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臨汾市 > 翼城縣旅游

翼城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四牌坊(包括石牌坊、木牌坊)(第七批國保)時代:明地址:翼城縣舊城南十字街心創建年代不詳,石牌坊為四柱三樓青石結構,單檐十字歇山頂。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清乾隆、民國年間屢有修葺。平面方形,坊下四面可以通行,面闊、進深均為5.5米。梁架、斗栱、椽飛、垂蓮柱等均為木構,下層柱枋花板臺基等均為石質,石柱、額枋上浮雕人物、禽獸、花卉等。木牌坊位于城北,與石四牌坊相對峙,四柱三樓木結構,重檐十字歇山頂?偢20余米。重建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31年),清康熙、民國年間屢有修葺。平面方形,面闊、進深均為6米,四面可以通行。石四牌坊雕刻逼真精美,采用圓雕、鏤空雕、半圓雕……[詳細]
  大河口遺址(第五批省保)時代:新石器、西周、東周、漢代地址:臨汾市翼城縣隆化鎮大河口村東北大河口遺址位于翼城縣隆化鎮大河口村東北,面積約80萬平方米。大河口遺址位于翼城縣隆化鎮大河口村東北,距縣城約6公里,分布面積約80萬平方米,該遺址經考古調查、勘探和局部發掘得確定知為新石器時代、周代、漢代時期。新石器遺址位于西部,西周遺址位于中部,東周遺址位于東北和北部,墓群位于遺址的中部偏北,漢代遺址位于遺址的南部,文化層厚約0.5-2.5米。斷崖上暴有灰坑,地面及灰坑內采集有新石器時代的泥質紅陶片;西周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泥質灰陶罐殘片;春秋時期的夾砂灰陶繩紋鬲,甗、泥質灰陶繩紋盆、罐殘片;戰國時期……[詳細]
  葦溝——北壽城遺址時代:商、漢地址:翼城縣西北包括南壽城、北壽城、東壽城、葦溝、老君溝、后葦溝、營里、曹家坡、鳳架坡之間的一大片古代遺址,以葦溝——北壽城晉文化城址為代表。遺址地形大體可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指后葦溝村與葦溝村之間,包括鳳架坡村在內,地處綿山(覆釜山)東南,屬于由西北而東南,高差50米的坡地。主要遺存為龍山和東下馮類型文化,鳳架坡村中和村北坡地上為墓葬區,村民居住的院落內和窯洞中以及沖溝斷崖上,到處可見土坑堅穴墓葬的痕跡。南部指葦溝村以南、老君溝村以東,包括南壽城在內,與翼城縣城連成一片,以晉文化為主的遺跡,遺物豐富,戰國至漢代的遺存較集中在東半部。東西長約2900米,南北寬約3……[詳細]
  關帝廟所祀之神是三國時的蜀國大將關羽。位于需、城內村南大街西側的關帝廟,始建于清乾隆七年,重修于1988年,是臨汾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目前翼城縣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關羽,谷稱“關公”,字云長,山西解州常平村人。他忠義勇武,名播天下,歷代帝王便把集“忠孝節義”于一身的關羽作為樣板,大加吹捧和封賞,用來“教化”臣民。宋代封其為“義勇武安王”,明萬歷年間特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清順治元年封為“關圣大帝”。明清時代,關羽不僅是一位義結千秋、忠貞不二的英雄好漢,而且還有司命祿、佑科舉、治病除災、驅邪避惡、巡察冥司、乃至招財進寶、庇護商賈等多種法力。由于關公成了國家祭祀的高級神祗,……[詳細]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翼城縣城東南50公里外西閆鎮曹公村。創建于元代,因供奉“堯、舜、禹、湯”四圣而得名。四圣宮建筑保存比較完整,中軸線由南向北建有舞樓、獻殿(已毀)和正殿,東、西兩側有廊房和看樓。正殿和舞樓均為元代建筑,其中舞樓建于元代至元年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造型古樸莊重,是元代戲臺建筑中的優秀作品。四圣宮東側有關帝廟,建有戲臺(已毀)、正殿及東、西看樓,是自成一體的一組清代建筑![詳細]
  南捍東岳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翼城縣東10公里的隆化鎮南捍村始建年代不詳,正殿檐下斗栱題有“至元二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字樣,F存建筑獻殿、正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清代建筑。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戲臺、獻殿、正殿,正殿左右各有耳殿三間,東西兩側有配殿廊房等。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頂部灰筒板瓦鋪蓋,檐下斗栱為四鋪作單下昂。前后檐對外敞露,檐柱柱頭之上施圓木蘭額,略加砍之而用,形狀粗獷古樸,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前檐插廊,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徹上露明造,結構為三椽栿前搭牽通檐用三柱![詳細]
  喬澤廟戲臺喬澤廟戲臺(第六批國保)時代:元地址:翼城縣東南七公里處的南梁鎮武池村西喬澤廟內亦稱水神廟,廟已毀,戲-存。始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1984年重修。戲臺坐南朝北,臺基高1.6米,沿襲宋金舞亭建筑規制。平面方形,面闊9.4米,進深9.35米,單檐歇山頂,舉折適度,筒板布瓦覆蓋。臺前及兩側前部敞朗,四角立角柱四根,兩側后半部與背面墻內立撐柱四根,共為八根柱子支撐頂部荷載。角柱之上施大蘭額結成井字形框架,八根由外向內支撐華麗的八卦藻井,結構精巧,設計合理,是我國現存元代戲臺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是研究元代雜劇和中國戲劇史的重要實物資料。2006年5月,喬澤廟戲臺作為元代的古建筑,被國務……[詳細]
  南梁古城遺址時代:新石器、商、周地址:翼城縣南梁鎮故城村該遺址南邊跨故城水庫至水庫南岸,北邊抵南廟村南溝壑,東邊伸入上、下二澗峽,西邊與北常村接壤,南北長2100米,東西寬1900米,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遺址為新石器時代,尤其是龍山文化中晚期遺存相當豐富。仰韶文化遺存以尖唇夾砂罐為主,龍山文化遺存中最常見的器類為鬲、甗、盆、折肩罐和豆。周文化遺存在遺址文化堆積中為主,分布最為廣泛,遺跡、遺物最為豐富,延續時間較長,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戰國。古城城址位于遺址的中心,城四垣尚存有遺跡。2019年,南梁古城遺址入列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始建年代不詳,正殿檐下斗栱題有“至元二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字樣,F存建筑獻殿、正殿為元代遺構,余皆清代建筑。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戲臺、獻殿、正殿,正殿左右各有耳殿三間,東西兩側有配殿廊房等。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頂部灰筒板瓦鋪蓋,檐下斗栱為四鋪作單下昂。前后檐對外敞露,檐柱柱頭之上施圓木蘭額,略加砍之而用,形狀粗獷古樸,梁架結構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前檐插廊,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徹上露明造,結構為三椽栿前搭牽通檐用三柱![詳細]
  樊店關帝廟位于翼城縣南唐鄉樊店村中。寺廟坐北朝南,東西35.86米,南北45.8米,占地面積1642平方米。據戲臺脊檁下重修題記載,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創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廟內戲臺和正殿為明代建筑,倒座房、山門為清代。樊店關帝廟一進院落,中軸線上南為戲臺,北為正殿。戲臺兩側有掖門和倒座房。正殿用大額,面寬三間,進深五架,單檐懸山頂。大額下施綽幕枋,其上有斗栱七攢,均為三踩單昂斗栱,僅正中一攢出斜昂。坐斗呈方圓瓜棱形,隨位置變化。后檐柱頭科施三踩單昂斗栱。平身科逐間一攢,廂栱抹斜,明間平身科出斜昂。殿內兩品屋架,五架梁用彎材,上立瓜柱承托三架梁,三架梁上施脊柱、叉手承托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 午夜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