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虎山古建筑群 “龍虎山古建筑群”于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區,主要包括嗣漢天師府內的三省堂、私第門、宮保第、廣緣齋、仁靖真人碑、大銅鐘、靈泉井和上清宮內的東隱院等8處文物,其年代分屬南宋、元、明、清四個歷史時期。 三省堂是嗣漢天師府內保存下來最為完整的抬梁式木構建筑,始建于明代,“皇清同治六年謹修”,為江南院落式布局,南北座向,分前、后、中三廳和東西廂房,面積近千平方米,是歷代天師的住宅,堂內圓柱粗大、明代石雕須彌座尤存。 宮保第位于嗣漢天師府中部偏西側,始建于明代末期,徽派民居建筑,“宮保”二字,為第50代天師張國祥于明萬歷年間誥封“太子少保”的統稱。廣緣齋與宮保第毗鄰,徽派民居建筑,建于明末……[詳細] |
![]() | 仙水巖崖墓群位于江西省鷹潭市西南18公里處,時代為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已調查發現205座崖墓,是中國現存崖墓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崖墓大部分利用天然巖洞造成。洞穴大小懸殊,有的寬2米,有的寬58.3米。洞口朝向東南。墓門有兩種結構,一種為夾板式墓門,一種為橫串式墓門。從墓葬習俗來看,大體分為單洞單葬、單洞群葬、聯洞群葬三種。發掘棺木41具,形式多樣,全是優質的木材精制而成。隨葬品中十三弦古箏是目前國內最早的木制弦樂器;紡織工具是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的重大發現,斜織機構件的發現,將其最早年代從東漢提前至戰國時期。仙水巖崖墓群,為研究古越民族的族俗、經濟活動、文化特征提供了豐富的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