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樂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和國家5A旅游區。景區周廣17.88平方公里,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山下江河爭流、波光云影、沙鷗翔集、帆影點點;山上繁花似錦、茂林修竹、朱樓畫檐、丹崖峭壁。有世界第一——樂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觀——“巨型睡佛”、西部普陀——烏尤寺、東-浩崖墓、佛教藝術薈萃——東方佛都、宋元遺址——三龜九頂城、彌勒經變故事——佛國天堂、水上游江觀佛諸壯景。此外,尚有著名歷史文化景觀和……[詳細]
  廣安鄧小平故居簡介鄧小平故居座落在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的鄧家老院子,為普通農家三合院,占地8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屋17間,穿抖木質結構,青瓦粉壁,古樸典雅,庭院綠樹成蔭,翠竹掩映。故居正房大門上方懸掛著主席題寫的“鄧小平同志故居”金字橫匾,大門兩側為四川著名作家馬識途撰寫的對聯:“扶大廈之將傾,此處地靈生人杰,解危濟困,安邦救國,萬民額手壽巨擘;挽狂瀾于既倒,斯郡天寶蘊物華,治水秀山,興工扶農,千載接踵頌廣安。”故居陳列著大量珍貴的圖片,分“革命年代”、“建國時期”、“-歲月”、“開創新時期”、……[詳細]
  三蘇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原為五畝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擬重建。經歷代增修擴建,現占地86畝。三蘇祠既保持了蘇氏故居的風貌,又體現了祠園建筑的古樸幽深。肅穆中有疏朗之氣,典雅中而洋洋大觀。庭園紅墻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樓臺亭榭,莊重典雅;匾額對聯,詞意雋永。祠內供奉陳列有三蘇及子孫、女眷塑像,還供奉有眉山始祖蘇味道畫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硯池、荔枝樹等蘇家……[詳細]
  瀘定橋又名大渡橋,坐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定“瀘定橋”,并立御碑于橋頭。瀘定橋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瀘定橋參觀游覽點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詳細]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畝,是國內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要勝跡,也是成都市個主要的旅游參觀點。初與劉備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廟。1672年重建,形成現存武侯祠君臣合廟。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詩人杜甫曾有詩寫到它:“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現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間重建的。它同先主廟、劉備莫相毗連。武侯祠主體建筑分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嚴格排列在從南到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一進大門,濃蔭叢中,矗立著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詳細]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代宗大歷五年(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后世亦稱“杜工部”。杜甫-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時代,經歷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亂”,他的許多詩篇,真實反映了這一時代的種種社會現象,被譽為“詩史”。杜甫的詩對中國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后世尊他為“詩圣”。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起茅屋,在此居住歷時近四年,在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詩文達240篇,許多膾炙……[詳細]
  劉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之一,是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現有文物,藏品2萬余件,規模寵大,保存完好的莊園建筑群,及莊園遺存的大量實物和文獻資料,加上獨具特色的莊園陳列,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為認識和研究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濟、文化建筑及中國四川軍閥史、民俗學的重要場所和實物現場,是舊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是中國社會發展史的一個斷面。1965年,在原莊園主劉文彩的收租現場,雕塑家們將中國的傳統雕塑技法和西方的現代雕塑藝術結合起來,運用典……[詳細]
  安岳石刻具有“古、多、精、美”的特點:一是“古”,安岳石刻始鑿于南北朝,興于唐朝、五代、北宋,在中國石刻史上具有“上承云岡、龍門石窟,下啟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二是“多”,現存摩巖石刻造像230余處、10萬余尊、石刻--40余萬字,分布在全縣69個鄉鎮,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毗盧洞“東方維納斯”紫竹觀音、臥佛院世界最長左側全身臥佛等是其中杰出代表。三是“精”,安岳石刻具有“創新性”,既有被譽為“中國最美觀音”的毗盧洞紫竹觀音,也有打破了“北首右脅臥,枕手壘雙足”造像原則的釋迦牟尼涅槃造像……[詳細]
  遂寧市中國觀音故里旅游區簡介“觀音菩薩三姊妹,同鍋吃飯-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遂寧遙遙相對的靈泉、廣德兩寺,就與這一首千年民謠息息相關。從而構成了遂寧三大文化品牌之一———觀音文化。廣德寺則是遂寧觀音文化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部分。它靜靜地聳立在臥龍山上,以2萬多平方米的宏偉建筑群在西部梵宇中首屈一指,先后受到唐、宋、明11個皇帝的敕封。前山門的牌匾上,由中國佛協主席趙樸初的手筆“西來第一禪林”六個大字金光閃閃。廣德寺留下了5件鎮寺之寶,分別是緬甸玉佛……[詳細]
  報恩寺位于四川省平武縣城內,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1956年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為“敕修報恩寺”,始建于明正統五年,完工于天順四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歷史。報恩寺布局結構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稱“深山王宮”。報恩寺坐西向東,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由東而西次第升高。山門、金水橋、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修建在一條300米長的中軸線上。經幢、狻猊、大悲殿、化嚴殿、碑亭長廊、斜廊、僧房左右對稱,布局嚴謹、雄偉壯……[詳細]
  兩河口會議會址位于小金縣城北70公里兩河口鎮的關帝廟,主體建筑已毀無存,現僅余后部馬房。為消除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在戰略方針上的分歧,進一步統一認識,實現團結北上的方針。1935年6月26日至28日,0中央在此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關于一、四方面軍會合后戰略方針的決定》,否定了張國秦的錯誤主張,決定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在運動中大量消滅敵人。首先否定在甘肅南部建立根據地的主張,為創造川陜甘革0據地奠定了中央北上戰略方針的基礎,同時也拉開了同張國燾右傾路線斗爭的序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詳細]
  素有“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書”、“藏族地區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寶庫”盛名的德格印經院,全名“西藏文化寶藏德格印經院0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近3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縣城(更慶鎮)文化街,199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是中國藏區三大文化中心(西藏拉薩、甘肅拉卡楞、四川德格)之一,特別是德格印經院,以收藏藏族文化典籍最廣博、門類最齊全、……[詳細]
  松格瑪尼石經城距甘孜州石渠縣縣城約80公里,是一座四方形的石頭城,高約10米,長100米見方,全由一塊塊的瑪尼石隨意堆砌而成,是當年格薩爾王領地上至今保留下來的遺跡之一,也是藏區歷史上最雄偉的瑪尼堆之一。瑪尼城正面有一道城門可以進出,里面是一圈圈的瑪尼墻,中間有狹窄的通道。由于石頭壘得太高,城體已開始下陷,據當地老鄉說,瑪尼城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一樣高。石渠曾是格薩爾王的領地,當時為了給陣亡的士兵超度亡魂,格薩爾王的將士們在此壘了一個瑪尼堆。后來漸漸成了老百姓緬懷格薩爾王功績的地方,各地任何框架……[詳細]
  富順文廟自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建縣至北宋初年(567-960)的近400年間,由于地處邊陲,僚漢雜居,鹽業雖盛而文風未開。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朝廷選派太常博士名學者周延俊來富順任知監,努力興教化,辦學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職的第六年,即慶歷二年(1042),富順縣終于出了第一個進士-李冕,全縣士民無不歡欣慶幸。在周延俊的倡導下,人們集資于慶歷四年(1044),在縣城中心的南門,建成一座文廟,主供孔子,時稱"文宣網廟"。并在廟內立石質"雁塔碑",以刻全縣歷次中試者的名字。此后,歷任富順知監,均熱……[詳細]
  巴格嘛呢石經墻位于石渠縣長沙貢馬鄉,札加龐秀神山腳下,扎曲河與麻木河交匯處,距縣城53公里,2006年5月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經墻長1.7公里,平均寬2-3米,高2.5-3.5米,內有石刻佛像3000多尊,藏文“丹珠爾”、“甘珠爾”各兩部,“賢劫經”等數千部,以及數以億計的大小嘛呢石。在石渠也有跟其他藏區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在西藏等地隨處可見的嘛呢堆,在這兒就被壘成了嘛呢墻,而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的就是蔚為大歡的巴格嘛呢墻和松格嘛呢石經城。在當地藏民眼里,這兩個地方就像布達拉宮和岡……[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二级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