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 > 徐匯區旅游

徐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海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是一幢紅瓦白墻的小洋房。這幢房子原是一個德國人的私人別墅,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里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故居占地面積4300多平方米,分為前花園,主樓和后花園。主體建筑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層西式樓房,建筑面積有700平方米,主樓是磚木結構的西式假三層樓房,建于上世紀20年代初期,地層為客廳、餐廳、書房,二樓是宋慶齡的臥室,辦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臥室。樓前有寬廣的草坪,樓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園,周圍有常青的香樟樹掩映,環境優美清凈。上海宋慶齡故居是宋……[詳細]
  龍華烈士陵園位于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后,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并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是一座集紀念瞻仰,旅游,文化,園林名勝于一體的新穎陵園,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陵園設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遺址區、地下通道與就義地、碑林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干部骨灰存放區和游憩區八大功能區。11座大型雕塑與紀念廣場坐落于南北主軸線上。這里安葬著顧正紅、羅亦農、趙世炎、林育南、李求實等1600余名烈士,并建有申城第一碑林,占地20多畝,分南北兩排,各長54米,遙……[詳細]
  龍華塔位于上海市徐匯區,被譽為滬城“寶塔之冠”的龍華塔,與龍華寺相對成立。龍華塔相傳始建于東吳赤烏年十年(247年),由吳孫權建,賜額“龍華”,用藏西竺康居僧會所請得的五色佛舍利。現在的龍華塔,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吳越王錢俶重建。治平三年(1066年)、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崇禎三年(1630年)、1668年、1892年對龍華塔均進行修建。民國期間(1912~1949年),龍華塔屢遭損壞,雖有整修,但漸趨衰頹。解放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1954年首次對龍華塔徹底整修。塔為廊檐樓閣式磚木結構,高40.6米,外壁為八角七級,內壁為四方形,從底往上逐……[詳細]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包括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三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社會各界祭掃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龍華烈士陵園占地285畝,建有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安葬著1100余名烈士)、遺址區、碑林區等八大功能區。烈士紀念堂內安放著500多名烈士骨灰。園內建有無名烈士(長明火)等十組大型室外雕塑。龍華烈士紀念館建筑面積約10000平方米,展廳5000平方米,布置了《丹心碧血為人民》的主題展,陳列和展出了上海地區自1840年以來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業而獻身的235名革命先烈、……[詳細]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1950年4月,在當年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刑場之一,今龍華路2501弄1號,經鎮民提供的線索,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遺骸和數具頭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遺骸。有些骨殖上還套著-、腳鐐。同時,還挖出一些銅元和銀角子等烈士遺物。其中有一件尚未腐爛的毛線背心,經多方辨認,認定是“左聯”五作家之一馮鏗的遺物,從而確認所挖出的是二十四烈士的遺骸。遺骸、遺物分分別安葬和陳列在上海烈士陵園。今已確知姓名的烈士為林育南、何孟雄、李求實、柔石、胡也頻、殷夫、馮鏗(女)、龍大道、羅石冰、歐陽立安、惲雨棠、李文(女)、伍仲文(女)、王青士、蔡博真、段楠(阿剛)、彭硯耕、費達夫、劉爭、賀治平、湯士倫、湯士佺、李……[詳細]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之一,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由清政府創立的南洋公學,是近代最早由中國人創辦的兩所大學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筑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跨越三個世紀、保留發源地與辦學地不變的早期高等學府所在地。不同建筑風格各異的建筑并存,一定程度展現了上海地區近現代建筑的發展變化歷程,見證了中國高等教育的諸多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變革,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校園發展歷程的印證。這些歷史建筑每一棟都代表了當時建筑流行的趨勢,如同一個展現中國近現代建筑風格百年變化的建筑博物館。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筑包含:老圖書館、新中院、中院、新上院、工程館、科學……[詳細]
  徐光啟墓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南丹路的光啟公園內。徐光啟(1562~1633年),字子先,號玄扈,上海徐家匯人,明末著名的科學家。1600年在南京結識來華的意大利人利瑪竇,1603年受洗加入天主教,1604年中進士,同年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最高官至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他在京從利瑪竇學習歐洲的科學知識,并與利瑪竇合作,在1607年翻譯出了《幾何原本》的前6卷,以后又合譯出《測量法義》1卷、撰《勾股義》1卷。與熊三拔合譯有《簡平儀說》。1912年根據熊三拔授課所記,編成《泰西水法》。徐光啟著有《農政全書》,他主張練兵,主張用先進的火器裝備軍隊,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一生對總結中國傳統科學和傳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性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美利坚 |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