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秦皇島市旅游

秦皇島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1、山海關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森林公園
山海關
  在碧波萬頃的渤海之濱,綿延起伏的燕山山麓,有一座雄偉的城樓,依山臨海,景色十分壯麗,這就是歷史名關,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山海關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的山海關關城和附近長城、城堡、墩臺都是明代建筑。據歷史記載,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將軍魏國公徐達見這里“襟山枕海,實遼薊咽喉,乃移關于此”,建關設衛。“山海關”因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山海關位于秦皇島市東北部,北依燕山,東臨渤海,地扼東北通向華北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平時,這里是關內外經濟、文化交流的要道,戰時,則是兵家必爭之地。前人曾以“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的詩句,來形容其險要。把它比作燕京(北京)、盛京(沈陽)之間的“鎖”是恰如其分的。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詳細]
山海關八國聯軍軍營舊址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歷來以山海長城馳名中外。鮮為人知的是,這里保存著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八國聯軍軍營舊址。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以后,以北京為中心,向京畿戰略要地發起進攻。目標直指京東戰略要地山海關,兵力多達6200余人,列強組成的聯合艦隊從山海關老龍頭沿海進攻登陸。駐防老龍頭的清兵抵抗,澄海樓被毀,直至北京失守駐防清軍沿長城撤至九門口。翌年,清政府與列強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允許列強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自1902年開始,列強在山海關南部沿海相繼建立起營盤,在山海關火車站南側修建了專門接待外國人的“六國飯店”,修建了由六國飯店至各國軍營的馬拉小鐵路。從此,山海關的海防權全部由列強把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才全部撤出。六國營盤位于老龍頭的西部和北部,共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詳細]
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位于昌黎縣城內西北隅,因塔所在地有一“源影寺”而得名。源影寺塔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其建筑結構精細,造型優美,古樸壯觀。遠望古塔,雄偉壯觀,特別是在晚霞輝映時,更顯得瑰麗多姿。河北秦皇島……[詳細]
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
  盧龍陀羅尼經幢盧龍陀羅尼經幢座落在盧龍縣城內南門里十字路口處,東、南、西三面皆是水泥街道路面,北面是土質街道路面。盧龍縣陀羅尼經幢為八棱多據《平州石幢記》載,石刻經幢為唐儀鳳年間始建。后于“正隆四年五月二十日遭風雷暴至仆之于地”。現存石幛為金大定九年(1169)興工重建,十一年落成,奇巧之勢,十倍于前。經幢的第四節刻有《重修北平石幢記》,結尾落款刻有“大明萬歷二十八年歲次庚子十一月初一日立”的字樣。此即說明在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曾對盧龍陀羅尼經幢進行過重修,具體修繕情況不詳。在經幢臺基東面正中一塊石灰石質的欄板的左右兩側位置上分別刻有“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七月闔會公二”、“趙鳴遠敬送石料一方”的字樣,據此可推斷在光緒十九年至少進行過小規模的修繕活動。新中國成立后,195……[詳細]
板廠峪窯群遺址
  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村是“萬里長城第一關”——山海關附近明長城磚窯群的一段十分重要的長城關隘,其村北險峰上橫亙著3.5公里長的保存比較完好的明長城。這個罕見的明長城磚窯群,是由秦皇島市文物專家指揮當地村民于2002年冬天經過近兩個月的試探性發掘。磚窯上面從上到下依次覆蓋著耕地熟土、粘土、焦土等三種土。窯形分為龍窯、馬蹄窯和牛角尖窯等,窯口直徑為3.5米至6米不等。里面大都保存著當時燒好的筑長城用的大磚頭,磚長36厘米,寬17厘米,厚9厘米,重10.5公斤左右。其中碼滿磚的有24座窯,每座窯里碼磚20層,存磚5000余塊。據專家分析,這都是備用的長城磚窯藏,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磚窯。與明長城磚窯群同時發現的,還有石雷70枚,石炮5門,鐵銃3支,以及6座明代石灰窯、10多座煉鐵爐……[詳細]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
  北戴河近代建筑建設可追溯到19世紀末,1917年在此修建了中國第一條旅游鐵路支線后就進入繁榮時期,七年間共增建別墅273幢。加上以前三十多年建的253幢,到1924年北戴河海濱有中外別墅樓526幢,其中中國人的別墅占四分之一;以后的二十四年間,又建新別墅193幢,中國人的占了一半。這些建筑分布在北戴河海濱自西聯峰山到鴿子窩沿海,總面積18平方公里,建筑風格多為西式別墅。如喬和別墅,又名瑞士小姐樓,位于北戴河安二路5號,今水利部北戴河療養院內。建于20世紀20年代,坐北向南,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毛石基礎,墻體為磚砌水刷石貼面,局部為毛石壘砌,歐式堡壘建筑。該建筑造型獨特,風格優雅,占地面積較大,有附屬花園,園內種有珍奇花木,環境優美,是目前北戴河優秀近代建筑。……[詳細]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又稱“金山嘴古城遺址”,位于中國北部河北省的秦皇島市。據推測,它可能是當年秦始皇東巡時的行宮遺址。北戴河秦行宮遺址發現于1987年,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有建筑基址、窖穴、井、水管道、灶等遺跡。其中建筑遺跡布局緊湊,四面有墻并辟有一門,各組建筑的-均環有院墻。出土物包括瓦當、水管、井圈以及陶器等。北戴河秦行宮遺址的發現,對于探索秦代的歷史以及秦皇島地名的由來,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文物局)……[詳細]
耀華玻璃廠舊址
  耀華玻璃廠舊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是中國首家大型玻璃制造企業為1922年由中國和比利時合資組建的秦皇島耀華機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中國北方唯一的中外合資企業,它開啟了中國玻璃工業發展之門,中國第一塊機制平板玻璃在這里誕生。耀華玻璃廠的建立與民國初年一位名人有密切關系,此人叫周學熙,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實業家,曾被后人譽為“中國北方工業巨子”,他與中國另一位著名實業家張謇齊名,被稱為“南張北周”。2013年5月,耀華玻璃廠舊址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永平府城墻
  永平府,府治在今河北省盧龍縣,(今隸屬于河北秦皇島市),地域包括現唐山市大部地區、秦皇島大部地區和遼寧西南部地區,從明朝起稱為永平府,永平府遺址在盧龍縣城境內。殷商時期為孤竹國地,春秋屬北燕,后為肥子國。秦漢至晉均屬幽州遼西郡。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設盧龍縣,屬北平郡。唐至遼、金時期屬平州。據《水經注》記載:“盧龍古城,始建于東漢建安12年(公元207年),魏武征踏頓所筑城池”--曹操率軍北征烏桓,攻打盧龍鏡內的烏桓蹋頓部,敗烏桓斬蹋頓而南歸。是年9月,曹操屯兵盧龍,并修筑了平州城,即盧龍。當時,城為土城。遼太宗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又在舊城以南拓建新城,新城與舊城連成一體,呈月牙狀,故盧龍古城有“月牙城”之稱。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1307),在城西建起西城漕運碼頭。明洪……[詳細]
秦皇島港口近代建筑群
  秦皇島港口近代建筑始建于19世紀末,包括碼頭、防波堤、裝卸機具設備及各級管理人員工作生活場所等,目前共有17處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13處屬于秦皇島港,這些建筑大多保存較好。港口方面對這些建筑底數較清,且搶救性地保留了大量文字和影像資料,并著手籌建秦皇島港口博物館。2013年5月,秦皇島港口近代建筑群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人与动人物在线 | 一级a一片久久久精品网络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 欧美亚洲日韩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