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獨山革命舊址群AAAA ![]() ![]() ![]() 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距六安市區(六安火車站)40公里,是全國重點打造的100個紅色經典景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重要節點。核心景區內主要有9處革命舊址、1處六霍起義紀念館、1處革命紀念塔以及龍井溝景區,其中9處革命舊址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蘇維埃俱樂部、獨山-指揮部、經濟合作社、列寧小學、蘇維埃政府、赤衛軍指揮部、革命法庭、0及少共縣委、政治保衛局),分布在西街、中街兩條老街上,自然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歷史文化保護區。這些革命舊址都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年的古建筑。是皖西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為游人展示了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我黨縣……[詳細] |
![]() | 年代為明清。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為六國,漢屬六安國;城墻顯示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六安城墻自洪武13年建磚垣以來,因戰事連年而防衛修城不止。1514年(正德9年)知州李袞修城,擴大了城池范圍,加強防御措施,政績卓著,六安名士潘銳寫有《修城記》載于史冊《六安州志》。1553年(嘉靖3年)六安知州邵惠久同鄧向榮于北門之西辟“便儲門”取運道達舟之便。1517年(隆慶5年)知州唐可封改題“文昌門”。1579年(萬歷7年)知州揚際會為倉庫安全之計封閑便門。1581年(萬歷9年)知州李懋檜加修倉庫高墻,復開“文昌門”,在東南西北四門各建三間角樓,四馬道垣內安裝炮臺8個,八門古銅將軍炮……[詳細] |
![]() | 安縣蘇維埃俱樂部(列寧俱樂部)舊址原為火神廟戲樓,位于獨山鎮西街13號。舊址面闊七間,高86米,明間面闊85米,進深11米,兩層;次間為兩進,兩層,進深58米,建筑占地總面積182平方米。火神廟戲樓始建于清朝中晚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江西豐城人熊祥先捐資重建,民國十四年(1925年)重修。戲樓入場和出口的門楣上分別刻有“云心”“海口”字樣,前進上層為戲臺、下層為廣場。戲臺正面兩根石柱刻有清末獨山籍秀才王子涇撰寫的楹聯一副:戲演舊衣冠--緯武,樓增新氣象革鳥飛翚。石柱兩邊分別刻有“道光癸卯年無射月吉日發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信士熊祥先重建”。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蘇維埃俱……[詳細] |
![]() | 李家圩地主莊園坐落在霍邱縣城西32公里西山腳下,是全國四大地主莊園之一,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莊園由李圖南始建于清咸豐六年(1856年)。后來,大地主李夢庚勾結官府-達20萬畝,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潁上、固始等地。李夢庚曾炫耀“馬跑百里不吃人家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水”。并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地開設工廠、銀行、當鋪、學校、戲院45處。至解放前夕,在全國僅次于四川的劉文彩地主莊園。李家圩地主莊園近方形,圩東西距離250米,南北距離240米,莊園南方為雙圩河,東、西、北三方內圩河,圩河內壁用石條自水底壘砌,上接圍墻,高聳丈余。圩內三宅也稱東、西、中院,三院的3個頭道門樓前為第一……[詳細] |
![]() | 中共和少共六安縣委舊址原為朱君賢、朱君龍私宅,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獨山鎮西街81號。舊址面闊三間,前后三進共13間。前進高7米,明間為排山抬梁式,稍間為穿斗式,有閣樓。五架梁上有雀替,飾牡丹花卉。正脊和三架梁均用瓦楞柱,梁頭為象鼻式。前后進以廊坊相連,天井鋪設有鵝卵石。條石墻基,青磚墻體,一斗一臥,單馬頭墻,屋面小青瓦覆蓋。內門設有海棠圖案、外窗欞用鐵制成。建筑面積285平方米。1931年5月,中共六安縣委和少共六安縣委在這里辦公,鮑益三和方永樂分別任書記。次年9月、蘇區淪陷后停止辦公。這里曾開辦過朱延和老藥店,1956年合作化時期收歸公有,先后設過糧行、供銷社、醫院、派出所。1958年返還給……[詳細] |
![]() | 六安縣赤衛軍指揮部舊址原為馬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中期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位于獨山鎮西街23號,三開門四進共12間。前進高7.1米,建筑占地面積373平方米。舊址正門為扇面墻,墻上做圭腳磚雕,兩稍間封護檐,用磚制斗塔出挑,后殿正方雕有雙龍戲珠、耕讀圖等。兩邊便門上方分別陽刻“禮門”“儀路”。前院里原先有兩棵100多年的銀杏樹,因大火焚燒而枯死。后人又在原地補植兩棵。1928年前后,這里為國民黨獨山自衛團魏祝三團部駐地。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赤衛軍指揮部所在地。蘇區建立后,馬氏宗祠是六安縣赤衛軍和蘇區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許繼慎、徐向前、毛正初等紅軍將領曾在這里駐軍。……[詳細] |
![]() | 六安縣經濟合作社舊址位于獨山鎮中街8號,原為王德龍私宅,曾開辦王大鐸商行,始建于清朝晚期,后被焚毀,于民國初年重建。舊址為四合院面闊三間,高6.3米,前進為店面,二進為糧倉,共8間,占地面積181平方米。1931年5月,六安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這里是六安縣經濟合作社所在地。1932年9月紅軍撤退后停止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王氏后代王業瑾等人居住。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主要展陳內容有:前廳右邊是經濟合作社模擬營……[詳細] |
![]() | 六安縣革命法庭舊址原為王厚齋私宅始,始建于清朝晚期,位于獨山鎮中街34號,為面闊三間四合院。高6.3米,前后兩進共8間,建筑占地面積178平方米。這里曾發生一場火災,損毀嚴重,后按原樣重修。1931年5月,六安縣蘇維埃革命法庭在麻埠設立,8月遷至獨山,所以這里辦公又稱獨山革命法庭。1932年9月,革命法庭撤銷。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圍繞革命法庭的誕生背景、歷史豐碑、法庭架構、軌跡流程、法律法規、傳承創新等6個方面進……[詳細] |
![]() | 程端忠墓位于金寨縣長嶺鄉勝利村連花組,是宋朝抗金英雄六安知軍程端忠的墓園,俗稱 “夫子墳”。程端忠墓園區現有總面積約 4萬平方米,包括陵園片、祠寺片,四周有圍墻。陵墓坐西南向東北,后靠蓮花山,面向開闊。墓分兩冢,靠山冢為原冢,冢高 2米,碑高 80厘米。原冢正前 15米,有一長圓形冢堆,長 6米,冢高 25米,碑高 25米,寬 4米,清朝同治六年重修。碑前原置噸許石質焊爐,兩邊配有石人、石馬、石獅、拴馬樁。現存栓馬樁兩根,新置石質香爐并排三座。北部祠、寺片之南側為忠烈祠,北側為左圣寺,各三間成一條脊。祠、寺后為原建筑,南側為圍墻。正前園外有飲馬池。程端忠為宋朝抗金名將,謚號忠烈,系朱程理……[詳細] |
![]() | 位于金寨縣長嶺鄉撞畈村境內,系南宋朝廷為表彰忠烈程端中所敕建。墓高2.5米,長5米,條石結構。居中豎有白色石碑,高1.8米,闊0.7米,上刻有“宋伊川夫子長子六安知軍端中謚忠烈程公之墓”,并署有“皇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歲次丁卯六英霍合族重建”字樣。墓前陳設有石柱凈瓶香爐等石器。墓左即是忠烈祠。程端中,南宋時期人,祖籍中山博野,宋太宗因為其家世功勛顯重,賜第京師,程端中是程羽的曾孫,程向的孫子,程頤兒子,年少時,聰明過人有非凡的見識,篤信好學,博通經史,父親和伯父都十分喜愛他,宋哲宗中舉士開始時官職不詳,靖康末年,隨宋高宗南渡,管理云安的軍事,兼管內營田事,推行了很多仁慈的政策。建炎三年……[詳細] |
![]() | 六安縣政治保衛局舊址始建于清朝末年,原為清代臺灣巡撫劉銘傳私家當鋪,位于獨山鎮西街72號。舊址面闊三開間兩進,前進高7.2米,后進高8.5米,為兩層木樓、五架梁穿斗式、鼓形柱頂石,建筑占地面積298平方米。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政治保衛局所在地。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裕安區人民政府將住戶異地安置,舊址收歸國有。舊址對外開放后,展陳內容主要包括:前進墻上張貼有六安縣政治保衛局圖文介紹,下方是審訊臺,桌上放有審訊記錄;中間是院落,連接前后兩進房屋,院墻上 ……[詳細] |
![]() | 時代:西漢六安漢代王陵墓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三十鋪鎮,面積15平方公里,區內由雙墩、馬大墩、三星墩、高大墩四對八大墩墓冢以及其他古墓葬共36座。2006年3月——2007年1月為配合國家重點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局聯合對雙墩一號漢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保存完整的“黃腸題湊”葬具及漆木器、金銀箔、瑪瑙、青銅器、車馬器等珍貴文物500余件,還發現了多種農作物果實。經考證墓主為西漢六安國第一代國王劉慶,該項目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并得到國家和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經省、市文物部門對該區域進行科學調查,確定其為西漢六安國王陵墓葬區。該墓的出土文物……[詳細] |
![]() | 六安縣列寧小學舊址原為王氏宗祠文昌宮,位于獨山鎮燕京路61號,兩進10間,面闊十六、七米,進深二十七、八米米,天井22平方米。前庭、后庭兩廊相連,全部為通間,建筑占地面積457平方米。這里曾發生過一場火災,燒毀大部,后按原樣修繕。1931年5月至1932年9月,這里是六安縣列寧小學所在地。第四次反“圍剿”失利后,蘇區淪陷,列寧小學停辦,后改名為獨山小學。舊址于1981年1月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同年9月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佛子嶺水庫連拱壩位于六安市霍山縣,年代為1952年。2012年,佛子嶺水庫連拱壩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佛子嶺水庫連拱壩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大壩主體及主體外緣外東、南、西、北各15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各30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