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明大觀樓AAAA ![]() 大觀公園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華浦和大觀樓、樓外樓、花圃和柏園等游覽區。園內花木繁茂,假山、亭閣、小橋、流水,景色極為優美。大觀公園有大觀樓長聯聞名于世。與西山森林公園隔水向望。民國初年,大觀樓辟為公園,唐繼堯曾撥款修葺,并立其銅像于場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觀公園根據其地勢,約可分成三片:近華浦、大觀樓片,樓外樓、魯園片,庾園、花圃及柏園片。大觀公園因懸掛著清代名士孫髯翁撰寫的180字“古今第一長聯”的大觀樓而得名。這副長聯,思想內容深刻,藝術形式完美,是我國豐富的對聯寶庫中一粒光彩奪目的明珠。對聯全文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詳細] |
![]() | 石龍壩水電站是中國第一座水電站,位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國最早興建的水電站。電站一廠于1910年7月開工,1912年5月28日發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千瓦。2006年05月25日,石龍壩水電站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彈指一揮間,100年過去了,2012年5月28日,這座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的馬達依然在轟鳴,已累計發電量超過10億千瓦時,見證著中國水電百年的歷史。簡介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位于中國云南省昆明市郊的螳螂川上,是中國最早興建的水電站。電站一廠于1910年7月開工,1912年4月發電,最初裝機容量為480千瓦。螳螂川是滇池的唯一……[詳細] |
![]() | 在太華寺與三清閣之間,有一片緩坡,松柏森森,綠樹叢中,長眠著人民音樂家聶耳。聶耳墓呈琴狀,主體為琴盤,墓穴琴頸,道上七個花臺,呈琴品狀,象征著七個音階;道上的24級石階,示意著他僅活了24歲。琴盤頂部,七塊晶瑩的墨石上,分兩行橫書“人民音樂家聶耳墓”。墓地設計新穎,構思精巧,既富于特點,又顯得莊嚴大方;聶耳原葬在高至華亭寺之間公路西側上方,墓系青石鑲砌,簡單樸素,有徐嘉瑞撰寫的碑文。1954年,人民政府進行培修時,由郭沫若重撰碑文。1980年,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重建新墓,同年5月13日,遷葬于此;聶耳生在昆明,死于日本。日本人民為紀念聶耳,表達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情誼,1954年11月1日……[詳細] |
![]() | 川字閘原名屢豐間,,又名白鶴梁。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是一座以閘為主橋閘結合的多孔石拱橋。閘分為三,分跨于被大小中灘分隔形成的?诤尤珊拥乐,故通稱川字閘。海口河是滇池唯一出水河道,有滇池袁鑰之稱。為了排水通暢,自元代平章政事贍思丁,賽典未委派巡行勸農使張立道負責疏浚?诤娱_始,每隔數十年,官府就要征調勞力,大規模疏浚?诤。川字閘(屢豐閘)建成以前,每當大規模疏浚,人們均先筑壩斷流,待施工完畢后再挖壩泄水。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疏浚海口河后,河床降低,河中的兩個石灘露出水面,將河水一分為三,形成川字型河道。川字閘(屢豐閘)原閘全長109米,共21孔。橋面寬3米,兩旁……[詳細] |
![]() | 導游:東寺塔位于昆明市書林街,西寺塔位于東寺街,與東寺塔遙相對望;看點:東西寺塔都是南詔國時期的古塔。東寺塔全高40.57米,西寺塔高36米,兩塔均為十三級密檐方形磚塔;介紹:東寺塔是昆明最早古塔之一,塔頂四角立有4只銅皮做成的鳥,俗稱金雞,所以也有“金雞塔”之稱,4只金雞口角處噙有一個兩頭有孔的銅管,管內有金屬-,雞頭、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據說以前每當風吹過,-受到振動,便會發出悅耳的鳴叫聲,但是后來由于日久天長的灰塵積塞,金雞才緘口不鳴了;交通:到達昆明后,可步行前往;也可乘2路、3路至金碧路下車,沿書林街向前步行1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地址:昆明市西山區東寺街(金馬碧雞坊南)類型:古跡古……[詳細] |
![]() | 中央電工器材廠一廠舊址,又名昆明電纜廠,此次入選“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別,它是我國最早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1939年生產出中國第一根裸銅導線(電纜雛形),從此開創了我國自己獨立生產電線電纜歷史,被譽為“中國電線電纜工業的搖籃”。位于春雨路615號昆明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內,1936年3月籌建于湖南湘潭,1938年遷到昆明馬街,1939年7月投產,生產出中國第一根電纜,是我國最早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被譽為“中國電線電纜工業的搖籃”?箲饡r期生產各類電線電纜4330多噸,為抗戰勝利做出了貢獻,F存廠房有8幢徐坡頂廠房,約4800平方米。2014年9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