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城市 > 陽城縣旅游

陽城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海會寺亦名龍泉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后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海會寺亦名龍泉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后歷代重修,增修,規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解放前后損壞嚴重,現存多為明清遺物。雙塔為現存的主要建筑,由宋代磚塔和明代舍利塔構成。明代舍利塔,八角十三級,高約40米。下部三層圍成八角城垛式,第十層支出平座,上置八根擎檐柱,成為高……[詳細]
  看 點: 城中遺存的明代建筑文昌閣臺基上尚存“山城一覽”碑刻,為砥洎城建筑規劃平面圖,是明崇禎十一年(1638)楊載簡記。石碑高54厘米,長86厘米。圖中詳細標出城廓的地理方位及主要建筑分布、每宅占地面積以及巷道和設施。這種明代小城鎮建筑規劃圖,是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稀有的珍貴資料。 砥洎城是華北地區現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的稀缺實物資料。 介 紹: 位于陽城縣城東13公里處的潤城鎮西北隅,當地百姓俗稱之寨上,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砥洎城,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鎮,北臨沁河,三面環水,呈半島狀。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 城呈橢圓形,磚砌,占地面積約六……[詳細]
  陳廷敬故居時代:明、清地址: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陳廷敬故居為清代名相陳廷敬及陳氏家族的故居,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是一處城堡式古代官宦家居建筑群。故居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內城為明代建筑,是陳氏家族的故居,城墻周長466.55米,占地1156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城墻、河山樓、藏兵洞、陳氏宗祠、樹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御史府及麒麟院等。外城為清代建筑,是陳廷敬的私邸。城墻周長313.75米,占地11583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相府、書房、花園、管家院、內宅、城墻、御書樓及功德牌坊等。陳廷敬墓位于皇城村北2000米處靜坪山上,占地16000平方米。有保存完好的康……[詳細]
  開福寺開福寺(第六批國保)時代:金至明地址:陽城縣城內始建于北齊天保四年(553年),后歷代均有修建。開福寺原為三進院,現存大雄寶殿、獻殿、戲臺,占地面積1095㎡,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大雄寶殿為金代遺構,獻殿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獻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柱頭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檐,單檐懸山頂。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寺內建筑琉璃脊飾獨具特色,除獻殿因天災而塌毀了部分琉璃外,其余琉璃脊飾均保存較好,尤其是戲臺的琉璃有明嘉靖年號及工匠題記,從琉璃燒造工藝看,大雄寶殿和獻殿均早于戲臺,……[詳細]
  陽城壽圣寺及琉璃塔時代:明地址:陽城縣城西北20公里芹池鎮陽陵村簡介:據清同治年舊志記載,寺建于后唐,原名福慶院,宋代改為泗州院,毀于真宗年間。天禧年間(1017——1021年)僧人法澄等重建,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賜額為“壽圣禪院”。寺內布局為二進院落,現存主要有大雄寶殿和琉璃塔,大雄寶殿為清康熙36年所建。琉璃塔為寺內主體建筑,八角十級,高約27米。塔身平直,收剎甚微。塔基為兩層,皆為砂石巖。上有浮雕花飾,角上雕侏儒力士。塔身各層皆為琉璃構件鑲嵌,外壁嵌滿佛教故事琉璃浮雕像。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塔內中空可登。塔身一層后門洞左側,嵌琉璃題記一方,上刻“大明萬歷三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陽城琉璃……[詳細]
  郭峪村古建筑群(第六批國保)時代:明至清地址:陽城縣北留鎮是一座城堡式古老村落,依山傍水,現存建筑大多是明、清之遺構。郭峪城是為避難自保而修的防御性建筑,修建于明崇禎八年。城中央有防御建筑“豫樓”,建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計七層,高33.3米。每層五間;西城門內有元至正年間創建,復修于萬歷年間(1573—1620年)規模宏大的湯帝廟;還有保存較好的40多幢明清古宅。城墻雄偉,雉堞林立,豫樓高聳,古廟森嚴,官宅豪華,民居典雅。各種建筑在郭峪村小小的鄉間聚落中形成了有機的系統,成為獨具特色的北方鄉村古代建筑群。村中現存碑碣一百余塊,不僅文字精美,而且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史實。……[詳細]
  文廟時代:明、清地址:陽城縣城內東南隅文廟始建于宋,明洪武年縣令李芾重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成殿災毀,道光十九年(1839年)進行了修繕,擴建大成殿為五間,增修了崇圣祠、東西廡和戟門等,包括孔圣廟、明倫堂和文昌宮。現僅存孔圣廟、房屋二十余間,為明清建筑。孔圣廟為二進院,面積約1000平方米。前院有畔池、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后院有大成殿、東西廡。主體建筑大成殿,重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石砌臺基,面寬五間,進深八椽,重檐歇山頂,施琉璃瓦脊。九檁前廊式構架,下檐柱頭斗栱五踩雙翹,上檐平身科斗栱三踩單翹。脊檁下有道光十九年郭揚、王業重建題記。2019年10月7日,陽城文廟入選第……[詳細]
  潤城東岳廟潤城東岳廟(第六批國保)時代:金至清地址:陽城縣城東十三公里的潤城村據廟內碑載,始建于宋代,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現存建筑為明代風格。廟坐北朝南,原是一個三進院的大型廟宇,現僅存獻亭、天齊殿、后宮等建筑,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獻亭為明代建筑,建于一方形臺基上,臺基四周圍以石雕欄桿,欄桿的石柱上雕石獅、石猴等動物圖案,形象生動逼真。殿身面寬、進深各三間,十字歇山頂。天齊殿,面寬五間,進深六椽,懸山式頂,殿頂脊飾及兩山博風板、懸魚、惹草皆琉璃制作,色彩艷麗。后宮面寬五間,進深六椽,重檐歇山頂,殿頂琉璃脊飾,吻獸齊備,皆為明代所作。……[詳細]
  下交湯帝廟下交湯帝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宋至清地址:陽城縣河北鎮下交村始建于金大安二年(1213年),明清兩代均有大規模修繕。廟為二進院,總面積2106平方米。前院很小,前為山門,后為馬王殿。后院有戲臺、獻亭、成湯大殿。成湯大殿為元代所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屋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柱頭斗栱五鋪作雙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寺內存石碣九方。……[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v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亚洲人成的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