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西藏自治區 > 昌都市旅游

昌都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芒康縣鹽井古鹽田
  古鹽田歷史悠久,距今約有1300多年歷史。在瀾滄江東西兩岸的沙灘和懸崖陡坡上層層搭建有3200多塊鹽田,年產鹽達數百萬斤。這里可以觀賞到手工制鹽的全過程,還可以看到獨特而原始的生產工具、勤勞樸實的鹽民和淳樸的民俗風情。中國茶馬古道西藏鹽井歷史文化展覽館是中國第一家關于茶馬古道歷史的展覽館;曲孜卡溫泉群共有108眼溫泉,號稱“百泉映月”,水溫25度-80度不等,含二十多種礦物質,屬溫泉中的極品,是一個天然的療養院。鹽井古鹽田位于芒康縣納西民族鄉,距縣城107公里,214國道瀾滄江東西兩岸,海拔2300米左右!胞}井”是由于產鹽而得名,鹽井藏名為“擦卡洛”,“擦”即意為鹽,就是生產鹽的地方,據史料記載早在唐朝時期鹽井就有曬鹽的歷史,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這里有純樸的民俗,當您看到房內的鐘乳晶……[詳細]
2、強巴林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強巴林寺
  導游強巴林寺位于昌都鎮內的四級臺地上,由宗喀巴弟子喜繞松布于公元1444年創建的。昌都強巴林寺有五大-世系,十二個扎倉,僧人最多時達5000余人,并轄周圍小寺70座。該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經堂內塑有數以百計的各類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畫以及眾多的唐卡畫,可以說是匯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帶最高水平。強巴林寺不僅是康區最大的寺廟,而且還堪稱康區文化藝術寶庫。強巴林寺的古慶跳神素以猙獰逼真的面具,整齊典雅的動作造型,宏大的場面而聞名雪域高原。該寺跳的鋮斧舞,服飾整齊華麗,舞姿古樸典雅,配器簡約清越,以該寺獨有的宗教舞蹈為形式的昌都藏戲在整個西藏自成一派。該寺-跳的“卓”舞更是一絕。拍照提示:要想拍攝兩江環抱寺廟和周圍鱗次櫛比的僧房和藏式民房組成的壯觀景色,需要到昌都鎮對面……[詳細]
卡若遺址
  卡若遺址位于昌都地區行政地(昌都鎮)以南約12公里處,瀾滄江西岸卡若河出口的二級階地上,高出江面約60米,海拔3225米;東北緊鄰214國道,西南500米處為今卡若村,南依扎日山,北接子隆拉山?ㄈ暨z址面積約1萬平方米,1978-1979年兩次發掘。遺存分為早晚兩期,年代距今約5550-4100年。卡若遺址已經發掘的1800平方米有面積內,建筑遺存十分密集,上下重疊,左右相并。其類型也比較復雜,有房屋、燒灶、圓型臺面、道路、石墻、圓石臺、石圍圈和灰坑等?ㄈ暨z址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卡若遺址內共發掘出房屋基址28座。根據房基剖面形狀的不同,可以分為圜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種類型。遺址內出土的石器以打制石器為主,其次為細石器和磨制石器。陶器中早期紅陶較多……[詳細]
4、達律王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達律王府
  達律王府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貢覺縣莫洛鎮登卡村內。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達律王府藏語為宗嘎(白色宮殿),相傳宗嘎是當時康區一帶第一座宮殿。達律封王后,統治了當時貢覺十二片區域,擁有奴隸幾千余人,先后在其領地境內修建三座寺廟,逐漸成為當時貢覺的政教領袖,得名達律杰布(虎身王)。該建筑建于吐蕃時期(約公元九世紀)。后在八思巴前往元大都時進行了重建,系當時貢覺首領達律•阿尼森培的城堡。該府佛堂內還繪有五方佛壁畫,根據《貢覺通志》記載,該壁畫系元代所繪。特別是屋頂佛堂望板上繪有大面積彩繪,其年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貢覺縣達律王府于2009年12月被評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達律王府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查杰瑪大殿
  查杰瑪大殿位于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類烏齊鎮,距縣城30公里。查杰瑪大殿是昌都地區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屬楊貢寺管理。楊貢寺是由高僧桑吉溫于公元1277年創建的,是達垅噶舉派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溫奠基修建查杰瑪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該殿一向以雄偉壯觀的氣勢、珍藏眾多的佛像經典而聞名于世。大殿面積為3334平方米,大殿分為花殿、紅殿和白殿,共三層,另加大金頂,高度為48.5米,豎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約9米,需2人合抱。大殿坐西朝東,總建筑面積3334.64平方米。建筑主體呈四方形,邊長53米,殿內柱子林立,共聳立180根柱子,其中64根柱子高約15米。殿堂為三層,高48.15米。下層樓見方長53米,中層每面長度為40.30米,上層每面長度為12米。這些……[詳細]
仁達摩崖造像
  仁達摩崖造像位于察雅縣旺布鄉境內丹瑪山崖,造于公元804年。造像的主要部分位于仁達殿內,正中是近2米高的大日如來佛,左右分別有8個隨行弟子和2個飛天神女。在佛像左邊和下部共有31行吐蕃時期古藏文,在佛像左下方約有60多個漢字,其內容涉及吐蕃時期的歷史、政治、經濟、法律、文化、文字等諸多方面,還有線刻的護貝龍王。整組造像依山雕鑿、比例均勻、布局合理、造型大方,是極為珍貴的吐蕃時期石刻藝術品。察雅仁達摩崖造像是目前康區一帶發現的最早、最為完整的吐蕃時期的摩崖造像。2019年10月7日,仁達摩崖造像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小恩達遺址
  小恩達遺址是今考古界近年發現的西藏地方新石器時期的重要遺址之一,因位于昌都鎮的小恩達村附近而得名。小恩達遺址海拔3200米,面積為10000余平方米。經1986年調查并部分考古試掘,發現有大型打制石器、細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和木炭渣等遺存。據推測,年代與卡若遺址相近,文化特征與卡若遺址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距今約4000多年。景點位置西藏自治區昌都縣縣城北小恩達村類型:古跡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免費開放![詳細]
  昌都革命歷史博物館依托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辦公舊址于2016年8月建成并開館。它的建成標志著昌都文物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和“讓歷史文物活起來”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動體現,有利于將傳統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新興動力,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為藏東規模最大的紅色遺跡集中保護展示區,該館總占地面積10904平方米,建筑面積1559平方米,布展面積1105平方米,分12個展廳,以時間為沿循,從全國解放到昌都解放,從平息叛亂到民主改革;以紅色遺跡專題展為形式,有重點、集中式反映昌都偉大的革命建設歷史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事跡;共展出各類革命歷史文物100余件(套)、圖片200余張。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觀……[詳細]
  囊巴朗則石雕位于西藏自治區芒康縣,年代為唐。2019年10月7日,囊巴朗則石雕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综合久久免费视屏 | 免费偷拍一区2区三区 | 中文字幕欧美亚日 |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网站乱 | 亚洲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