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烏拉街清代建筑群,位于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第二松花江從烏拉街鎮西流過,東南距吉林市區約35公里。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群由魁府、后府、薩府和清真寺四部分組成。“魁府”位于烏拉街鎮政府西側,門前是烏拉街鎮東西向出入的主要道路109鄉道。建于清光緒年間,為二進四合院建筑。最早的主人是王魁某,故稱為“魁府”。光緒年間(1875年)王魁某出征伊犁,受到光緒帝的煲獎,晉為副都統,賞賜金銀,衣錦還鄉,修建府邸。后賣于曾在張作相手下任偽松花江上游水上公安局長的張茂塘名下。解放后,此宅曾被辟為永北縣政府、永吉縣農業展覽館,后為烏拉街人民公社所在地,烏拉街滿族鎮招待所。主……[詳細] |
![]() | 龍潭山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城東8公里的龍潭山上。龍潭上,山勢挺拔雄偉,遠望猶如巨大的屏障橫亙在市區東方。山形似一仰盆,山城城垣就雄踞在山的脊梁之上。山城建于東晉十六國時期。山城平面呈不規則多邊形,城墻周長2396米,大部分為黃土雜碎石疊筑,凹伏處為黃土夯實,厚6~12厘米,高約10米。城郭呈不規則多邊形。城內低平,適宜屯兵;城外山崖陡峭,易守難攻。設西、南、北三門。在城垣四面凸起處各有一平臺,其中以南平臺為最高,俗稱“南天門”,高出附近地面約100米。臺上曾發現紅色繩紋瓦,推測當年其上有角樓之類的建筑。山城內的主要建筑,即俗稱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龍潭”,實為蓄水池,位于山城西北隅……[詳細] |
![]() | 烏拉部故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鎮舊街村,屬于明清時期的遺址。古城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分筑內、中、外三道城垣。中央有大型建筑臺基,各道城墻的城外均有護城河。建筑采用青磚水磨對縫,裝飾采用大量的磚雕、石雕,體現了清后期滿族建筑的藝術成就,同時具有烏拉滿族建筑的特點。從1657年,清朝順治皇帝在烏拉街設立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成為全國最大的貢品基地和管理機構,從第一任總管邁圖至清末最后一任總管烏音保止,254年間,共有31人,36任總管,總管級別最高達正三品。這時的“烏拉”十分興盛,成為中國北方一座著名的城池和重要的交通樞紐。該城為明代扈倫四部(烏拉、哈達、葉赫、輝發)之一的烏拉部都城。“烏拉……[詳細] |
![]() | 烏拉街沿江古城址( 烏拉古城遺址),由富爾哈古城、大常古城和三家子古城組成,分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的富爾村、大常村和三家子村。 富爾哈古城,史稱“伏爾哈”城,為金代古城,并為明代、清代沿用;大常古城現存兩處角樓、三處城門遺址,城墻外附有甕城,城外存有護城壕遺跡;三家子古城,當地人俗稱“老城”或“小城子”,是研究金代城址建筑重要的實物資料。 1961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有3處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體為烏拉街沿江古城址(富爾哈城、大常古城、三家子古城),烏拉部……[詳細] |
![]() | 大海猛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楊屯年代:青銅—唐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吉林市文物管理處是否開放:否位于龍潭區烏拉街鎮楊屯村,面積60,000平方米。包含青銅、漢和渤海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進行過四次發掘,清理房址17座,墓葬6座,甕棺5座,出土器物2800多件。極大的豐富了西團山晚期文化內涵。2019年,大海猛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