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遵義市旅游

遵義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遵義會議會址
  遵義會議會址在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個建筑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當年為房主經營醬醋及顏料紙張。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著毛澤東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唯一的題字)。街面房連接主樓與跨院之間有一座青磚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藍瓷鑲嵌著慰廬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篤二字。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為曲尺形,磚木結構,歇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樓房有抱廈一圈,樓頂有一老虎窗。樓層有走廊上,可以憑眺四圍蒼翠挺拔的群山,指點昔日紅軍二占遵義時與敵軍鏖戰地紅花崗,插旗山、玉屏山、鳳凰山諸峰。會址主樓上下的門窗,漆板粟色,所有窗牖均鑲嵌彩色玻……[詳細]
茍壩會議舊址
  茍壩會議會址位于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茍壩村馬鬃嶺山腳,距縣城50公里,距歷史文化名城遵義60公里。茍壩是一塊三面高山環繞的壩子,壩子南北長約3公里,東西寬1公里;東北、西面山峰林立,其主峰馬鬃嶺海拔1425米。1935年3月初,中央紅軍軍委縱隊進駐茍壩,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國家政治保衛局、蘇維埃銀行、《紅星報》部等中央紅軍機關則進駐茍壩北端的山麓縱深地帶。1935年3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縣茍壩召開會議,先是討論紅軍軍事行動,后發展為討論紅軍下一步戰略方針和改組中央軍事領導,會議采納了毛澤東的意見,撤銷進攻打鼓新場(今金沙縣)的計劃,制定了新的戰略方針,使紅軍勝利實現戰略大轉移。會議決定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以周恩來為團長,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在當時……[詳細]
湄潭浙江大學舊址
  湄潭浙江大學舊址位于貴州湄潭縣湄江鎮和永興鎮,原有文廟、天主堂等25處,現保存較好的主要有9處。包括湄潭辦公室圖書室舊址(文廟)、談家楨等教授住處(天主堂)、研究生院舊址(義泉萬壽宮)、湄江吟社舊址(西來庵)、理學院物理系舊址(雙修寺)、永興分校教授住處、農學院畜牧場實驗樓舊址、文藝活動舊址(歐陽曙宅)、學生住處(李氏住宅)。抗戰期間,浙江大學師生在竺可楨校長的率領下西遷至湄潭縣城及城東北永興鎮境內。湄潭人民支持浙大辦學,浙大在湄辦學期間對湄潭文教育才、農業生產作出了應有貢獻。湄潭浙江大學舊址包括湄潭文廟(浙大辦公室、圖書館舊址)、天主堂(浙大教授住處)、義泉萬壽宮(浙大研究生院舊址)、西來庵(浙大湄江吟社舊址)、和李氏古宅(浙大學生住處)等九處。1937年秋,抗日戰爭爆發,浙江大學被迫西遷……[詳細]
遵義海龍屯
  海龍屯是貴州首個且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位于遵義市區西北20公里的龍巖山上,2015年作為中國三大土司遺址之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同年榮獲“全球十大考古發現”,被考古專家譽為“中國的馬丘比丘”。它的建造時間比馬丘比丘還要早200年。海龍屯土司遺址融神秘的風水與軍事防御體系于一體,是楊氏土司家族統治古播州長達725年的重要遺存,也是當今中國乃至亞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紀軍事城堡遺址。屯前設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飛鳳關、朝天關六道關卡,屯后設有萬安關、頭道關、二道關,共九道關卡組成森嚴的軍事壁壘,各關之間有護墻相連,隨山勢綿延十余里。屯內老王宮、新王宮、總管廳、金庫、軍營、校場、火藥庫、繡花樓等遺址尚存。海龍屯土司遺址具有鮮明的黔北文化特色,見證了古代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對西南多民……[詳細]
正安尹道真務本堂
  新洲鎮尹珍務本堂,位于正安縣城北新洲鎮政府大院內,距正安縣城40公里,東靠道真自治縣,南連本縣楊興鄉,西鄰桐梓縣,北接四川省南川市,海拔高度640米。務本堂是東漢名儒、貴州文化教育始祖尹道真先生講學、居家及墓葬之地。務本堂為尹珍當年講學處。始建年代不詳。原為草堂三楹。明萬歷四十年(1612)重建。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慶二十年(1859)、咸豐年間數次修葺。同治年間悉毀,光緒十二年(1886)再建。坐南向北,主體建筑為封閉式四合院,中軸線對稱、軸線上依次為門廳、兩廂、天井、正堂(講堂),四面均為高10米青磚砌筑的維護體墻體。由大門、倒座、兩廂、正堂等組成。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20平方米。正堂面闊三間、通面闊10米,進深三間、通進深9.5米,穿斗式封火山墻青瓦頂。大門額橫排……[詳細]
瑪瑙山營盤遺址
  瑪瑙山營盤遺址,由瑪瑙山營盤遺址、官田寨、錢氏家族墓葬、古橋、古道等文物建筑本體和文物環境構成。充分利用山、崖、洞、水等自然條件,周密考慮了攻、防、退、守而建成。七山連接,七營貫通,營門、炮臺遍布四周,碉堡、了望臺矗立其上。地上為八卦陣圖,地下有溶洞。中營山體腹內溶洞與地面工事相連,洞內可容千余人。具有很高的軍事研究價值。保存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遺址海拔835—877米不等。以石砌筑,包圍小山7座,其中金盤山墻內面積5231.68平方米,-面積27308.46平方米。墻高5米,基寬1.2米,以石條、石方、石塊、石礅砌筑,未用灰漿粘合,牢實堅固。大石超過噸,小者百余斤,用石估計10萬立方米。瑪瑙山古軍事洞堡位于鳳岡縣城北20km的綏陽鎮,始建于南宋紹興元年(1132),擴建于清代咸同年間(18……[詳細]
四渡赤水戰役舊址
  四渡赤水戰役,發生在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貴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區。這次戰役徹底擺脫了-的圍追,扭轉了長征的局面。也是毛澤東的軍事戰略開始震驚世界的開始。地址:貴州習水縣土城鎮赤水河出行:可以到貴陽金陽汽車站,有車直達習水,七個多小時,再轉車到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位于土城鎮團結街,原稱花園,長征時紅三軍團司令部在土城駐地,為中西合璧兩層磚房,由原-副主席張震將軍題寫館名。紀念館突出介紹四渡赤水戰役的全過程,以土城戰斗、一渡赤水河為重點,真實再現歷史,突出表現毛澤東等軍事指揮家軍事指揮藝術上的“神”,凸顯四渡赤水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歷史地位。四渡赤水紀念館采用圖片、文字、實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布展。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了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的戰斗經歷,并突出了“土城戰役”在“四渡赤……[詳細]
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
  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位于赤水河畔仁懷市茅臺鎮楊叉街,這里海拔僅在415米左右,冬暖夏熱,綠色植被豐廣,地質結構主要是侏羅白堊系紫砂頁巖,對流經溪水有較好的過濾作用,豐富水的礦物質成分,使造酒契合于自然,能釀就品位高貴的酒。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分別建有糧倉、曲藥房、窖池、烤酒房等基礎設施,加上后來國營茅臺酒廠時期修建的各類釀酒廠房共計十處,占地面積約二十余畝,地界內有古井一口,名“楊柳井”,井水清澈甘美,含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早期茅臺酒就用此水釀成。茅臺酒釀酒工業遺產群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光緒五年(1879年)民國十八年(1929年)先后三次分別建有“成義酒坊”“榮和酒坊”和“衡昌酒坊”,1951年由政府統一接管,更名為“仁懷茅臺酒廠”。后隨茅臺酒……[詳細]
天門河水電廠舊址
  天門河水電廠舊址位于貴州省桐梓縣。年代為1943年。筑壩成湖的小西湖因當年關押少帥張學良而遠近聞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距它約1公里處,樹木掩映下的一棟單體建筑暗濕的地下室內,兩套閑置的發電機組,在抗戰時期卻日夜不停運轉發電,保證了兵工廠的武器制造。這里就是貴州省第一個水電廠——天門河水電廠。1938年隨著抗日戰爭形式的變化,各地兵工廠紛紛遷至貴州桐梓,因電力缺乏,國民政府于1939年冬開始籌建水電廠,選址在大婁山山脈的上天門洞西側,為便于隱蔽,利用天然溶洞作地下主機房,其引水道、尾水道均設為地下暗道。主機房上部地面為輸配電房,就是我們看到的這棟小房子。當年有四所大學參與設計,并在建成的主機房內留下校名和校徽。1941年春天水電廠及其配套工程開始動工,1945年5月調試完成,放水供電。2019年……[詳細]
尚嵇陳玉壂祠
  尚稽陳玉壂祠位于遵義縣尚嵇鎮內。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1942年、1965年兩次維修。祭祀清代發展地方蠶桑業的遵義府知府陳玉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祠由山門、兩廂、主閣、陰陽雙閣、走廊、客房等建筑組成。主閣四重檐六角攢尖灰筒瓦頂,平面邊長5.6米,通高30米。翼角懸掛銅風鈴。寺內后檐存清代建廟石碑1通。陰陽雙閣又稱藏書樓。陪襯于主閣南北兩側,雙閣對稱、形制相同。閣為二層,底層面闊三間、通面闊4.8米,進深1間,通進深6米,建筑面積30平方米。二層居底層明間上,面闊一間4米,進深1間5米。穿斗式歇山灰筒瓦頂。正脊剎為一站立羅漢。建筑博采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建筑之長,六角飛檐,銀牙高啄,流丹溢彩,寶頂凌空,直插宵漢。其主閣、襯閣布局錯落有致,近百……[詳細]
11、楊粲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楊粲墓
  楊粲墓,坐落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永安皇墳嘴,距市區10公里。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間。為平頂雙室,用白砂巖條石砌筑,最大的一塊石料達一萬二千余斤,以子母扣層層套合的方法固定。占地面積60平方米,在西南地區已發掘的同類墓中居于首位。楊粲墓的平面布局是南北兩室并列,為夫婦合葬墓,南室墓主是楊粲,北室墓主是他的妻子。兩個墓室結構大致相同,均由墓門、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組成,中有過道相通。四角墊有圓雕龍柱,兩側為交股的龍身和龍尾。后室墓頂各有一方形藻井,當中分別鐫雙鉤“慶棟”(男室)、“德宇”(女室)字樣。兩室墓門的高度、位置、裝飾基本相同,安有仿木構單頁門扉,可以開闔關鎖。楊粲墓最具特色的是在墓內外分布著內容豐富,技藝精湛的石刻裝飾。大致可分為人物、動物、花草、器物五類。雕刻技法以高、低浮雕為主,……[詳細]
復興江西會館
  復興江西會館復興江西會館,位于赤水市復興鎮。又名萬壽宮。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光緒八年(1882年)被火焚毀,宣統二年(1910年)重建。坐南向北,中軸對稱,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由山門、戲樓、兩廂、正殿、后殿等建筑組成。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4米,進深3間、通進深10.5米,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封火山墻青瓦頂。前后檐柱、廊柱用直徑0.57米,高11米石柱24根。撐拱、雀替、掛落、駝峰等構件雕刻精湛。后殿除體量稍小外,制式與正殿一致。……[詳細]
海龍囤軍事古堡景區(海龍囤遺址)
  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和地理上的特殊環境,貴州各地遍布屯堡建筑,年代較早、規模較大且保存較好者恐應首推遵義海龍屯。這座城堡的建設,耗費了宋、明兩朝播州勞動者的心血。其設計構思之奇巧,建筑工藝之精湛,設施配置之齊備,即使用今天的眼光來觀察,也令人贊嘆不已。海龍屯雄踞于遵義市北30公里之龍巖山上,史稱“龍巖屯”,今存明萬歷年間楊應龍鐫立的《驃騎將軍示諭龍巖屯嚴禁碑》可資考證。據有關部門勘測,屯內廣袤1.59平方公里。屯由外城、內城構成,其上建有銅柱關、鐵柱關、飛虎關、飛龍關、飛鳳關、朝天關、萬安關和西關、后關等9關。各關均以巨石壘砌,建于懸崖之巔,可謂“固若金湯”,古人盛贊曰:“飛馬騰猿,不能逾者。”即便如此,楊應龍仍不放心。他在《龍巖屯嚴禁碑》中稱:“今重緝之,以為子孫萬代之基,保固之根本耳。然……[詳細]
14、鄧萍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萍墓,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軍山烈士陵園的紀念碑的北面小山坡上,通寬32.55米,是“鄧萍烈士之墓”,埋有鄧萍烈士的遺骸。為了紀念在遵義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時任紅三軍團參謀長的鄧萍同志,繼承和發揚革命先輩的優秀品格和崇高精神。1957年,在中央軍委和彭德懷同志的親自關懷下,經黨政和各界人士的努力找到鄧萍烈士遺骸,1958年開始動工修建鄧萍墓,1959年鄧萍墓建成。1986年10月15日,國務院批準遵義紅軍烈士陵園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務川大坪漢墓群位于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分布于該縣大坪鎮龍潭村洪渡河兩岸的團堡、長坳、朱砂井、中寨、趕子元等村民組境內,占地總面積30萬平方米,為黔東北一帶已發現的大型漢墓群。大坪漢墓的年代從西漢早期一直延續至東漢晚期,持續近四百年,出土器物具有秦、巴、蜀等文化因素,呈多元化的特點。20世紀60年代,當地村民常在這一帶拾得銅矛、箭簇等小件銅器和殘陶器、陶片等。1981年夏,經調查證實系一漢墓群。1982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至2008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4次在此發掘漢墓43座、窯址2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套)。墓葬形制有土坑墓,長方形、凸字形、鏟形券頂磚、石室墓、巖坑墓等。出土遺物有國家一級文物銅蒜頭壺,國家二級文物提梁鼎、青銅甑、穿繩錢串,……[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中国一级特黄精品在线播放 |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 亚洲香蕉久久精品 | 亚洲热情在线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