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白銀市旅游

白銀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會寧紅軍會寧會師舊址
  會寧紅軍會師紀念地位于中國甘肅省中部的會寧縣古城,它是歷代為兵家必爭的重地。會師舊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紅軍會師樓及古城墻;紅軍會師聯歡會會址--文廟大成殿以及-同志親筆題名的三軍會師紀念塔;-元帥親筆題名的“會寧紅軍會師革命文物陳列館”;紅軍長征將帥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于會寧城,標志著萬里長征勝利結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勝利。當時,中央領導曾在西津門樓上開過會,故于1958年將西津樓改建為紅軍“會師樓”。紀念地于1986年建造了高達28.78米,共11層的紀念塔,正面雕刻著-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18個大字。而在會寧縣大墩梁和慢牛坡還修建有紅軍長征紀念碑,借以紀念那些在中國紅軍萬里長征中英勇獻……[詳細]
永泰城址
  永泰城址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駐地一條山鎮西25公里老虎山北麓,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筑城,城周約1700米,城垣高12米,四面筑有半圓形城,城門南向,外筑甬城,形似0。現甬城已毀,東北城有損壞,其余保存尚好。城四周有護城河,寬約6米,深1~2.5米,是一道完備的軍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兩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據《永泰城記》載,清雍正皇帝二年,忠信公岳鐘琪回鄉祀祖,見龜城之形建議說,永泰城雖建造似龜形,但未有五臟,宜補之,遂在城內為鑿五眼井,以補龜城之五臟,并在北城角設一大池,叫“甘露池”,合諸井并各為二腑,以補龜城地脈,增添龜城之靈氣。古城內原有大佛寺、諸神閣、玉皇殿和數道牌樓等古建筑群。永泰城是一個介于高山、戈壁、黃河、沙漠、綠洲相交匯的地方,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給這座古城留下了……[詳細]
小川瓷窯遺址
  小川瓷窯遺址位于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鎮小川村北的瓷窯溝內,西距城區15公里。遺址沿瓷窯溝北岸自東向西分布,由依山而建的直煙窯向平地而建的饅頭窯過渡,規模漸次宏大,分布面積達60萬平方米。窯址主要由黑石峴遺存、大水溝遺存、老瓷窯遺存和靖遠陶瓷廠舊址4部分組成,堆積層厚度達6—10米。小川瓷窯創燒于北宋,其剔刻花瓷器燒制或早于其他西夏窯址,對研究西夏窯的起源和興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燒窯史歷經宋、西夏、元、明、清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直沒有中斷,有深厚、完整的文化堆積層,對研究北宋以來北方民窯體系具有重要價值。2019年,小川瓷窯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保護標志碑為基準點,東至黑石峴遺址區東側道路以東300米,南至磁窯溝道路南側山體以南250米山脊處,西至靖遠瓷窯廠……[詳細]
牛門洞新石器遺址
  牛門洞新石器遺址牛門洞新石器遺址位于縣城西北頭寨子鎮牛門洞村,面積約16平方公里。牛門洞周圍的大地梁、慶條灣、清明灣、中灣頂、華岔陰山等山梁的陰面,多為墓葬區。1920年當地秦安移民墾荒時首次出土彩陶罐。70年代農田基本建設中,發現在上述山梁深1米處,每間隔1米,即有墓穴,內有大量壺、甕、罐、缽盆等彩陶及骨球、石器、刮削器、紡輪等隨葬品;并在生活區出土大量陶器,制罐工具、生活用具、石祖、石、權杖頭等。文化層厚1—2米,鑒定屬馬家窯文化馬廠、半山類型。1982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成a影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