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 > 龍海區旅游

龍海區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漳州市博物館
  一、基本情況漳州市博物館成立于1988年,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市博物館新館是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于2014年底開工建設,總建筑面積36700㎡,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工程各項建設有序推進,已基本完工,2020年8月18日新館開始試運行,9月2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二、文物情況館藏文物以青銅時代虎林山出土文物、漳州窯瓷器、近現代名家書畫作品、海絲貿易銀元及地方非遺產品為主要特色,經鑒定的文物有11098件,其中一級文物81件、二級文物216件、三級文物1456件,尚有大量的標本及新征集藏品未鑒定,文物儲量豐富、特色鮮明、精品紛呈。三、展廳情況新館展廳面積約8600平方米,展出文物近3000件,設有6個專題展廳,分別為:一樓“漳州歷史文化陳列”“漳州海上絲綢之路陳列”;二樓“漳臺一家”“漳州窯陶瓷藝術陳列”;三樓“漳州雕刻藝術陳列”“館藏書畫精品陳列”,另設有2個臨時展廳用以舉辦臨時展覽或引進交流展覽。3D裸眼沉浸式影院、雷達互動感應魔鏡、互動觸摸屏等大量科技信息手段的運用,讓……[詳細]
推薦2
龍佳生態溫泉山莊
  龍佳生態溫泉山莊位于:閩南金三角--漳(州)、廈(門)、泉(州)中心的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蒼坂,距漳州市區25公里、廈門市區25公里、泉州市區90公里,建于一九九八年,占地1600畝,山莊規劃為景觀游覽區、民俗文化區、素質拓展區、溫泉別墅區、休閑度假區、野生動物區、立體農業區及龍佳生態科技研究開發中心和龍佳培訓與管理中心。山莊配套賓館、餐廳、會議廳和購物中心、美容、足浴休閑會所,提供娛樂、食宿、接送一條龍服務,是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鄉村體驗、溫泉養生、商務洽談、會議培訓、素質拓展以及學生校外活動營地的最佳場所。根據國家旅游局2016年12月5日的通報,龍佳生態溫泉山莊被降級,現為3A級景區![詳細]
推薦3
鳳凰山荔海
  萬畝荔枝林位于龍海市九湖鎮中心的鳳凰山,距25公里,是亞洲最大的連片荔枝園。它不僅佳果飄香,流金溢彩;而且翠色連綿,景色秀麗,素為旅漳游客必到之地。步入通往鳳凰山的石板路,拾級而上,一排排濃蔭如蓋的荔枝樹迎面而立,曲曲折折的枝干撐起一個個碩大的綠傘,給游人帶來花的清香。登上鳳凰山極目遠眺,只見20多萬株荔枝樹郁郁蔥蔥,匯成波瀾壯闊的綠色海洋。山風過處,陣陣林濤不絕于耳,鳳凰山則象是萬頃碧波中的小島。每年七、八月間,適逢荔枝收獲季節,一串串火紅的荔枝果點綴在綠葉叢中,隨風搖曳,紅綠相間,恰似彩霞映落海面。荔海深處,一幢幢嶄新的小樓拔地而起,紅瓦白墻里的歡歌和著果園采荔人的笑語,奏出富裕了的荔鄉農民的歡樂曲。鳳凰山屬紅壤丘陵山地,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330天,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有利于荔枝樹的種植和生長。這里種荔枝的歷史,始于唐,盛于宋,延至今。鳳凰山下九湖村,至今還佇立著一株500多年樹齡的“荔枝王”,此樹雖歷經滄桑,仍年年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年產可達2100斤。目前,……[詳細]
推薦4
漳州南炮臺
  龍海市港尾鎮的軍事古跡南炮臺,址在石坑村嶼仔尾東南臨海突出部的鏡臺山上。炮臺瀕臨東海,緊靠大陸,居高臨下,雄視萬里海疆。它與廈門島上的胡里山炮臺南北對峙,互為犄角,扼守著廈門?,拱衛著祖國東南大門,素有“天南鎖鑰”之稱。嶼仔尾南炮臺系閩浙總督鄧廷楨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配合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廣東開展禁煙運動,為御侮備戰而建筑的。迨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進行擴建并改裝德國制造的克虜伯大炮,計有主炮一門,副炮三門,同廈門胡里山大炮為“姐妹炮”。炮臺建有城堡、兵舍、戰壕、彈藥庫、練兵場設施。炮城三合土建成,呈現橢圓形,城墻周長約240米,高6米,厚1。5米。城墻上建有女墻、垛口、槍眼,雖然經100多年來風雨剝蝕,而城垣至今仍堅實完好。三門副炮早已拆毀,一門主炮也于1953年修建廈門高(崎)集(美)海堤時拆走。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時,侵華英軍總司令義律率領兵艦40余艘進犯廣東。因遭到我軍民的有力抗擊,無隙可乘,乃率艦侵擾廈門。7月2日和8月22日,英艦先后竄入青嶼口和廈門內……[詳細]
5、紫云巖
推薦5
紫云巖
  紫云巖又名紫云禪寺,位于福建省漳州龍海市石碼鎮邑南偶高坑。原稱石壁巖,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坐東朝西,祀三寶佛和觀音大士。明澄邑呂濱溪隱于寺攻書,因巖寺之空中凝聚紫云,后鄉試中舉,為不忘發跡之地,獻資重修其寺,雕金身佛像。世稱紫云蓋頂乃吉祥之兆,遂名紫云巖。紫云巖因山明水秀,風景綺麗,系歷代名人避暑攻讀之處:明代御史沈源、二甲進士盧琦、進士高寬、拔貢高文升、都察院檢校盧春魁諸古人皆于此讀書成名。因時代變遷,廟宇興廢相承,經清代康熙、乾隆、光緒等年間之三次重建,其重建碑記猶存。一九八七年重修禪寺,至今寺宇巍峨,佛像莊嚴,山巖更美,今巖寺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紫云巖,山高層巒疊翠,石奇甘泉喜人。松竹蒼郁,果樹成林,山花爛熳、綠草如茵,冬暖夏涼,四委常青,勝似仙景,自古以來乃為游覽勝地,今為紫云巖公園主景,游人、香客遍山道。紫云巖名景甚多:有“古榕伴月”又名“迎客古榕”,位于紫云巖麓高坑莊西側,在蒼松翠竹之間與寨潭后邊之巨石頂一老榕,由來久矣!榕從石縫長出,棵壯根粗,月白風清,樹影映照潭中,古榕伴……[詳細]
6、天一總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6
天一總局
  走進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可以看到一座時隔至今近百年的中西合璧式四合二層“南洋”風格樓房建筑,大門頂上一塊“天一總局”牌匾格外引人注目。這座建筑既是僑鄉歷史的見證,也是考證我國郵政金融和華僑發展史的產物,如今已越來越廣泛地引起有關部門和專家的興趣。“天一總局”全稱“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局”,系由旅居菲律賓華僑郭有品于公元1880年(清光緒六年)在其家鄉(時稱龍溪縣流傳社,即現在的龍海市角美鎮流傳村)創辦的。初辦時稱“天一批郊”。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擴大為四個局、設總局于流傳社,外設廈門、安海(晉江)、呂宋(菲律賓)等三個分局。1896年注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1902年改為郭有品“天一匯總銀信局”。天一總局的設立,專為海內外華僑和僑屬辦理書信投遞和錢幣匯兌接送,提供服務和方便。“天一總局”的“天一”取自漢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中的“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即“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合一”,用“天”作為徽志寓意天下一家,表達郭有品創辦僑批局的仁愛之心,也縮短了海外僑民與家鄉眷屬的萬……[詳細]
推薦7
隆教古火山
  隆教古火山位于龍海市隆教畬族鄉白塘村東南的牛頭山腳入?谕,是形態完美的新生代玄武巖古火山。該火山歷經15次噴發,總厚度為178.5米,現在可看到的只是晚第三世中段上部的最后3次噴發物,距今2460萬年。古火山第一次噴溢為灰黑色含橄欖巖包體玄武巖,沿東北方向呈半環狀展布,屬地殼深部上地幔物質隨熔漿噴溢而成。第二次噴溢為柱狀節理深灰色粗玄武巖。第三次噴溢為灰黑色含角礫粗玄武巖,分布于火山口中心部位。古火山口形狀似一個朝天的橢圓形喇叭口,開口處頂端直徑50米,底部深3米,潮漲水淹,潮退口現。在古火山周圍0.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火山活動的形跡十分完整和清晰。地表上由巖漿形成的灰色、暗紫色、紫灰色的玄武巖,形態各異,奇峭崢嶸。特別是成片的六方柱狀節理玄武巖以及西瓜狀、流紋狀、枕狀節理玄武巖,呈奇特壯麗的景觀,被地質學家譽為“中外罕見的古火山博物館”和“形象生動的海上兵馬俑”,是世界罕見保存最為完好的海底古火山,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觀賞價值和化學物理磁療價值,專家們稱之為“具有壟斷性、特色鮮明的旅……[詳細]
推薦8
白礁潘氏民居群
  白礁潘氏民居群位于漳州市白礁潘厝然村,年代為明—清。簡介:由潘氏祖祠、馬寮前落大厝、馬寮中落大厝、馬寮尾落大厝、潘厝小宗祠、大祖巷西厝等六座建筑,皆坐北朝南,典型的閩南傳統建筑。潘氏祖祠又稱花果堂,始建于明代,由前埕、前廳、天井、主堂、過水廊道等組成,建筑面積296平方米。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二柱,主堂面闊三間、進深三柱,皆抬梁式梁架,山墻承檁,懸山頂。馬寮前落大厝由前埕、前廳、天井、主堂、過水廊房、右護厝、后天井、后堂等組成,建筑面積870平方米。前廳面闊五間、進深二柱,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后堂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均墻體承檁,懸山頂。馬寮中落大厝由前埕、前廳、天井、過水廊房、主堂、后天井、后堂、帶右側護厝等組成,建筑面積870平方米。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三柱,墻體承檁,硬山頂。馬寮尾落大厝由前埕、前廳、天井、主堂、過水廊房、后天井、后堂、左護厝等組成,建筑面積885平方米。前廳面闊五間、進深二柱,主堂面闊五間、進深二柱,后堂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均墻體承檁,硬山頂。潘厝小宗祠由埕地、前廳……[詳細]
推薦9
鎮海衛城址
  時代:明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南太武山麓,鴻江之濱這是是一座聞名遐邇的兵戎古城,城墻全部用石頭砌就,依山臨海,如出水蛟龍,與威海衛、天津衛、金山衛并稱明初四大名衛。鎮海衛系明江夏侯周德興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以備倭,比漳浦趙家堡還早一百八十余年,其規模也比趙家堡大一倍多。衛城原有東西南北四個門,門各有樓,后東門常閉,另開水門,現在保存較好的是南門和水門,特別是南門,建造方式奇特,有兩重城門,進入第一道城門后,兩側又各筑一道半月形城墻,俗稱月眉城(簡稱月城)。城內有后山、鼓山、曜山、昭山、倉山,俗稱五星山,城外有釀酒桶頭山、土地公山,狀似七星散落,合稱七星落地。城南還有象鼻山、旗尾山。鎮海衛城內到處是井,據說共有九十九口井,分布于石徑、榕樹之旁,庭院之中。傳說七星井和柳樹井井水最為甘甜。七星井現在解放軍營區內,井水可供整個營區食用洗漱,柳樹井則在南門內民宅區。鎮海衛內外不僅山?⌒,而且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祠、廟、亭、碑、牌坊可供游人觀瞻。城內尚有斷頭羅漢、東岳景觀、城隍廟、孔子廟、……[詳細]
推薦10
海澄文廟
  海澄文廟又稱孔子廟,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位于海澄鎮豆巷村龍海二中校園內,于明隆慶元年(1567)由郡守唐九德建。明崇禎(1628-1644)、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1662-1795)、民國時期及及建國后1990年重修。廟占地面積2500多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依次為泮池、戟門、天井、月臺、東西廡、大成殿、名宦祠,崇圣祠、鄉賢祠。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抬梁式木梁架,重檐歇山頂,鼓形柱礎,斗拱之間有弓梁相連。臺基用條石壘砌。月臺正面飾青石浮雕盤龍陛石,四周環圍白石雕刻,有雙龍戲珠、如意牡丹纏枝、古瓶梅菊等圖案,雕刻工藝極為精細。大成殿殿內最上方懸掛著圣祖仁皇帝康熙帝的御書:“萬世師表”匾。整座廟氣勢雄偉,十分壯觀。在大成殿門前的月臺樹立著一尊二米多高的孔子石像,泮池上還建有兩座拱橋,橋西有一座夫子亭。校園與文廟渾然一體,相應成趣,令人流連忘返。海澄文廟,位于福建省龍?h海澄鎮龍海二中內,始建于明隆慶元年(1567年),歷代均有修葺,1990年再次維修,F存文廟范圍2500平方米、建……[詳細]


全部龍海區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台湾国产综合 |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日本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网站亚洲一级在线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