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洛陽市旅游

洛陽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洞真觀位于新安縣西部的爛柯山,是豫西名剎、道教圣地,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道觀建筑始建于宋、金時期,有千年之久。洞真觀分三進,前為山門,入內為三清殿,二進為官廳、王母殿,三進為玉皇殿,兩側為道房。洞真觀最主要的建筑為三清殿,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木結構,單層歇山頂,兩面坡琉璃瓦覆面,脊飾陶獸及半浮雕牡丹。大殿梁架上繪有龍、云紋等圖案,殿內尚存壁畫23幅,輪廓清楚、典雅莊重、內容豐富,有宗教故事、山水、人物,花鳥等。觀內有古柏五株,蒼勁挺拔。現存歷代碑刻60余方,青石質,內容多為修醮重建、名人題記、圣旨碑等,史料及藝術價……[詳細]
  辟雍碑全稱“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義再蒞之德隆熙之頌碑”。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東大郊村北。1931年出土于東大郊村北東漢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晉太學遺址中,后立于村內。碑首、碑身以整石鑿。碑名篆書,正文隸書,刻于晉咸寧四年(278年),記述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哀親臨太學辟雍視察的事跡。碑陰刻述,有太常散騎等行政學官和博士、助教等教職員四百余人,晉隸碑文,字體靈活,風格獨特。1996年國務院公布辟雍碑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蘇羊遺址位于張午鄉蘇羊村洛河南岸的高臺地上,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800米,北臨安虎路,南依華岳。遺址文化層厚達6米左右,陶質有夾砂紅陶、陶灰、黑陶及彩陶。可識別器型有紅陶缽、缸、酒器、小口尖底瓶、壺、杯、彩陶盆、缸、缽,黑陶有小口高領缸,夾砂灰陶有觚性杯、-底盆等,紋飾有籃紋、刻線紋、網狀紋、附加堆紋和白底彩陶,石器有石鐮、石刀、鏟等。從出土標本看,應為仰韶—龍山時期文化。2019年,蘇羊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隋唐洛陽故城在河南省洛陽市區東部。北依邙山,南臨伊闕,東靠瀍水,西至澗河,洛河中貫。隋唐洛陽為東都。外郭城也稱羅城,遺址近矩形,周長27516米,除西垣無門,東、南、北三面共開八門。宮城在外廓城西北隅,東墻、北墻各長1400米,西墻長1270米,南墻長1710米。皇城在宮城南,東西寬620米,南北長1000米。含嘉倉城在宮城以東,為隋唐最大地下糧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尸鄉溝商城遺址中國商代早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偃師縣城西1公里處,北靠邙山,南臨洛水。城址覆蓋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多次發掘。該遺址的發現,為探討夏文化和確認湯都西亳城址具有重要意義。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漢魏故城,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在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五公里,位于洛龍區、孟津縣、偃師市交界處,南臨洛水,北靠邙山,地處伊洛平原中心。洛陽自東向西依次密集排列著5座古都城:商都、夏都、漢魏故城、隋唐城、周王城。而其中的漢魏故城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古城,相繼有6個朝代40多位帝王以漢魏故城為王都,時長累計近600年,所以它又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古城。漢魏故城始建于西周初年,北魏末年在戰亂中化為廢墟,前后延續使用近1600年。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在這里定都,其后曹魏、西晉、北魏等朝代先后以此為國都,歷4代共330多年,加上……[詳細]
  西朱村曹魏墓位于洛陽市寇店鎮西朱村南約650米,漢魏洛陽城南約20公里。墓葬地處萬安山北麓的緩坡上,西側距曹魏時期圜丘遺址(俗稱“禹宿谷堆”)約2.5公里。墓葬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鐵器、銅器、漆木器、骨器和玉石器等共計500余件。陶器可見器型有俑、雞、狗、豬、灶、井、磨、房、四系罐、盤、勺、爐、燈等,另外出土了數件鐵質帳構和8件石質帳座,石壁4件,石圭1件。墓葬還出土了大量刻銘石牌,已修復完成約180件,另外100余件石牌殘片還在修復中。石牌為平首斜肩六邊形,長約8.3厘米,寬4.6~4.9厘米,上部有一圓形穿孔,一面有隸書陰刻的文字,文字內容為隨葬品的清單,內容豐富,包括衣衾、葬儀、器用、陳……[詳細]
  時代:新石器時代橋北村遺址位于洛陽城西南約85公里處的嵩縣庫區鄉橋北村。其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50米,總面積8.75萬平方米。1956年冬發現,1959年夏復查。出土陶器以細泥紅陶、粗紅陶和白衣彩陶為主,還有少量夾砂粗陶;石器有鉆孔石刀、石鐮、石鑿、石輪、石斧等。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興福寺大殿位于偃師市高龍鎮高崖村(學校院內)。大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東西長11.30米,南北進深9.10米,為歇山式建筑。據現存大殿-墻所嵌《興福寺大殿簡介》碑所記,興福寺“修”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500余年,建造人為逯通,后曾于清康熙年間以及民國時期重修。大殿主脊兩端及正中飾有鴟吻,垂脊和戧脊上飾各類小獸。大殿內部柱、梁結構復雜,東邊通梁,西邊通柱,結構不對稱,但巧妙地利用力學原理,保持了建筑的穩固。此大殿建筑規格較高,結構奇特,斗拱等木構件制作精美,雖部分瓦件有所脫落,但仍不失為一處價值頗高的古建筑。在大殿西側,學校的過道內,平放有三通碑刻。這三通碑所記載之內容均與興福寺……[詳細]
  徐陽墓地位于洛陽市西南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墓地發現的車馬坑在其東北角或北部放置有大量馬牛羊頭蹄,這種習俗在中原地區此前尚未發現,墓地無論從時間、地域、規模、習俗等都可以與春秋時期活躍在這一區域的陸渾戎形成唯一對應關系,因此考古人員認為徐陽墓地應為陸渾戎貴族墓地,車馬坑應為陸渾戎國君或高級貴族墓的陪葬。陸渾戎是河洛地區極少數有文獻記載其遷入和滅亡過程的內遷戎族部落。陸渾戎遷入伊河流域100多年的時間里,先附晉,后親楚,終被晉滅。直到現在在伊川嵩縣境內依然有陸渾村、陸渾水庫、陸渾關、陸渾山等地名。徐陽墓地的發現證實了陸渾戎遷伊川的歷史事件,是研究中原地區少數民族遷徙和融合的重要資料。2019年1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亚洲Aα 亚洲中文字幕超麻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忘忧草日韩综合一区三级久久久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