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晉中市 > 介休市旅游

介休市十大旅游景點

1、綿山 AAAAA
推薦1
綿山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綿山起源于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筑,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筑群風格多樣,從建筑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筑既取之先代建筑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筑物的獨特風格。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綿山的景觀很多,有白云庵、光巖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臺、棋盤石、五龍墓、舍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詳細]
2、張壁古堡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2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區東南10公里龍鳳鄉張壁村,背靠綿山,面對綠野,海拔1040米,周圓1300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堡西為窯灣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堡東居高臨下,有溝塹阻隔,可謂“易守難攻,退進有路”。堡墻用土夯筑而成,高約10米。堡有南北二門,中間是一條長300米的街道。街東3條小巷,街西4條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門筑有甕城,南堡門用石塊砌成,堡門上建門樓。街道兩側有典雅的店鋪和古樸的民居;幾座廟宇琉璃覆頂,金碧輝煌,點綴在堡內;還有抱柳的古槐和罕見的琉璃碑。到處是古跡勝景,古香古色。古堡地下遍布地道,與堡內四通八達。地道為三層立體,高層距地面僅1米左右,中層距地面8——10米,底層距地面17——20米。各高2米、寬1.5米,土結構,各彎曲迷離,呈網狀結構。堡外北、南面溝中有洞口,既可作為進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內留存有氣孔,通于溝塹外,還有隔井直下三層底部。堡內現有水井6眼……[詳細]
推薦3
南莊古村景區
  南莊位于介休市區正南7.5公里的綿山腳下。是傳統文化名村,先后榮膺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最美旅游村和3A級旅游景區等稱號。01張姓十八堂——興篤堂本村張姓居多。據現存張家神譜記載,自清代乾嘉年間至今,張家已傳至第七代。此與東門、南門古碑對應,由此可推,當時應是張姓興旺時期。張姓在數百年繁衍中,出現過許多商賈鄉紳,留下不少豪宅,“張姓十八堂”就是形象注釋和生動概括,其中有忠和堂、春本堂、行篤堂、百忍堂、三多堂、恩箴堂等。02藏在南莊古村中的四合院——春本堂春本堂四合院,南房做餐廳,北房是會客廳。東西廂房,東為廚房,西為書房。院內最精美之處北房磚雕,左面兩人,前是穿著寬袍大袖、手指日月的官人,后面是手搖扇子的隨從,稱做滿堂執事。官員氣宇軒昂,隨從服侍盡心,雕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03甘露古井村內有口古井,其楹聯獨特,上聯為“日晶通天下”,下聯是“月朋鎮乾坤”,寓意為在乾坤日月下的古井甘露,能上天入地,具有生生不絕之氣息。古井不遠處有一座澇池,建于明代萬歷年間。下窄上寬,四周為1……[詳細]
4、虹霽寺 AAA
推薦4
虹霽寺
  虹霽寺又名滾鐘寺,位于介休市城西10余里的義棠鎮師屯南村的銀錠山巔,寺內有虹霽寺塔、滾鐘坡、天王殿等。史料記載,該寺建于唐貞觀十三年,唐太宗破劉武周于汾州,立寺。該寺自唐初建,明萬歷年重修,清康熙年間復修,乾隆金妝,后幾經戰亂。銀錠山巔古塔,系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山前流過汾河,景同延安寶塔山,百姓稱“小延安”。   1993年,介休市加大開發旅游資源力度,虹霽寺如枯木逢春。當地除修復寺廟外還新增了寺牌樓、人工瀑布、得月亭等旅游景點。站在幾里之遙,人們就可看見矗立在銀錠山巔的虹霽寺古塔,雄偉的古塔同山前流過的汾河交相輝映。  2005年由于一些煤礦越界開采,致使銀錠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塔虹霽塔出現嚴重傾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文物部門已經關閉了虹霽寺景區,目前寺廟的修繕保護工程正在進行,很快就會重新開放。……[詳細]
推薦5
介休汾河國家濕地公園
  介休汾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介休市三賢大道汾河大橋以南、108國道以北區域,南北兩岸各長2.4公里,南起勝利橋北汾河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總占地面積為1000畝(其中水面450畝)。2013年,經國家林業局、山西省林業廳專家組實地考察評估、集體評審和公示,介休市汾河濕地公園正式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國家濕地公園。湖內蓄滯汾河河水、雨水和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的中水,蓄水達70萬立方米。舉目四望,勝似江南。公園以山水、植被、建筑為主題,形成了主入口、湖心島、清明園、福壽山、木棧道、濕地植物等景觀、景點。公園內種植喬木、灌木、水生植物、地被植物等160種。樹木層巒疊嶂,層林盡染,湖光山色,流水潺潺,百花爭艷,五彩斑斕。公園的景觀建設在形式上將城市的文化融入其中,以現代的建設手法,展示了介休歷史和文明。清明園是園中園,以彰顯清明文化為主旨,以體現介休清明寒食文化為主線,石刻、涼亭于周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黑白相間的月亮門,原生態的茅草屋讓游人在觀光游覽的同時,感受到了介休燦爛的文化。由民營企……[詳細]
推薦6
介休市森林公園
  介休市森林公園于1998年經山西省林業廳晉林復字[1998]第5號文件批準建立,總面積為667公頃,是一處市郊型的省級森林公園。介休市森林公園位于晉中地區介休市境內,背靠綿山,坐落在狐岐山和銀錠山上,分洪山和虹霽寺兩個景區。洪山景區位于座落于太岳山西北側的綿山腳下狐岐山,以源神廟為中心,境內最高海撥1490米,最低海拔800米。處于黃土丘陵與土石山的接壤地帶,巖石為石灰巖,大部分為黃土覆蓋。聞名古今的洪山泉就出露于洪山景區內,洪山泉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水自泉出,泉涌成池,有“勝水流膏”之稱。洪山水利博物館即設于源神廟內。虹霽寺景區位于介休市區西南7公里處的汾河西岸義棠鎮師屯南村,虹霽寺景區以虹霽寺為中心,上有寶塔,下有汾河,大運公路擦邊而過,素有“小延安”之稱。介休市森林公園位居介休市區附近,內外交通非常方便。主要森林景觀:介休市森林公園植物資源比較豐富,這里奇花遍生,芳馨彌漫,蒼松翠柏。盤根虬斡,秋果累累壓彎枝頭,構成一幅幅色彩斑瀾,姿態萬千,如詩如畫的奇妙景色。叢林中異獸出沒,長空里……[詳細]
推薦7
太和巖牌樓
  太和巖牌樓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東北20公里北辛武村。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因它通身包砌精美華麗的琉璃飾件,而被當地人稱之為“琉璃牌坊”。太和巖牌樓,原是該村真武廟前的門前坊,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據傳,該牌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晉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對村內的七座廟宇進行補修時,在真武廟中軸線之山門前所新建。雖然現在只剩下了牌樓這個單體建筑,但是由此我們可以想象當年真武廟的氣勢,在明間西側柱底有“光緒丁酉年(1897)年造立”的題記。此牌樓為四柱三樓歇山頂琉璃磚石結構,坊高8.5米,長9.65米,寬1.55米,臺明為長方形,四周設壓檐石,中間用方磚斜墁,前檐設四步踏步,兩側垂帶處雕石獅一對,柱基座為石制須彌座,圭腳四角雕角獸,中間用纏枝花瓣相連。整個建筑絢麗、高貴、莊重而典雅,通身包砌琉璃飾件,色澤鮮麗,造型傳神,運用了仿線刻、仿高浮雕、透雕等多種表現形式,并且摻入了大量的繪畫技法,其圖案無一雷同,其頂為單檐歇山造頂,鋪以黃、綠相間的琉璃脊瓦、吻獸……[詳細]
推薦8
介休張蘭村
  張蘭鎮在春秋戰國時期(2500年左右)設置為鄔縣,作為一個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張蘭在明清時期商賈云集,有“小北京”之稱。乾隆年間,張蘭的古玩興盛起來。趁“康乾盛世”聚斂大量錢財的晉商,也把收藏古玩當成一種投資、一種風氣,致使張蘭成為全國古玩的集散處。“家家藏寶,戶戶賞古”,一時蔚然成風。在收藏界張蘭是大名鼎鼎,甚至盛名遠揚于海外淘寶界。坊間流傳:“可以不標北邊的平遙古城、南邊的介休綿山,在一些海外前來者手中打開的淘寶圖中,卻能清晰地圈出張蘭。” 張蘭村目前約有人口1.5萬,但本地人只占了三分之一,多數都為外地人。外來人到此就是為了從事古玩生意。每逢星期五,外地的古玩商人就來了,京津的居多,周邊的河北、河南、陜西、內蒙古也為數不少,更有西藏、海南的千里迢迢的趕過來。 每年的農歷9月17日-19日,張蘭的民間工藝品交流市場就會主辦全國藏品交流會,主要包括古玩瓷器、書畫玉器、煙標門券、舊木家俱、票證卡片、文革遺品、連環畫書等,隨著交流品種日益增多,交流規模逐漸擴大。走進張蘭五百米長南北向的街道……[詳細]
推薦9
綿山大羅宮
  傳說因春秋時期介之推在此曾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山上有七寶樹覆蓋八方羅天,曰大羅”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羅仙境”,后世遂建大羅宮。又傳說宗唐太之妹曾修道于大羅宮,唐玄宗時期復修。經歷代修葺,大羅宮成為中國道教最大的宮殿,號稱“天下第一道觀”。大羅宮因歷代戰事,幾毀幾復,1942年2月2日侵華日軍又縱火燒毀。現在的大羅宮為當地大居士閻吉英先生籌4億巨資在原值上重建而成,迄今已經建造道教殿堂60余座,塑造神像600余尊。大羅宮高懸于獅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層110米,層樓迭閣,青墻金瓦,畫棟雕梁。雄獅背馱整座宮殿,形象逼真,威武生動。一層至七層面闊五間,以財神殿、救苦天尊殿、三官殿、六十元辰殿、斗姆殿、九曜星君殿、二十八宿殿、靈霄殿、三清殿、五老君殿為主。七層以上為眾妙堂、講經壇、混沌殿、諸仙殿、藏經閣。八層至十三層面闊9間,廊下各有10根盤龍大柱,宛如皇宮天庭,一派金碧輝煌。主體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群總面積共達3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巧妙地將明清風格與現代技術融為一體,群樓高聳,崇閣巍峨,雕梁……[詳細]
推薦10
綿山龍頭寺
  綿山景觀主要分布于巖溝東側半山腰。從介休市區驅車上108國道東夏線,過秦柏所在地西歡村不遠左拐,便是一條緩緩上升的12公里專用公路。再經有薄一波題寫“綿山”匾額的山門牌樓,過光巖寺、朱砂洞、飛虎洞、楞嚴會舊址,便可到達龍頭寺。龍頭寺又名塔巖頭,因巖下黃土坡原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后因唐太宗來綿山朝山謝雨,見雙龍顯靈而改為現名。龍頭寺有20余個景點。如《葉劍英元帥論綿山》、《介子推不言祿》、《屈原詠介子》等大型碑刻,以及百龍壁、賦詩亭、普救殿、南天門、關帝廟、龍門石牌樓等。從景區入口處拾級而上,過龍頭寺牌樓匾額,往左側山壁前一回頭,就見有一面闊大的山體前,雕塑有盤騰旋繞的眾多龍形,這就是百龍壁。與百龍壁相對,有一處景觀名賦詩亭。南天門為廡殿頂樓閣式建筑,三層景觀各有不同,是觀落日、晚霞、云海的絕妙去處。在龍頭寺出口處,是一座工藝精湛、造型精致的龍門石牌樓。牌樓雄踞要隘,凌空矗立,為綿山標志性建筑之一。從石牌樓折返至賦詩亭,向下不遠有普救亭,這是通往下面地宮的入口處。地宮內的殿宇、塑像是根據介子……[詳細]


全部介休市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丝袜久久精品 | 先锋影音AV资源在线高清 | 在线观看少妇福利 | 午夜性开放视频久久…爽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