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開禧寺地處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南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611年的歷史。原開禧寺占地約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文昌殿、接引殿、千手觀音殿等十余座建筑,在“文革”期間開禧寺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目前僅大雄殿保存較為完好。開禧寺于1991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2013年評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雄殿進深四間,面寬三間,殿梁上有明永樂四年(1406年)題記,說明此殿建造年代。大殿總建筑面積約170平方米,屋頂鋪有青瓦,四角屋檐向上高高翹起,極為獨特。四周墻上共有斗拱20朵,頗為古樸。在200……[詳細]
  甲扎爾甲山洞窟壁畫位于麥若扎拉石窟寺,在馬爾康白灣鄉甲扎爾甲山南坡山腰,距河床垂直距離高約300米處一天然洞穴內,該石窟相傳為唐代藏傳佛教“七覺士”之一、藏族著名譯師麥若扎拉修行的地方,被當地群眾稱為“麥若扎拉洞”。石窟寺座北向南,外大內小,深23.59米,高7.88米,最寬處3.29米。洞內人工砌筑石墻將其分隔為前、中、后三室。中及后室在涂抹黃泥的東壁用礦物顏料彩繪大量壁畫(中室及后室只有東壁繪畫),畫面長18.3米,最高處達5米,總面積約70平方米,內容以各式佛像為主。外間泥塑大小佛塔兩座,……[詳細]
  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舊址群位于沙溪鎮王坪村,包括總醫院部、政治部、醫務部和總務處舊址,以及其下設的醫療機構,屬軍、政、醫三合一的軍級機構。整個建筑均呈三合院布局,土木結構,清末民初民居建筑風格,建筑面積4萬余平方米。系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駐今沙溪鎮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藥,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陜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詳細]
  雅安安順場渡口與翼王亭簡介石棉縣境內。安順場原名紫打地,地勢險要。清代同治二年5月,太平天國箕王石達開在此全軍覆沒。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此強渡大渡河成功,安順場由此載人中國革命史冊,1980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渡口遺址建有“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塑紅軍戰土頭像,銹刻-同志題詞,周圍植蒼松翠拍、花草。安順場建有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室,陳列紅軍用過的兵器、馬燈等實物47件、圖片80幅,還有-、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翼王亭屹立于石棉縣城北、大渡河鐵索橋畔的石兒山上,為……[詳細]
  川南黔北結合部、赤水河畔瀘州合江縣先市鎮的先市釀造食品有限公司(源自建立于1893年的百年老作坊“江漢源”醬油作坊),其先市醬油傳統釀制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年老作坊和曬露缸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了解,先市醬油釀制的原料是黃豆、小麥、食鹽和水。當地傳統種植的大豆、小麥生長期長,顆粒飽滿,富含蛋白質,出油率高,赤水河畔地下水,水質清冽,富含多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偏硅酸等天然礦物質,為優質醬油釀制提供良好物質基礎。先市醬油傳統釀制技藝傳承人馬超介紹,先市醬油傳統釀制技藝繼承和弘……[詳細]
  新都龍藏寺位于新都區新繁鎮,始建于唐貞觀三年,原名“慈惠庵”,宋代擴建后更名為龍藏寺。明代洪武年間重建,明成化年間寺內建大殿、繪壁畫,清代重建和新修了除大雄殿外所有殿堂、亭閣和精舍。不過,史料所記載的龍藏寺建筑宏構今已不存。如今,明代所建的大雄殿仍然保存完好,在殿內還可以欣賞到明代的壁畫。龍藏寺大雄殿為單檐斜山式琉璃瓦屋頂,抬梁式梁架,檐下置斗拱,殿內四壁繪有明代佛教壁畫九鋪,共計114平方米。“一半子孫廟,一半叢林”是龍藏寺最大的建筑特點,對研究四川地區明清時期宗教建筑結構布局、寺廟性質等方面……[詳細]
  瀘縣喻寺鎮圓通寺,又名圓通禪林,是座木石結構的古建筑寺廟。修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萬歷三十六年(1608)重建,清光緒四年(1878)培修,2006年—2007年再次進行維修。原系三重大殿,現僅存前殿、中殿、右廂房。此寺坐東南向西北,復四院布局,面積約966.5平方米。前殿為石木結構,二重檐歇山式屋頂,抬梁穿斗混合屋架,共七椽袱,前后設搭牽用四柱,面闊14米,進深8.4米,通高8米。中殿臺基高1米,素面,有階梯式五級踏道上到臺基。中殿面闊12米,進深11米,通高9米。為二重檐歇山式屋頂,抬……[詳細]
  嚴道城址位于四川省滎經縣六合鄉古城村,滎河南岸臺地上,進出大相嶺道口。古城為秦漢時嚴道縣治,城呈正方形,占地約17萬平方米,西北面布子城,城墻遺跡尚存,墻高約3米,泥土木板夯筑。城東南、西南有面積達24萬平方米的春秋至漢代古墓群,1974年以來已發掘約30座,出土大量文物,以秦漢墓中的漆器最為珍貴,木胎,多彩繪,器上有朱書“王邦”、烙印“成亭”“番陽館”字樣。2006年,嚴道城址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嚴道城址保護范圍:西至陡坎,其余各方以城墻為基線外延100米。面積約27.……[詳細]
  確爾基寺位于壤塘縣中壤塘鄉,其建筑群中規模最大的是“大經堂”,這是一座木石結構的藏式建筑,為全寺的中樞。它由前殿樓,前庭院、正殿和后殿4大部分組成。正殿中央的彌勒佛銅像高7米,為金剛盤坐式坐像。正殿還供有2米高的篤補巴·西饒堅贊和達熱拉它銅像各一座。高4米的時輪銀塔一座,高3米的江洼喇嘛銀靈塔一座。此外,還有高矮不等,形式不同的靈塔佛像100多尊。這些佛像靈塔就其種類來分,有金質、銀質、紫銅、鎏金、檀木等。不少靈塔用珊瑚、琥珀、綠松石、貓銀石等珍寶鑲嵌。藏族能工巧匠憑著他們的高超技藝,把那些沒有……[詳細]
  簡陽圣德寺白塔位于簡陽城南一公里處,始建于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夏,竣工于嘉泰二年(1202年)秋。塔高37.9米,屬磚石仿木結構、四周攢尖頂、十三級密檐式佛塔。外部建筑特色:其方形平面及位于寺院中軸線上的特點仍具唐代遺風;高達五米的基座國內罕見;塔身雖為密檐式,但造形仍仿樓閣式;第三級四面精巧秀麗的八座抱廈和第七級的兩座舍利塔造型,國內僅見。內部結構特點:塔內共四層,塔身剖面為雙層結構,里層為塔心室,外層為厚壁,中間夾以回廊,石質樓梯置于回廊中,梯級安排為“壁內折上結構”。各層均有形制多……[詳細]
  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惠遠寺,又名噶達強巴林,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協德鄉,去雅拉神山的路上。始建于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廷撥專款為七世0-葛桑嘉措避準噶爾之亂住錫而建造的,占地500畝,筑內處圍墻三層,大殿正口雕刻有9龍9獅,現存有清、廷御制藏、漢、滿文寺(詞)碑6座。第十一世0-珠喜措也降生于此。該寺規模宏大,外形壯觀,金光寶頂,暮鼓晨鐘,僧眾終年誦經,朝拜信徒絡繹不絕,更顯古剎的莊嚴肅穆。內部佛像壁畫,色彩鮮艷,盤古飛龍,栩栩如生。兼之古跡豐富,令人神往。惠遠寺與位于道孚的靈……[詳細]
  其多山洞穴巖畫位于納木錯的西岸。是D型赭色涂繪風格巖畫中最為重要的巖畫點之一。巖畫分布在其多山上的兩個天然洞穴中。全部巖畫均用紅色顏料繪制。其一號洞穴共計繪有動物、人物、符號等圖像200余個,為多次繪成。其多山洞穴巖畫有許多已成經典的圖像,其中一幅狩獵野牦牛圖,畫有獵人徒步獵取野牦牛的場面。兩頭相向的野牦牛體形巨大,與其上方正觀望的三位獵人的身形呈現極大反差。兩頭野牦牛均已中箭,左側牦牛俯首,右側牦牛昂首,因為疼痛,二者或雙角豎起進行掙扎,或尾巴翹起四肢僵直。準確的軀體輪廓和肢體語言將牦牛臨死前……[詳細]
  黃傘崖墓群漢代墓葬。在宜賓縣高場鎮擁護村,分布在岷江北岸的黃泥巴坡、印子坡和喳口崖坡,共計182座。墓分單室、雙室和多室幾種。其中以印子坡1號墓最典型,墓鑿建在臨岷江之巖壁上,距地面3米。為一堂三室的大型崖墓,由墓門、享堂、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組成。墓門寬12米,高4.3米,四柱三門。門兩側依崖處鑿雙闕,兩中柱上刻斗拱;門楣上刻仿木屋檐,上浮雕筒瓦、瓦當、檁格,檐下刻斗拱、欞窗、樓臺、人物和走獸等。享堂寬12~12.4米,高2.4~2.65米,進深4.5米,平頂。側壁均有柱、墻、檐口及瓦當等圖案。各……[詳細]
  大石墓群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安寧河流域,在冕寧、喜德、西昌、德昌、米易諸縣市皆有分布。德昌縣王所大石墓群與喜德縣伍合大石墓群是目前保存最完好且最為典型的兩處大石墓群。王所大石墓位于德昌縣西南約4公里的王所鄉王所村一組,分布有大石墓三座,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墓呈長方形,墓室以大石圍砌而成,頂蓋數塊大石,墓門以小石封砌。長8.5~17.90米,寬1.70~3.60米,高0.50~1.60米,石質多為花崗石,墓保存基本完好。伍合大石墓群位于喜德縣城西北約11公里的冕山鎮伍合村二組北面50米,墓群分布于……[詳細]
  邛崍石窟景色一般,石窟也不是很多的,保存的比較完好,石窟雕像還是雕刻的栩栩如生的。1.花置寺石窟花置寺摩崖造像位于邛崍市臨邛鎮盤陀村7組。造像刊于唐貞元十四年(798),分布在竹溪湖畔長34米,高10米的巖壁上,現存12龕和唐貞元記事碑一通。造像主體文物內容:佛教無量壽佛、西方凈土變、千手觀音等。花置寺摩崖造像造型優美生動,雕刻精巧,頗有中國佛教早期造像的莊重、雄渾、豐滿等特征,衣飾簡樸,線條輕快流暢,布局嚴謹,刀法遒勁圓熟,充分體現出上承北魏、盛唐造像風格,對研究佛教早期造像、藝術風格、時代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网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 亚洲特级免费观看中文字幕 | 中国A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