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西安市 > 灞橋區旅游

灞橋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于仰韶文化。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1953年春發現,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持續4年時間的發掘,從中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半坡博物館現陳列展覽面積約4500平方米,分為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陳列主要展……[詳細]
  灞橋遺址位于西安市灞橋區灞橋街道灞橋街村南側,灞河河床內,屬于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灞河,古代原名滋水。春秋時期秦穆公(公元前7世紀)稱霸西戎,為了炫耀武功,才把這條河流改名灞水。灞橋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巨型橋梁之一。它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2200多年前,在古代科技史上地位獨特。灞橋位于西安向東的交通要道。灞橋東岸的灞橋鎮一帶,古代有潼關路、蒲津關路和藍田路三條要道交匯,潼關以東大半個中國的-百姓都要通過這座橋梁進入長安。灞橋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控制交通的重要關卡。橋頭建有驛亭,設置亭尉盤查過往行人.夜間斷絕交通以保證安全。灞河,古代原名滋水。春秋時期秦穆公(公元前7世紀)稱霸西戎,為了炫耀武功,才把這條……[詳細]
  “薄太后陵”又稱“薄姬冢”,位于陜西西安東南的白鹿原上。陵墓中安葬漢高祖劉邦的側室,漢文帝的生母——薄氏。公元前155年,政治精明、與世無爭的薄太后去世,葬于此陵。陵墓曾于西晉末年被盜,后被修復。陵墓封土形似復斗,陵前有清朝樹立的“漢薄太后南陵”石碑,常有游人光顧。 薄氏是漢高祖劉邦的側室、漢文帝劉恒的生母。薄氏出身低微,秦末諸侯紛起,魏豹稱王,薄氏家將她獻人魏宮。劉邦滅魏,她成為漢軍俘虜,以后納入后宮,生子劉恒。劉邦死后,呂后專權,凡被劉邦所寵幸的妃子多被殺戮或-。薄氏因在劉邦生前早巳失寵,所以得免于難。呂后允許她和兒子代王劉恒同去代國,成為代國太后。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大臣們議立漢嗣……[詳細]
  漢文帝劉恒墓葬,位于西安以東13公里處,霸陵鄉毛窯院村以南。1956年8月6日被列為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墓南靠白鹿原,北面灞河,東鄰老柿坡,西接赤水溝。周長1000余米,高聳100米許,呈方錐體,兩側為箕形山凹對稱,成弧形之勢,遠遠望去如同鳳凰展翅,當地稱“鳳凰嘴”,因陵墓座落于灞水之濱,名曰“灞陵”。陵前原有1棵古柏,柏下豎石碑1通,勒畢沅書寫“漢文帝霸陵”,周圍石碑林立,相互交錯,大小高低參差不齊,令人難以清數!拔母铩逼陂g,大柏樹被人砍伐,石碑有的被盜走,有的被打碎,連原來的遺址也被開荒種田。1987年,區、鄉文化部門為保護文物古跡,僅尋出9塊較完整的石碑,重新立于陵前。漢文……[詳細]
  竇皇后陵位于灞橋區。竇皇后即漢文帝劉恒之妻,景帝劉啟之母。公元前156年,景帝劉啟即位,她被尊為皇太后,身居尊位達四五十年。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皇后卒,葬于白鹿原南,與文帝霸陵分居原之兩端,屬合葬。因其位置在霸陵南,故稱南園。竇皇后陵平地起冢,形如覆斗,封土頂部和底部平面均近方形,陵園的西墻和南墻部分城垣遺跡尚存。陵園內發現大量建筑遺存,有西漢簡瓦、板瓦、云紋瓦當等。陵園附近,有專為陵園建筑燒造磚瓦的窯址。陵園東部的從葬坑內出土陶罐、彩繪陶罐及馬、牛、羊等動物骨骼。竇皇后陵為研究漢代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1992年4月20日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其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詳細]
  老牛坡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燎原村西北,為新石器時代至殷商時期(約前4000—前1100)遺址。老牛坡遺址區內,商代遺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與車馬坑、陶窯等,出土銅、陶、玉、石、角器文物。發現有一座東西長37.5米、南北寬約15米的大型宮殿建筑基址。遺址中發現青銅冶鑄殘渣,出土有陶范、草拌泥墻皮殘塊等。墓地位于遺址南側,除發現有車馬坑、馬坑外還發現有墓葬50多座,中型墓槨室有邊箱,這是已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墓葬邊箱實例,對于研究夏文化的發展歷程和商文化的分布、商代多國文明的發展進程具有重大意義。老牛坡遺址是商文化西部的一處重要遺址,面積大,遺存豐富,大型建筑基址、青銅冶鑄和較高等級墓葬的發現,……[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欧美2222 | 亚洲国产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韩国野花视频爽在线观看 |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中文字AV字幕在线观看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