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御山圣容寺位于永昌縣城北10公里處的御山峽西段,城關鎮金川西村一社。據史料記載,御山圣容寺始建于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建成后命名“瑞像寺”;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西巡張掖時,“躬往禮,敬厚施,御筆改額‘感通寺’”;中唐、吐蕃統治河西時,改名御山圣容寺至今。在古絲綢之路上具有較高的歷史地位,是河西地區著名的漢傳佛教寺院之一。御山圣容寺遺址背靠古長城,南北兩山逶迤蜿蜒,山形奇特,被譽為白象托塔。至今保存下來的遺跡:有建于盛唐時期的土基佛塔兩座,形制同西安小雁塔,一塔高16.2米,空心,可登塔頂,2001年7月,國務院批準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雕制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詳細] |
![]() |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于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城中四街交匯之處。建于明神宗萬歷十五年(1587年)。鐘鼓樓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臺兩部分。臺基邊寬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樓閣重檐廡殿頂共二層三檐,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斗拱為雙翹無昂,共五踩,卷剎弧線。上層屋檐及檐柱向內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樓臺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磚,兩道拱門縱橫其中,通達四街。樓體四面各懸巨匾三塊,匾文為“麗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闕迎恩”,(東上、中、下);“文運天開”,“魁壁聯輝”,“云錦天香”(南上、中、下);“中天一柱”,“懷柔西域”,……[詳細] |
![]() | 時代:西周至春秋三角城遺址位于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三角城村北側,面積約430萬平方米。屬沙井文化。1924年發現,1979年~1981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和武威地區展覽館對該遺址多次發掘清理。遺址以城址為中心,東、西、北三面分布有墓葬區和祭祀坑。地面隨處可見屬沙井文化的夾砂紅陶片。已清理墓葬585座,出土金器、銅器、鐵器、石器、陶器,卜骨、貝幣、毛、麻織品及皮革等文物共2112件。三角城遺址是一處集西周至春秋時期城址、墓葬群以及房址、窖穴、祭祀坑為一體的大型遺址。遺址文化堆積較厚,延續時間較長,對深入研究沙井文化內涵、河西走廊史前文化以及先秦時期西北少數民族史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2013年5月,……[詳細] |
![]() | 北海子塔位于永昌縣城北武當山南的金川河南岸石臺地上。又名金川寺塔、雙河樓塔。樓閣式實心磚塔,八角七級,通高25米。1-3級交錯開門,至頂端寇以圓錐形鐵剎。塔基層東、西壁題有“定西戍”、“光東閣”磚雕匾額。景點特色:塔角裝有琉璃獸頭及風鈴,層層置單檐,以磚疊澀襯挑出2019年10月7日,北海子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