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是坑口村古稱,村前有龍須山,村中有一條小溪(稱川)穿村而過,古稱龍川。后人認為小溪(又稱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龍可以暢溪,故改為坑口。這個傳說至今仍在百姓中流傳。距績溪縣城約10公里,是一個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現,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龍川,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龍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須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匯集,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嶺,獨具特色。東晉散騎常侍胡焱鎮守歙州,愛其風水勝跡,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于此。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曾有10多人中進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戶部尚書的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胡宗憲。村內現有“龍川胡氏宗祠”(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徽商胡炳衡宅……
[詳細]