鎮溪榜村 2020年12月,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舊址陳氏祠堂入選福建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坂頭花橋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楊源鄉坂頭村蟠溪上。始建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道光年間二次重修,咸豐三年(1853年)重建,民國元年(1911年)毀于火,民國3年重建。1982年重修。為樓閣式石拱木構單孔風雨廊橋,凈跨12.2米,13開間,面寬8米,高16米,南北走向,橋長40米。中央主樓三層翹檐,南北偏樓二層翹檐,每翹檐掛風鈴,現尚存九個。橋柱6排80根,橋柱及梁枋上有楹聯30余幅。頂有覆盆式藻井,拱、梁、柱繪人物故事、花卉圖案。橋內設神龕9個,內塑神像,橋中亭和兩端橋亭建有0。橋拱左右兩側的石縫中露出兩把寶劍的劍尖,直指溪面。橋亭內存清道光年間重修碑記兩塊。……[詳細]
  城內林氏宗祠位于仙游縣城內濟川巷31號,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宋政和三年(1113),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偏西),通面闊39.72米,通進深36.06米,建筑面積1432.30平方米。沿中軸線依次為前廳,天井、左右廡廊、正廳、左右護厝。前廳面闊五間,進深十五檁,懸山頂,抬梁穿斗式木結構;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十八檁,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構架。整棟建筑的木柱、梁、枋用材碩大。兩邊護厝均面闊八間,各設四個小天井。大小天井共九個,中軸線上大天井長9.36米,寬12.34米。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城內林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婆羅門佛塔一座坐落在廈門市同安區大同鎮大輪山梵天寺內的鐘樓北側,一座在梅山寺,照片所示為梅山寺婆羅門佛塔,原在同安區西安橋頭,為西安橋的附屬建筑物,放又名西安橋塔。據《同安縣志》記載,北宋元祐年間(公元1086年-1094年)同安縣人許宜、釋宗定建西安橋,并鎮以石塔4座,橋頭橋尾各兩座。1957年根據鄭振鐸建議,遷至現址保護,現存3座(1座殘缺)。佛塔為石構實心,高4.68米,3層方形,塔座及塔身浮雕取材佛教故事,形象生動逼真,是研究宋代婆羅門教和石雕建筑藝術的實物資料。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自駕:沈海高速同安互通至同安區,經環城北路至梵天寺可達。……[詳細]
  石獅城隍廟位于閩南風情十足的城隍街,城隍街位于石獅市區寬仁。前身為寬仁街,城隍廟的興盛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繁榮,該廟所在地便命名為“城隍街”。絡繹不絕的人區,充滿閩南特色的小店鋪,海內外慕名而來的香客。聚集在此,以現代人的姿態去領略古老閩南獨特又簡單的魅力。石獅城隍廟相傳始建于明朝萬歷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二年)。清朝康熙乾隆及光緒年間,均有修葺和擴建。民國十二年,石獅地方官紳、巨商及華僑捐款擴建,成為現在的規模。據傳石獅城隍公威靈顯赫,民間有何無法解決的難題,只要請城隍公去坐鎮,都能獲得0-的結果。如每年初四,石獅城隍為善信指點迷津、逢兇化吉,讓石獅人平安,生意興隆。給石獅帶來了一片繁榮的景象。石……[詳細]
  御簾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大祖厝位于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始建于明朝崇禎元年(1628),數年后因流寇焚毀,清康熙已末年(1679)重建。御簾村是土地革命時期東方--戰三明的主要集結地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敵后方。彭德懷、楊尚昆率領東方軍以明溪依托攻克沙縣期間,曾設司令部于御簾張氏大祖厝。1934年1月8日,彭德懷于此發布《三軍團向沙縣前進的命令》,25日晨,紅三軍團對沙縣盧興邦部發起總攻,并大獲全勝。2018年,御簾東方軍司令部舊址張氏大祖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各向外延伸60米,西、北各向外延伸40米。……[詳細]
  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為泉州知州鄒應龍以來泉的外國商人資金建成。橋呈東西走向,原結構基礎采用全河床拋填塊石和條石,橋墩為干砌條石,上部結構為石梁,兩側有扶欄,花崗巖梁橋,長約150余丈,寬1.4丈,橋墩31個。造橋時,泉州古城南門——徳濟門內有奉祀海神媽祖的天后宮,原名順濟宮,順濟橋因此而得名。順濟橋建成后歷代多有修繕,現僅存部分橋面和橋墩11個,其中西側殘留6個橋墩及連續的橋面,東側殘留4個橋墩及部分橋面,中間部分僅余1個橋墩尚殘存有一定高度,其余橋墩僅在低潮期間可露出部分石塊。順濟橋是古代泉州通往晉江的“孔道”,為研究泉州地區古橋梁發展歷史和泉州海洋貿易提供了重要史料。……[詳細]
  鎮安橋位于浦城縣臨江鎮本街,時代為清光緒。該橋位于浦城縣臨江鎮壓本街,橫跨臨江溪,連接水西村與水東村。橋四墩三孔,全長70.45米,寬3.6米,高6米。東西登橋引道各5米,石階各21級,旁立石護欄。橋墩大方石砌成。寬3米,長9.9米,每墩迎水面有大型神鳥石雕。墩上用圓木井字形平鋪疊澀出挑,再平放巨木為梁。橋面木質,上覆廊屋,廊屋單開間,立柱46支,懸山頂,單檐兩披水,檐下附風雨板,兩側翼設欄桿,置長條木凳。廊屋正中設神龕。橋東西兩端各立磚砌牌坊式門墻。拱門上方橫眉石刻“鎮安保障”。東頭橋臺留存殘碑,刊刻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民眾捐款額。鎮安橋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京,古稱大金,地處福建省霞浦縣東南海濱,靠近浙江。當地居民以漁業和農業為主,民風淳樸。引用浙江人的話,“北上去青島,南下去大京”,可見大京在江浙人心中的地位。大京漁村距縣城40公里。這里三面傍山,東面臨海,山川毓秀,地靈人杰。大京古城堡,歷經六百載風雨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據說是現今全國最長的鄉村古城堡,1991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寧德市霞浦縣長春鎮大京村類型:古跡軍事城堡游玩時間: 建議2-3小時開放時間:全天開放門票信息:無需門票。交通 在霞浦區間車站乘坐前往大京的班車,1小時一班,行程約一個半小時,票價19元……[詳細]
  將樂擂茶具窯址群位于將樂縣古鏞鎮勝利村五馬山窯址、將樂縣古鏞鎮玉華村廖厝山遺址、將樂縣古鏞鎮玉華村橫窠崠窯址、將樂縣安仁鄉武宿村良坊自然村良坊窯址,年代為五代—現代。簡介:由五馬山窯址、廖厝山窯址、橫窠崠窯址和良坊窯址等四處窯址組成,從五代北宋初、經明代、清代至現代,以燒制有擂茶的主要器具——擂缽等。其中,五馬山窯以燒制青瓷器為主兼燒陶器,廖厝山窯址、橫窠崠窯址和良坊窯址為專門燒造陶器的窯址。窯址群構建了從五代到現代的擂茶具發展的清晰鏈條。2013年,將樂擂茶具窯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各窯址地表陶瓷器堆積及窯爐遺跡周邊各外延40米。……[詳細]
  廬豐藍氏家廟位于上杭縣廬豐畬族鄉豐濟村青頭坪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又稱東山祠,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坐東南朝西北,占地2968平方米,建筑面積959平方米,由主堂、東橫屋、西橫屋、院門、禾坪、化胎等部分組成。中軸線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門樓、下堂、天井及兩廊、上堂。四柱三間五樓式石牌樓中間石刻“恩榮”二字,下刻“藍氏家廟”,大門左右兩側配置石獅、石鼓各一對。上堂面闊五間,進深四柱,廳堂為抬梁式木構架帶前廊后軒,懸山頂,三川式鏤空屋脊,堂后筑半月形化胎。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廬豐藍氏家廟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定風寺位于政和縣澄源鄉北斗村,年代為清、民國。簡介: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現存的三寶殿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后堂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彌勒殿建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觀音殿建于民國三十二年(1943)。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039.18平方米,三進合院式建筑,中軸線上從前往后依次為山門亭、彌勒殿、三寶殿、后堂、觀音殿。彌勒殿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兩邊廂房上建有八角形拱頂鐘鼓樓;三寶殿懸山頂,面闊五間,明間上飾覆盆式藻井;觀音殿面闊三間,懸山頂。保護范圍:寺墻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定風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赤石宮位于莆田市涵江區莊邊鎮尚書橋村新村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宋代,現存建筑為清道光六年(1826)重建,坐西朝東(偏南),面闊五間15.9米,進深17米,占地面積270.3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筑,由山門、天井、左右廊廡和正殿組成。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三柱7檁帶前廊,后檐石柱浮雕八仙人物。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9檁,前檐立園雕盤龍雙石柱。柁墩、雀替浮雕牡丹等花卉,基本完整保存清代建筑風格。尚書橋為附屬文物。保護范圍:赤石宮: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尚書橋:橋兩端各外延10米;上下游各外沿50米。2018年,赤石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閩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位于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后宅村,年代為1930年。簡介:1930年在此建立三朱地下交通站,為廈門中心市委、閩中特委(地委)乃至閩浙贛邊區省委和福建省委、泉州中心縣委等的重要交通站;亦是晉、南、惠、莆、仙等地的主要中轉站之一,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歷史時期。始建于1890年,1907年續建,由三座并列建筑組成。右落和中落均三合院式,主座面闊三面,進深兩間,墻體承檁,硬山頂;左落面闊二間,進深二間,硬山頂。2013年,閩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筑周邊各外延10米。……[詳細]
  埔坪林氏宗祠建筑群位于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年代為清。簡介:由花磚宗祠、林氏大宗、龍頭宗祠和綏豐宗祠組成。宗祠分前后兩排排列,前排為綏豐宗祠,后排由東往西依次為花磚宗祠、龍頭宗祠、林氏大宗。其中林氏大宗始建于清順治年間(1644-1661),以后陸續建設其他三座宗祠,占地面積1292.22平方米,建筑面積829.18平方米。建筑群坐北朝南偏東,均為兩落一進合院,懸山頂。清光緒十九年(1893),臺灣霧峰林家林朝棟等回鄉祭祖,立有“奇昴公祀田”碑記一通。保護范圍:各單體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埔坪林氏宗祠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紅三軍團政治部舊址科坑厝位于尤溪縣梅仙鎮梅營村,年代為1934年。簡介:建于清嘉慶年間(1796-1820),兩進院落,占地面積約956.8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410.2平方米。1934年8月11日,中國工農紅軍九軍團羅炳輝軍團長率部從大田入尤溪街面,經七口路過此地,在科坑厝墻壁上用毛筆書寫“只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農民起來打土豪分田地”“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等標語30余幅,落款為“紅軍乙8(宣)”。保護范圍:西南至村道內道牙,東北至山體邊緣,西北至現民居檐口,東南向外延伸15米。2018年,紅三軍團政治部舊址科坑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云門寺位于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雙池巷。宋德祐元年(1275)始建,元大德九年(1305)增建,明萬歷九年(1581)、三十六年(1608)修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1987年修復。是莆田明末清初抗清斗爭據點之一。吳門人寺僧佺修,托跡于此,暗中與邑人余、黃擔等人進行抗清活動。寺坐西向東,通面闊30米,通進深116米,占地面積3480平方米,為二進廊院式建筑。由山門、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兩廡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抬梁、穿斗式木構架,重檐歇山頂。殿內有十幾根宋代梭形柱和6根宋代方柱以及覆盆柱礎。拜亭為元代原構。云門寺2005年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螺洲天后宮位于倉山區螺洲鎮店前村江墘埕,始建于明中葉,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同治元年(1862年)兩次修繕,占地585平方米。坐北朝南,前臨烏龍江,由門樓、天井、大殿、后院等組成。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穿斗式木結構,雙坡頂,兩側設封火墻。門樓為牌樓式木構架,門前保存有嘉慶年間陳若霖等人重修天后宮捐款碑;還有陳景亮鐫刻天后宮歷史沿革碑。2009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門樓為牌樓式木構架,門口保存有嘉慶年間陳若霖等人重修天后宮捐款碑;還有陳景亮鐫刻天后宮歷史沿革碑。倉山螺洲天后宮對聯:湄島漂洋早晚帆檣皆順水;螺洲過海往來舟楫盡安瀾。殿建湄洲援溺功高垂萬古;宮先螺渚拯危恩渥頌千秋。潮汐接……[詳細]
  玉塘城堡位于福鼎市桐城街道玉塘村,年代為明。簡介:舊名塘底堡,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為抗倭御寇而筑。平面呈方形,北側順山勢突出,南沿海邊環繞,花崗巖石城墻,周長874米,高3.6米,厚3米,開東、南、西3門。西門和南門為拱形門,高3.5米,寬3.1米,厚2.6米;東門為長方形門,高3米,寬1.7米,厚1.7米。愛國將領戚繼光曾駐兵于此。附屬文物有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的玉塘夏氏義冢,系清順治十三年(1656)夏氏家族抗倭犧牲的族人合葬墓。2013年,玉塘城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堡墻四周各外延20米;義冢周邊各外延10米。……[詳細]
  壺南祠位于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營邊村,年代為明、清。簡介:坐北朝南,建筑面積714平方米,由門廳、拜亭、正殿組成,抬梁穿斗混合式木結構,懸山頂。正殿面闊五間,進深2柱,主祀陳衷瑜夫子。祠中保存有古石浮雕鯉魚一塊、古聯板一對、明代陳子神位牌一塊、古匾額四塊、明益王題字“道紹三尼”蓋有“皇明帝胄”“益太子章”印樣一塊,還有樟木等古匾,以及明萬歷版本《林子三教正宗》36卷一套、《四書正義》一部四本、宗禎母后血(書)印《玉經》一部等古牌古籍。保護范圍:建筑四周圍墻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壺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激情精品一区二区 | 正在播放国产厕所尿视频 | 综合久久资源一本 | 永久国产盗摄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