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氣古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九臺市卡倫鎮和氣村年代: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九臺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和氣古城城墻為夯土結構。方向25度,城墻周長1714米,東、西兩墻長407米,高2米,南北兩墻長450米.南墻高2米.北墻高3米。城墻頂寬2米,基寬15-20。在城外5米,城垣四周均有15術寬的凹洼地帶,即當年護城河遺跡。城墻四角均有角樓,長寬各10米,略高于城墻。東南、西南兩角樓已被破壞。東北角樓保存完好,北墻上以不等距離分布著略高于城垣的3個馬面,均長2米,寬10米。南墻上距東南角樓200米處設有一門,寬40米。門前16米有與墻垣相接的弧形姐坦歡進,即翁城。……[詳細] |
![]() | 民主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長白縣長白鎮民主村年代:新石器時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長白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位于長白縣城東南郊,地屬長白鎮民主村。遺址東西長約870米,南北寬約459米,文化層厚約2米,總面積39933平方米。1990年5月,經專家在遺址中采集木碳標本經碳—14測定時期為新石器。1999年2月26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已出土的陶石器表明,民主遺址是東北少數民族的歷史文明之一,也是東方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文化遺產,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為研究該縣乃至鴨綠江上游同期文化面貌,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科學依據。……[詳細] |
![]() | 長蛇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龍潭區江北鄉哈達村 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吉林市文管處是否開放:否位于吉林市龍潭區大屯鄉哈達村,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屬年代:青銅時代(西周初至秦漢之際)西團山文化類型。房址為半地穴式,分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形制。墓葬形制為石棺墓和土壙墓兩種。解放后,吉林省博物館、北京大學歷史系先后在此遺址進行了清理發掘,共發掘年代:原始社會房址15座,灰坑17個,墓葬4座,出土石、陶、銅、玉器612件。長蛇山遺址為研究吉林地區年代:原始社會房屋建筑和吉林地區年代:原始社會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詳細] |
![]() | “七道江會議會址”位于八道江區七道江鎮七道江村,原址是“通明炭礦”的辦公室,一座青石磚瓦結構的平房,總建筑面積96平方米。1984年6月進行了修繕。1987年被列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省委命名為全省首批中共黨員教育基地。2005年投資2369萬元擴建修繕為七道江會議會議舊址紀念館(包括復原舊址、展室、辦公室等),總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仿古結構,再現了1946年12月13日陳云、肖勁光等師以上干部開會的場景。展室配有歷史、圖片、文獻、實物、文字說明及多媒體放映室。2005年11月17日上午9時30分,時任0吉林省委書記的王云坤和白山市委書記閻寶泰為修繕……[詳細] |
![]() | 農安古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農安縣農安鎮內年代: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農安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農安古城位于今農安縣城內。古城呈方形,方向10度,周長3840米,其東墻936米,南墻984米,西墻937米,北墻938米.四垣有城門各一皆設于城墻的正中。在南門東側300米,西門北側4009米,東門北側400米處各設一小門。城墻系夯土結構。墻基寬30米,北墻殘高0.5--2米。東墻殘高1.3米。南墻大部分被破壞。僅南城門以東尚留殘痕。西墻皆被住房占用已無痕跡可查。四面均有角樓,東北角樓殘高7米,東南角樓殘高3米。西南和西北角稍有痕跡。……[詳細] |
![]() | 色樹背墓群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四批 1987.10.20地址:柳河縣城東南20公里年代:高句麗至渤海時期類別:古墓葬管理單位:柳河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色樹背古墓群位于柳河縣城東南20公里孤山子鎮色樹背村西南漫崗山坡上。東經126°00′,北緯42°13′之間,距色樹背村約700米,東距孤山子鎮政府所在地約3.5公里。南距平安屯1公里。東南1.5公里左右是新安古城。西面為連綿起伏的群山,南面山腳下有一水庫,北面山腳下有一條鄉路通往新安村,一條小河向東南流去,匯入三統河。色樹背墓群大體上分為兩種墓葬,一種為封土墓,一種為積石墓。除幾處早年被盜掘外,其他墓葬保存一般。……[詳細] |
![]() | 西荒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樺甸市橫道河子鄉西荒山村年代:戰國—漢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樺甸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樺甸橫道河子鄉西荒山村。該墓地墓葬類型為吉林省首次發現,在考古學上意義重大。青銅短劍作為我國北方青銅文化墓葬中的隨葬品,過去多見于遼寧省、河北省北部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在吉林省發現不多。西荒山墓葬集中地出土的青銅短劍,為深入探討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青銅短劍的分布、演化、斷代,及使用它的不同古代民族的情況等,增添了相當重要的價值資料,為研究我國東北少數民族歷史及其與中原文化的往來聯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詳細] |
![]() | 那爾轟會師遺址位于靖宇縣西南岔鎮光明村于家溝里。1981年4月20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5年8月底,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政治部主任李學忠率第二團兩個連150人與第一軍第二師部隊在南滿抗日游擊根據地靖宇縣那爾轟勝利會師,史稱“那爾轟會師”。這次會師,商討了籌備滿洲人民代表大會、籌建滿洲臨時人民革命政府和東北反日聯合軍總司部等重大事項,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的組成和東北南滿省委的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次會師使隔絕已久的東、南滿游擊區和根據地連成一片,擴大了抗聯隊伍的活動空間,打通了向東發展的通道。因此,“那爾轟會師”是東北抗日斗爭史上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轉折點,具有……[詳細] |
![]() | 星星哨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永吉縣星星哨水庫東岸年代:青銅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永吉縣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星星哨遺址位于星星哨水庫東岸張家溝的山頭上,北距岔路鎮6公里,南距大崗子公社12公里。1974和1976年先后兩次對水庫岸邊已暴露的37座石棺進行清理發掘,在相距1500米左右地段分布四個墓葬區,現已編號為A、B、C、D。這四個區域的總面積約2500平方米,在發掘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還有非常稀少的銅器。這些文物的出土,為近一步研究西團山文化氏族公社的經濟生活、社會性質及意思形態諸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科學價值的資料。……[詳細] |
![]() | 山泉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榆樹市恩育鄉新勝村年代:遼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榆樹市博物館是否開放:否城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長1580米.夯筑城垣,夯層清晰可見。土層黑黃相間,黑土夯層厚2-3厘米,黃土夯層厚4-5厘米。城墻殘基寬約9米.頂寬2米,殘高2-3米。東墻長390米,南墻長405米,西墻長395米,北墻長390米。東、北二面城墻保存較好,西墻南段60米外側遭到破壞,其余完好,南墻殘留二段,一段為200米,另一段為120米。城墻四角均有角樓.西南角樓己遭毀壞。據當地群眾介紹,在南墻兩側各有一門,但現無跡可查。……[詳細] |
![]() | 新安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撫松縣松郊鄉新安村年代:唐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撫松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撫松縣松郊鄉新安村西1千米,渤海時期。1986年調查發現,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3340米,城墻系劣筑,殘高1.5—2米,西墻破壞嚴重。有門址6處,城內有建筑臺基多處,大者高2米,面積1750平方米,還發現有冶鐵址,墓葬等遺跡,文化層厚0.6—0.8米,深達1.5米,出土有石斧、石鏃、石刀、黑耀石器、陶罐、鐵刀、鐵釘、鐵鏃,蓮紋瓦當及大量夾砂褐陶片和泥質灰陶片、瓦片,有人認為此即渤海豐州城址,現保存較好。……[詳細] |
![]() | 騷達溝墓群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一批 1961.4.13地址:吉林市船營區歡喜鄉下洼子村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墓葬管理單位:吉林市文管處是否開放:否位于吉林市船營區歡喜鄉下洼子村騷達溝北山上。騷達溝墓群屬年代:青銅時代西團山文化類型,從1941年至1953年,先后清理發掘28座石棺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北山頂一座大棺內出土隨葬品最多,表明當時已有明顯的貧富分化。墓葬形制多為塊石壘砌,少數為板石立砌。騷達溝墓群面積廣大,內涵豐富,因有山頂大棺這樣特殊的墓葬而對研究西團山文化所反映的社會性質、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詳細] |
![]() | 東古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東城鄉年代:渤海?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此古城坐落在平崗平原東端的本市東城鎮興城村。此城沒存有文獻記載,據調查質料,城址建筑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呈方形,東西各長525米,南北墻各長515米,方位10度。城墻系黃土夯筑,有角樓和18個馬面。城門址有兩處,分別設在東、南城墻中部,并有甕城設施。城外有寬10米的護城壕。城內曾出土獸面瓦當金宣宗貞祐二年款的“上京路萬戶鈕字號印”等銅質官印。此城對研究和龍市境內年代:遼金史具有重要價值。……[詳細] |
![]() | 大椅山河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輝南縣大椅山鄉韓家溝村年代:青銅至漢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輝南縣文管所遺址位于大椅山鄉政府所在地的葦沙河東岸山崗之上,西北距縣城朝陽鎮40公里。山崗由東南伸向西北,長達1800余米。山崗的東北側為韓家溝,西南側緊臨葦沙河,河流由遺址的東南角向西北方向蜿蜒流去,經樣子哨注入三通河。對岸是遠近聞名的大椅山,為龍崗火山群的火山噴發口之一,其造形奇特,拔地而起,如同一把巨大的太師椅矗立在葦沙河西岸遺址所在的山崗上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充足,視野開闊,是人們勞動、生息的理想地方。……[詳細] |
![]() | 龍首山城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吉林省遼源市龍首山公園內年代:戰國、唐類別:古遺址是否開放:否此城坐落于遼源市龍首山山上,該城依自然山勢疊土夯筑,是高句麗時期頗有影響的一座較大規模山城。此城周長約1200米,城垣設兩個城門,城四隅均有角樓痕跡。近西墻處并設有兩個蓄水池。城內遺物發現相當豐富,除較有特點的繩紋大板瓦和蓮瓣變形紋瓦當外,還發現很多種類型陶器沿。特別是城內所見多種鐵鏃形狀,均具有高句麗典型時代特征。龍首山山城是吉、遼兩省城內遺物出土較多的一座重要城址,該城所出遺物,具有一定重要考古研究價值。……[詳細] |
![]() | 東橫虎與禿葫蘆山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團林鎮年代:青銅時代類別:古遺址輝南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朝陽鎮東北約5公里的東橫虎山上。東橫虎亦叫東鳳舞。因在朝陽鎮的東、西兩面各有一綿延的丘陵,形若風舞,位于朝陽鎮之東的叫東鳳舞。位于永康鄉西2.5公里的禿葫蘆山上。西南距輝南縣城12公里,梅吉鐵路在遺址的南坡腳下穿過。禿葫蘆山遺址的東端為楊家街屯。南距小城子村2公里,輝南縣的環城公路在小城村前由西向東經過。沿梅吉鐵路向西1公里許是團林火車站,正北可與紀家街相望。遺址就坐落在起伏連綿的山崗坡地上。……[詳細] |
![]() | 偽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官邸(西宅),原址位于今長春市朝陽區西民主大街429號。1936年7月始建,1937年建成,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占地面積為1791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042平方米,總經費為14.7萬元,工程由營繕需品局設計,由戶田組施工。主樓一層有會議廳、前廳、接待室、餐飲等服務用房,二層是張景惠的辦公及家屬生活區。院內東花園由樹木、花壇、涼亭、水池、草坪組成,東南角有崗樓,西南角還有兩幢平方,分別為中、日“秘書官”的寓所。解放后,“官邸”先后為前蘇聯專家招待所、吉林軍區--招待所、吉林省軍區八一招待所。1994年被長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長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滿蒙文石碑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二批 1981.4.20地址:前郭縣長山鄉庫里村年代:清代類別:石刻管理單位:前郭縣文管所是否開放:否該碑坐落在前郭縣長山鎮庫里屯前, 俗稱 “庫里碑”。 因碑文為滿蒙兩種文字 ,故 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 此碑為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碑為清初順治皇 帝為其外祖父 、祖母而立 , 距今己有340余年 。石碑由額碑身 、 碑跌三部分組成 , 通高 5. 82 米, 石 碑 從 額到 跌,通體雕刻 精 細,造型完美 碑身正面陰刻有383個 滿蒙文題字 。……[詳細] |
![]() | 船口山城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龍井市光開鎮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龍井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船口山城位于龍井市開山屯鎮北15華里船口村五屯西北300米山頂上。全城用泥土筑成,近菱形。城址由東南城和西南城兩部分組成。東南城周長1.960米,西北成周長1.914米。西城中間有一道人工開鑿的壕溝,長450米,寬16米。城里共有5個向外隆凸的土臺和1個嗡門,4個沖水溝。城內有5處建筑址,其中東南城西角處有大型建筑址,32個基石以東西向排列成3行。船口山城始建于渤海時期,年代:遼金時期繼續沿用。……[詳細] |
![]() | 榆樹人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一批1961.4.13地址:榆樹市秀水鎮周家村年代:舊石器時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榆樹市文管所是否開放:否自1951年至1977年多次發現人類骨骼及古生物化石。據C14測定:距今7~4萬年。相當于山頂洞文化時期。周家油坊遺址,位于榆樹縣城西南18公里處大于鄉境內。遺址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為7公里。臺地標高200-220米,高出松花江面50-70米,被松花江支流所切割,成為崗垅地形.階地高出河床8-12米,該層含有古人類文化遺物和猛碼象、被毛犀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被稱為“榆樹動物群”。……[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