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人類鹽業發展史上,鹽業生產經營者紛紛就地營造各種廟宇或會館,以炫耀郡邑,顯示財富。世界因鹽業而建的廟宇和會館一萬余處,但其名均以地名、歷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鹽業會館首推原自貢西秦會館,它主要由當時陜西商賈集資所建。內供關羽神位,故稱陜西廟或關帝廟。迄今為止,世界各地的廟宇之林,唯有羅泉鎮建有鹽神廟,她座落在子來橋東頭的河東街,被譽為世界奇廟。早在秦朝時期,羅泉鎮山澗嶺底就井架林立,鹽灶羅列,成為天府之國生產食鹽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產鹽歷史,較鹽都自貢尚早五百多年。羅泉井的鹽業開發,歷漢、三國、南北朝、經唐、宋、元、明、清,在歲月更替中不斷發展,至清朝時,羅泉鎮的鹽業開發發展……[詳細] |
![]() | 資中武廟又稱關公祀祠。屬資中縣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資中縣城北門外重龍山南麓,距文廟僅100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同治四年(1873)擴建。原名關公廟,后又曾名關帝廟。占地215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結構布局仿文廟。玻璃蓋頂,彩瓦紅墻,氣勢雄偉。現存七星門、東西兩廂朝貢殿,鐘樓、鼓樓、關圣殿、啟圣宮、三義祠等12處建筑,尤以關圣殿最為壯觀。1921年為紀念岳飛,于關圣殿左側增建武星殿,綠色琉璃瓦與文廟黃色琉璃瓦交相輝映。武廟左側有始建于宋代的東岳廟。辛亥革命期間,1911年11月25日夜,鄂軍革命黨人統領陳鎮藩曾在此-誓約,商討捕殺端方事宜。保護范圍:東至武廟廣……[詳細] |
![]() | 資中文廟在四川資中縣城北門外。北宋雍熙年間(984-987)始建于縣城東街,清道光九年(1829)遷此重建。資中文廟占地7035平方米,建筑面積2191平方米。主體建筑及布局仿山東曲阜孔廟,靈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排列于南北中軸線上,東西廂房、鐘樓、鼓樓、鄉賢祠、名宦祠對稱分布兩側。他因其兩種與眾不同而知名:第一因其資中人萇弘曾為孔子師,破例雕像以記其事。故資中文廟祀有孔子全身站立石像,為國內僅有。第二因其廟內有全國文廟之中孔子最高、最大、最精致、最奇特的一塊牌位,它由鏤空雕刻九龍二鳳盤繞金底黑字、全國最大的明“至圣先師孔子神位”,被譽為“中華第一牌位”。明成化年間“御制重修孔子廟碑記”、清康熙……[詳細] |
![]() | 資中縣重龍山位于城東北一里處,有明代所建永慶寺等古殿宇及隋唐刻摩崖造像達160龕,1648尊,大都保存完好。造像旁還有許多自唐以來的名人題記題詞。永慶寺現有藏品1700余件,包括蘇東坡,黃庭堅等名人的書法碑及袁牧,曾國藩,張大千的書畫。以黃庭堅的《幽蘭賦》碑最為名貴,是稀世珍品。2019年10月7日,重龍山摩崖造像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東南至上山石梯道,西南至重龍山圍墻,北至石廠和古北巖上路道外沿線,東北至君子泉巖頂路道外沿線、-祠基腳外沿線。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東至上永慶寺公路,南至圍墻,西至山腳,北至上重龍山公路。……[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