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寺塔建于明代。位于大荔縣城東17.5公里處的朝邑鎮大寨子村東古黃河西岸上,地理坐標為東徑110°06′,北緯34°47′。塔,原為朝邑縣十二景觀之一,亦是金龍寺內的主要建筑之一。西與岱祠相臨,后因寺毀唯留其塔孤立曠野。為了保護方便,于1962年擴入岱祠內。該塔始建于唐貞觀元年(627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地震倒毀,明未重建。塔,八角七層,密檐式磚構建筑,高約25米。塔身從下至上高廣均逐層遞減,愈上愈促,每層迭澀出檐。底層周長28.4米,直徑9.1米。每邊長3.56米,出檐邊長4.13米,檐出0.77米。外檐下角有磚雕轉角斗栱,各邊中有補間鋪作二朵。底層東向有出入大門(木門已無存),磚券門高1.90米,寬0.94米,壁厚2.88米。內西壁有龕洞,高1.08米,寬0.79米,深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